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政治中的软力量以及对中国软力量的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作者主要探讨了国际政治中的软力量以及中国的软力量。在对约瑟夫.奈的软力量学说进行批评后,作者对国际政治中力量的“软”、“硬”做了不同的诠释,认为国际政治中力量的软硬是一种相对而言的感知,要根据具体情况而论。同一种力量资源既可以表现为软力量,又可以表现为硬力量。在国际政治学里,软力量的范畴不能无限扩大。应该用动态思维看待国际政治中力量的软硬。根据接受程度的不同,力量可分为硬力量、软力量和协商力量。对力量软硬的分析可从横向性、纵向性、相对性三个角度入手。在当前国际政治背景下,中国的软力量主要表现在“中国模式”、多边主义、经济外交与睦邻政策中。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国崛起的分析和争论几乎完全着眼于中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然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来自“软”性因素——包括文化、政治和外交——的力量是其大国地位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奇怪的是,软实力这个话题在有关中国的讨论中要么无人提起要么被人滥用。虽然中国在施展这种实力时会受到种种制约,但其软实力资源颇为可观,应当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3.
黄敏 《广西经济》2007,(2):48-49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变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恃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檩在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增强经济实力和文化竞争力的要求.也是保障民族文化安全的需要。要进一步促进文化与经济的结合,积极发展‘文化经济’。”这些精辟的论断,揭示了文化与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2015年7月5日,“中国国际问题论坛2015:‘一带一路’与中国外交”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5.
侯胜利 《发展》2006,(12):95-96
一、软力量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众所周知,“软力量”概念来源于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Nye)在《注定领导: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一书中提出的SoftPowe(r软力量)一词。他把“软力量”定义为“让其他人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即吸引和说服别人的能力,而非恐吓别人的能力”。不少中国学者在研究中把这一概念对应翻译为“软权力”。具体而言,笔者认为“,软力量”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三是外交政策的道义和正当性;四是处理国家间关系时的亲和力;五是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  相似文献   

6.
声音     
《走向世界》2011,(15):14-14
"孔子学院不是传播儒家文化,而是让孔子做汉语的‘代言人’,吸引更多外国人学习汉语。"——美国阿克伦大学孔子学院首任院长关合凤在接受采访时说,外国人可以通过各国的孔子学院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习汉语的精髓。  相似文献   

7.
<正>对于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重视。他在《之江新语》里这样写道:"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在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文件中指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由此可见,共同富裕示范区并非单纯的经济概念,文化建设也是其中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8.
杨鲁慧 《科学决策》2008,(12):12-13
一,和合意识:和谐世界理念的思想资源 思想文化从来都是与政治、经济密不可分的,与政治格局、经济格局息息相关。国家外交战略既是政治的,更是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文化。和谐世界理念既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历史传承,又是当代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产物。从思想渊源上看,和谐世界理念中的“和为贵”思想,不仅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弘扬,而且是对20世纪50年代的“和平共处”、80年代的“和平发展”、90年代“新安全观”中的对话求安全、  相似文献   

9.
刘军红 《环球财经》2008,(11):39-39
“我国(日本)外交的基本是强化日美同盟,在此基础上,加强与中国、韩国、俄罗斯等近邻诸国的关系。此外,还必须给日本外交添加一个新基轴:第一,推行高度重视民主主义、自由、人权、法制及市场经济等‘普世价值’的‘价值观外交’;第二,冷战后,在亚欧大陆周边成长起来一批新兴的民主主义国家,将这些国家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纽带,创建一个‘自由与繁荣之弧’。”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先后经历了两次外交转型。第一次转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其核心是从屈辱外交向革命外交转型,目的是在世界舞台上赢得国家主权独立和尊严。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启动了中国外交的第二次转型,中国外交从革命外交向发展外交转型,目的是为中国现代化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随着中国日益深入地融入到全球化进程中,特别是中国的经济总量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作者认为,中国外交需启动第三次转型,其核心是从发展外交向领导外交转型。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日益成为扮演建设性领导者角色,但中国不会挑战或者取代美国作为全球领导者的角色,而是从中国国情和能力出发,在全球经济和社会问题上努力做一个建设性领导者。  相似文献   

11.
2022年12月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室主办的“动荡变革期的国际政治走势”暨2022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在线上举行,对国际政治走势以及新形势下中国外交的目标与任务进行了研判。本次会议的致辞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党委书记姚枝仲主持。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和东亚“四小龙”以令人瞠目的速度迅速崛起,使西方学者在惊叹之余开始探索“东亚经济奇迹”的原因。“是什么力量将这些国家和地区从沉睡的亚洲中唤醒?是谁给了他们‘普罗米修斯之火’或‘浮士德的野心’去主宰他们的环境?”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未来学家赫尔曼·卡恩首先明确地以儒家伦理来理解“东亚经济奇迹”。他说: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国……  相似文献   

13.
《环球财经》2009,(3):13-13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称自己的外交方式是“巧妙外交(smart power)”。对中国而言,这算不上新意。在胡锦涛任内,中国已经运用经济、政治和文化说服力打造自己作为负责任的世界领袖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现在“中产阶层”已成为一个让很多人精神一振的时髦概念。关于“中产阶层”有这样的说法:“人的一生,若没有奋斗到‘中产阶层’,那不是一个成功的人生;一个社会,不能让更多的人进入‘中产阶层’.那是一个必须大力改进的社会。”国家统计局城调队曾做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6万元~50万元,是界定我国城市中等收入群体家庭收入(以家庭平均人口三人计算)的标准。”这个结论被媒体称为我国“中产阶层”的首次清晰数字化界定。“中产阶层”这一政治经济学概念在中国开始热炒其实只是近几年的事,十六大报告提出未来若干年在我国要大力发展中等收入阶层,因此,“中产阶层”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但是,家庭年收入6万元~50万元仅仅表示的是物质的“文明”,而非代表实现了政治的“文明”和精神的“文明”。“中产阶层”的概念绝非仅仅的经济概念,它是一个内涵丰富、包容量大的更为广义的概念;它不仅仅表现的是一种经济状态,而可能更是一种思想状态,它该有一个综合性的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影响力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极大提升。面对这样的局面,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外交战略的现实性遭到质疑。但是不管从中国当今的国情,还是从近期的国际环境,我们仍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坚持“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6.
琚泽钦 《魅力中国》2011,(5):121-121
当前中国在战略观念上已经清醒的认识到,物质实力增强不等于软实力的提高。文化外交与政治外交、经济外交已经被视为中国外交的三大支柱,成为国家总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多边文化外交的新形式:孔子学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菊 《理论观察》2008,(2):46-47
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经济外交和文化外交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外交作为多边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中国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孔子学院”则是本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标志性活动。“孔子学院”的出现肩负着汉语培训与文化交流的任务,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架桥梁。中国政府将他作为扩大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向海外传递友好意图的工具。孔子学院已经被提升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是提升中国软实力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8.
文化外交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外交和军事外交等,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随着文化传播主体的增加和文化穿透力的增强,文化外交必须是在一定的核心理念指导下的系统的开放的文化外交战略,具有辩证思维视角的中国民族文化交流理念和传统文化精华"和而不同"思想恰好堪当此任,以此为核心来构建中国文化外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比起舞台上老生扮相的一板一眼,现实生活中的郑少华要随意得多,和笔者侃侃而谈,“不能把舞台上的那一套搬进现实生活。”
  相反的,郑少华更多地把现实生活和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搬上舞台。“我们这批人经历过很多,唱过‘样板戏’,也唱过传统戏;扮过‘杨子荣’,也扮过‘杨四郎’。我从很小就开始学戏唱戏,可以说尝遍了其中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20.
《重庆与世界》2014,(10):87-87
最近一期纽约时尚杂志《CRFashion Book》刊登了戴着“游泳池面罩”的模特照片之后,引得了中国媒体一阵关注,《青岛晚报》(Qingdao Evening News)立刻声称,该面具是外国人抄袭了中国东部沿海城市青岛的一种类似面罩。该报称,“大片一出,眼尖的网友立即认出,这不正是‘山寨’咱青岛大妈的‘脸基尼’(facekin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