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得益于沙特和利比亚产量增加,欧佩克7月份原油产量增加30万桶/日至3044万桶/日,为5个星期以来的最高。美国原油产量也预计在历史高位850万桶/日。利比亚本月的石油产量继续提升,国际原油供应充沛,本月上中旬的原油价格持续下降。下旬起,受美国原油库存减少幅度超过预期、未来用油需求强劲等因素影响,原油价格止跌回稳。  相似文献   

2.
2003年6月12日英国能源BP公司的经济分析师截维斯称,2002年中国石油日需求量达到536万桶,跃居世界第二,美国为全球最大石油消费国,日均达1970万桶。中国是个贫油国家,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仅为240亿桶,国内原油年产量为11亿桶,所开采的石油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1996年中国成为原油的进口国,2001年进口原油4.75亿桶,2002年为5.1亿桶,占全国需求量的30%左右,  相似文献   

3.
上旬利比亚局势有所缓解,原油产量有所增多并预计将持续恢复,伊托克危机对原油市场供应的影响并不大,加之飓风逼近美国东海岸抑制了独立日长周末的汽油需求,国际油价缓慢下降。7月份伦敦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波动范围下移在105至113美元/桶,平均108美元/桶,环比下降3.1%。  相似文献   

4.
本月23日国际能源署宣布.在未来一个月向市场投放6000万桶紧急石油储备.来缓解利比亚石油减产带来的潜在供应压力.这是西方国家决定动用自1991年以来最大数量的紧急战略储备。本月初布伦特原油现货价走势先扬后抑.  相似文献   

5.
市场分析     
《大经贸》2007,(12)
在美国的原油进口量中,来自非洲和中东的各自占到了22%,但就实际规模而言,非洲的石油日输美量要比中东多出8000桶,达到223万桶。这不仅较2005年增加了4.8%,而且是197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外,非洲石油在美国市场所占22%的比例也是25年之最,2005年这一比例为21%,2002年时甚至都不足13%。相比之下,中东地区2006年向美国日均出口原油222万桶,尽管这一数字只比  相似文献   

6.
利比亚石油产量不稳以及乌克兰危机不断,国际油价居高不下,5月份伦敦布伦特原油现货价在107至110美元/桶之间,平均109美元/桶,环比上升1.1%。油运市场处于淡季,加之上旬有“五一”假期,下旬有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全球原油运输市场成交减少,VLCC运价下探、苏伊士型船运价上升,  相似文献   

7.
欧佩克(OPEC)称,中国将在2014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原因是中国炼油产能的增长将促使其原油需求增长,且美国原油产量增长,降低了该国对海外原油的需求。根据欧佩克在今天发布的电子邮件报告中作出的预期,到今年年底中国的原油日均进口量可能将会超过600万桶。与此同时,根据美国能源部下属能源信息署(EIA)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美国原油进口量下滑了21%。欧佩克  相似文献   

8.
埃及暴力冲突升级、利比亚石油生产受阻、伊拉克和尼日利亚的原油出口下降.国际油价本月中句起向上波动.下旬叙利亚局势告急更是火上浇油.伦敦布伦特原油现货价28日达到115.65美元,桶.月平均价为110美元/桶.环比上升2.1%。本月国际原油运输市场VLCC量减价跌.小型船行情局部上涨并支撑综合运价略有提高。8月28日.  相似文献   

9.
沙特石油减产、利比亚内战、日本央行再推货币宽松政策以及埃及动乱等事件存1月份里先后出现.支持国际油价高企.布伦特原油现货价28日报112.86美元/桶.  相似文献   

10.
利比亚政局动荡未平.日本仙台附近海域3月11日又发生地震.海啸和核辐射灾难随之而来。3月份的国际油价高位盘整.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月平均114美元/桶.较2月份上涨9.7%。原油运输市场总体成交量并无明显减少.运价先涨后跌.  相似文献   

11.
2013年:运量有增有降船龄整体偏轻 1.海运贸易情况 2013年,原油海运贸易量为3740万桶/天,同比下降2%.从原油海运贸易情况来看,2013年原油长距离运输和短距离运输贸易量同比均呈下降趋势.展望2014年,预计2014年原油海运贸易量将在3790万桶/天左右,较2013年有所增长,原油长距离运输和短距离运输贸易量均将呈正增长. 2013年,成品油海运贸易量为2010万桶/天,同比增长4.1%.2013年除北美成品油进口量同比有所下降外,亚洲、欧洲以及其他地区成品油进口量均保持增长趋势.展望2014年,预计2014年成品油海运贸易量将在2080万桶/天左右,同比增长3.4%.  相似文献   

12.
一.价格及成本分析 (一)原油价格继续高位盘整 利比亚政局发展及当地原油供应情况依旧是原油市场的决定性因素。进入2011年3月,利比亚内乱如火如荼,国家呈现分裂状态,以美国为首的多围军队也介入其中,战火迄今丝毫未有平息迹象,  相似文献   

13.
非洲部分国家出现政局动荡.引发市场对石油供应的担忧.国际油价2月份加速攀高.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下旬突破110美元/桶.平均104美元/桶.环比上涨15%。原油运输市场成交略有增加.受燃油成本上涨逼迫.加之埃及、利比亚动荡引发的市场情绪变化、局部货盘变化影响.挣扎在保本点附近的原油船运价于2月初开始反弹.并由超大型油船(VLCC)船型市场逐级向小船型市场传递.波罗的海交易所原油综合运价指数(BDTI)急转直上.2月25日报872点.较上月底上涨33%。  相似文献   

14.
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受全球油价高企和开采技术进步等因素影响,美国原油产量今年增加7%,日均产量达1090万桶,连续第4年增长,是60多年来的最大年度增幅。无独有偶,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简称IEA)的最新报告称,全球能源格局将大变脸,到2017年美国或成全球最大的产油国。  相似文献   

15.
当地时间19日,法、英、美等国家开始对利比亚发动军事攻击,尽管市场对利比亚事件有所消化,但局势的迅速发展可能短期内会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受影响,其中主要是石油价格。业内人士认为,利比亚危机升级可能造成国际石油供应短期短缺,但由于地震后日本石油需求减少,因此国际石油供应总体上会保持平衡;对我国原油市场也不足以形成显著干扰。  相似文献   

16.
《港澳价格信息》2014,(3):62-62
<正>由于美国石油产量扩张和中东与北非地区形势的缓解,作为世界一半原油基准价格的布伦特原油价格将在2014年走弱。根据上年评选出的七位最佳分析师的预测均值,2014年布伦特原油的平均价格为104美元/桶。全球原油供给正在扩张,而美国页岩油的开采又进行的火热朝天。美国2013年国内原油生产创近25年来新高,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美国对布伦特原油的需求。分析师称,伊拉克、伊朗和利比亚也将在来年生产更多的石油。多伦多道明银行的高级策略师David Bouckhout说,石油可能会过剩,北美石油供给的强劲增长足以弥补预期的需求增长,伊朗的石油出口可能还有一些不确定性,但伊拉克石油供给在增  相似文献   

17.
10月份国际油价先跌后振,布伦特原油现货价在83至95美元/桶之间,平均88.2美元/桶,环比下跌11%。此跌势已延续四个月,为2008年来最长。安哥拉和尼日利亚本月减产为欧佩克石油日产量带来12万桶的减少,但欧佩克总体日产量比3000万桶上限还是高出几十万桶。  相似文献   

18.
美国炼厂2月中旬起进入检修季节,德州一些炼厂临时关闭。同期,委内瑞拉暴力示威持续、利比亚和南苏丹原本就处于减产状态、乌克兰局势紧张等等不利原油供应的因素刺激国际油价向上波动。伦敦布伦特原油现货价2月份平均109美元,桶,环比上升1.3%。全球原油运输市场本月成交减少,VLCC运价小幅回升,其他船型运价低位徘徊。2月28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运价综合指数(CTFI)报收于1052.13点,较上月底上升7.5%。月平均1173.19,环比上升1.0%。  相似文献   

19.
新华 《市场周刊》2004,(26):37-37
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国内原油加工量不断上涨。尽管2004年恰逢国内大型炼厂检修期,但是业内人士预计国内炼厂在2004年原油加工量仍有望创下27700万吨以上(相当于554万桶/天)的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的24255.13万吨(相当于485万桶/天)大涨14%左右。而这一预计主要是基于成品油市场需求的迅猛增长以及国内炼厂运行能力(约为30000万吨/年)做出的。  相似文献   

20.
司徒微微 《浙商》2011,(8):33-33
还未走出日本地震的影响,利比亚战争爆发导致利比亚原本每天160万桶的石油产出全部中断,战事不断升级直接影响着油价走势,让全球经济紧绷。一旦利比亚战事恶化,且将邻国甚至中东的产油大国拖入动荡之中,势必将引发新一轮石油危机,从而拖累全球经济的复苏。诸多国际突发事件持续提振避险需求,再加上原油价格的拉动,近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也再度走强,并呈一路上行趋势。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石油高度依靠进口的国家来说,石油危机会否威胁到中国的能源安全?金价又将呈现怎样的走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