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色基因是凸显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重要元素,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对党的精神品质及传统文化加以传播,感染学生,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和思想体系,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正确看待现今社会及党的指导。红色基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需要选择有效的方式,以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提升大学生的素质。本文就对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已成为网络虚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互联网,各类信息可以自由传播,及时获取,网络信息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成为必须面对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刘梅 《乡镇企业科技》2013,(24):207-208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兴起,为大学生搭建了一个新型的交流沟通平台,同时也是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抓住机遇,建设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拓宽思路,运用多种网络手段,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传播信息的新媒体,已渗入到社会各个领域。网络作为大学生相互交流、学习以及娱乐的重要工具,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在思想、文体活动和人际交往中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学生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时俱进,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文化逐渐影响现代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本文通过了解网络文化特点,分析网络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而提出在网络环境下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有效性问题的对策。在网络环境下研究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影响和作用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凤民 《活力》2010,(2):204-205
近年来,网络信息充斥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全国高校中,大学生自杀、群体暴力事件屡有发生,成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极不协调的现象。而现行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很少结合当前网络环境下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有关人生意义、生命价值与生命伦理的教育。如何通过对大学生的生命伦理教育和信息伦理教育,使其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懂得敬畏生命是当下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通信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行为方式。大学生是我国最大的网络受众群,网络既为大学生提供了全新的视点,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不合理的使用网络导致大学生出现种种网络行为问题。大学生是未来中国改革、建设和发展的骨干力量,其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命运,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已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借助微博拓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博是现在非常流行的基于网络和手机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信息传播和信息获取的即时通讯技术平台,具有时尚性、简洁性、互动性、几何式传播等特点。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深刻认识和把握微博传播的特点与规律,把微博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好奇心和信息接受的积极性紧密结合起来,就能够有效地发挥微博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疏通和舆论引导功能,进一步拓展和增强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深度、维度和接受度,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通过对红色家书的内涵及其重要内容的阐述,挖掘红色家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进一步探索红色家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  相似文献   

10.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念具有重要作用,在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南梁精神,能满足国家对职业院校提出的“课程思政”的教育要求,但对教师的“教书育人”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弘扬红色文化,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使红色文化得到传承。本文通过分析南梁精神的文化内涵、在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南梁精神的现实意义,对南梁精神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策略进行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1.
梁春媚 《活力》2023,(3):30-32
地方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地方革命战争中共同创造并具有地方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精神内涵,是当前高校坚持立德树人、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当前,必须依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体验式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与理解,让党史学习教育成为青年大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做得好的“体验式教育”。对此,本文立足于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与党史学习教育的关联,对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创新高校体验式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探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创新高校体验式党史学习教育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崔璐莹  高玉娟 《活力》2013,(15):68-68
2004年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正面影响 (一)拓展大学生知识丰富课余生活 互联网信息的共享性有助于大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强大的检索技术可以简便、快速地使大学生从浩如烟海的数据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无论文学、哲学、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都可以从网络上方便地获取;无论是电子版信息还是音频素材、视频材料也都可以从网络上轻松找到:而且还可以发布观点、参加讨论。从而提高了大学生自身的审美水平、文学品位、知识储备和人文修养,同时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相似文献   

13.
红色体育精神根植于红色文化,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融媒体时代下,发挥红色体育精神的育人作用,并且将其积极融入高职院校中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终身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融媒体时代拓宽了信息传播的路径,学生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以融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以红色体育精神作为育人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使学生能够通过红色体育精神的内涵塑造正确的意识,并且培养正确的行动。从而让学生在参与红色体育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过程中,成长为新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当前互联网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网络环境复杂,合理使用网络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反之就会出现问题。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教育是思想教育课程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网络思想教育的特点,讨论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最终提出如何完善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云  武智 《企业导报》2011,(20):192-193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氛围,广大高职院校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当前,校内外网络已经成为加强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平台,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循环互动,既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又扩大了覆盖面,增强了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黄芳 《价值工程》2013,(34):276-277
网络文化具有信息的海量性和共享性、身份的虚拟性与交流自由行、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和多变性等特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需通过完善内容结构、创新载体和评价方式等途径,加强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7.
李楠 《数据》2023,(2):218-219
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文化底蕴,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内在契合性,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融入内容;发挥思政课主渠道,提升融入实效;运用网络媒体平台,拓宽融入渠道。  相似文献   

18.
网络不仅是传播信息的纽带、反映民情的窗口,而且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学生关心的热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并可以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校园网络正在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接收信息、传播信息的途径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微信、微博、QQ等移动客户端产品成为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沟通工具,我国高校的网络文化阵地俨然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采用辩证法的思想,从正、反两个方面入手,探究了移动互联网的盛行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优化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措施,以期为同类课题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道路建设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红色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相似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品质,红色资源是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目前,红色资源正确的价值引领我们要充分的利用起来、落实到教师教学过程中,通过价值引领,道德教化、榜样激励和社会实践等方面来帮助同学们提升思想文化内涵,将红色资源有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不断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