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球碳中和与我国“双碳”目标框架下,中药资源产业必须确立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改变以往企业同质化竞争和产业整体粗放式发展模式。本文以实现中药资源产业碳中和为目标,以环境价值和健康价值创造为路径,以中药资源绿色产业价值链组合模式创新为方法,实现中药资源产业各个环节的资源要素整合及企业低碳价值创造和健康价值创造活动的流程重构,创新中国特色的绿色产业价值链。研究发现:首先,由于环境污染具有外部性,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在双碳目标下重塑中药资源绿色产业价值链需要以国家低碳政策推进产业绿色化发展;其次,企业组织职能转型与调整,需要以行业组织制定绿色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对企业健康产品价值和低碳价值综合测评能力评估为抓手,推进中药资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最后,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必须进行供应链管理创新,引领和影响上下游企业间进行绿色价值链和健康价值链融合,最终实现中药资源绿色产业价值链组合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2.
关于西部资源型产业集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琦媛 《中国市场》2009,(14):44-45
资源型产业集群是指依托独占型自然资源,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和消耗实现成长的企业在资源禀赋地区聚集,通过深度专业化,形成完善的价值链条、健全产业支撑体系,带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的产业组织模式。本文就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特点、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历程、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繁荣背后所蕴藏着的区域产业风险以及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给出笔者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常永杰 《北方经贸》2014,(12):91-92
相应的适合黑龙江省民营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即采取以资源为依托的企业集群模式、以大型企业为龙头的企业集群模式、以高新技术为中心的企业集群模式、品牌联结型企业集群模式和生态模式。随着价值链和生态链的融合与人们环境意识的加强,生态模式必将成为黑龙江省民营企业集群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部具有资源优势,然而资源型产业的生产效率却很低下,"三高一低"的发展模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低碳经济约束下,西部地区面临着跨越式快速发展和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双重任务,单纯的产业集群和单纯的循环经济都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采用循环产业集群模式,资源型产业才能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的恶性循环,并形成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统一,实现可持续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下,发展生态化产业集群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产业集群的生态化与物流活动密切相关。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在产业发展选择上具有较好的生态优势,本文选取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为对象来研究产业集群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生态化产业集群和第三方物流的生态属性是两者的耦合点,第三方物流对生态化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降低交易费用、提升协同能力、改善资源利用的作用。生态化产业集群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有三种模式,分别是:松散共生型运作模式、依附共生型运作模式、联盟共生型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期的到来,东部一些发达地区相继出现能源、原材料短缺,这为西部地区资源依托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作为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突破,循环经济克服了传统经济理论割裂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弊端,要求以与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这一大背景下,要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及农业竞争力,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是必经之路。由于各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特征、区域特点等多重因素的不同,形成了适合本区域的各种农业产业集群模式。在对产业集群和价值链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农业产业集群的三种模式:基于资源禀赋的特色种植业产业集群价值链;农产品加工型产业集群价值链;农业科技园区驱动型产业集群价值链。产业集群的价值链是产业集群能够生存发展、不断壮大的内在因素和基础条件,通过对农业产业集群价值链从横向和纵向关系方面进行分析,进而立足于价值链协同管理来整合农业产业集群,降低成本,提高集群的整体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生态价值探讨中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力图构建外联国际、内联东西部,凸显低碳发展目标的新型生态化产业集群,对于全面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按照污染产生过程将产业生态系统分解为资源投入、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环节,构建产业生态系统各环节生态效率和产业生态化效率测度模型,测评京津冀产业生态化效率,实证研究产业生态化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津冀产业生态化效率整体改善,效率水平由稳定阶段进入持续上升阶段;京津冀产业生态化效率与各环节生态效率均呈北京最高、天津次之、河北最低的特征;三地产业生态化导向彼此不同,落后地区更倾向于采取"末端治理"型导向;清洁生产环节是京津冀产业生态化最薄弱的环节;私营经济成分高的地区,资源效率和清洁生产效率更高,国有经济成分高的地区,末端治理效率更高;工业地位提高弱化了各生产环节生态效率的提升;技术水平和财政分权对产业生态化效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源减量化上。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中国金槐代表产地桂北革命老区全州县为调研地点,通过构建金槐种植户、收购商、政府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三者之间最佳利益的行为决策,对提高企业低碳行为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首先,政府以政策推进长效机制建立,各部门要重视金槐产业发展,把金槐产业作为全州经济跨越发展的关键性中心任务。其次,本文提出构建金槐产业创新型联盟,成立金槐产业生态化组织,形成绿色高效供应链体系。同时,企业内部应自促低碳技术发展,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分析了区域经济生态化的本质和西部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制约机制,并进一步揭示了生态系统日渐脆弱、生态系统恢复压力大、生态贫困逐步凸显等西部地区产业经济生态化的瓶颈,最后给出了西部地区产业生态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均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密切相关,又各有侧重.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经济活动中的碳排放逐步降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经济活动中的资源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这两者均可以看作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工作乃至产业均是相互统一的.  相似文献   

13.
温晓丽 《市场论坛》2011,(10):49-50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是其整体转型的核心部分,而在当下全球倡导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融入低碳理念也成为必然。本文着重论述了资源型城市产业低碳转型所应包含的内涵和理念,以及产业转型的几种模式,从而提出产业转型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面对西部地区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贫困问题和生态危机等诸多发展困境,本文从发展伦理视角深入考察西部地区的产业组织模式及运行状况,对传统产业集群和循环经济进行了全方位的价值考量,笔者认为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的不合理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原因,必须从推进西部地区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终极价值出发,建构一种既能提升经济效益又能彰显生态效益的循环产业集群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建立资源型产业生态化转型效率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分析对全国31省资源型产业生态化转型经济效率展开实证分析,同时分析其原因,以及提出对策建议。结果表明,东部、中部地区综合经济效率明显。  相似文献   

16.
资源型城市发展时往往忽视了对资源和生态的治理与养护,大庆市提出"加速推动粗放消耗型生态向绿色低碳型生态跨越升级,争当生态转型排头兵",文章通过对大庆生态化转型的成效分析和对大庆生态化转型困境的探索,提出大庆市生态化转型的科学对策及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循环经济与生态化发展的关系,对循环经济视角下物流业生态化发展的概念进行了诠释。认为当前循环经济视角下的物流业生态化发展还存在着譬如观念落后、信息化水平低、有机生态链构建不完善等问题。最后建议构建高效的物流生态体系,推动生态化发展机制的建立,同时加强发展精益物流、逆向物流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资源型产业集群是西部地区获得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其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采取各种手段提高资源型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力、优化资源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政府功能以营造良好的集群发展外部环境、积极创建优秀的集群文化等,是促进西部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全球气候变暖,各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而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人们期待以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绿色产业可以带动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时下的热门话题。作为中国高排放区域之一的西部地区,其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更是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20.
屈新英 《现代商业》2007,(18):168-169
资源型产业集群是西部地区获得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其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采取各种手段提高资源型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力、优化资源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政府功能以营造良好的集群发展外部环境、积极创建优秀的集群文化等,是促进西部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