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行彻底的分税制,重新塑造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在现行包干制的基础上,寻找一种过渡形式。过渡形式的目标模式的设计,应遵循对现有体制兴利除弊、充分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对不同地区实行不同形式和不同办法的复合型财政模式。  相似文献   

2.
一、财政体制的核心指标:财政收入满足率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轮改革和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渐趋稳定。1994年财政分税制体制改革后,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保持在稳定区间,财政体制改革对于调动两个积极性、促进全国大  相似文献   

3.
正1.坚持分级财政体制的基本改革方向。总体而言,20年的改革探索和运行实践表明,分税制财政体制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财政体制安排。分税制财政体制摒弃了按照企业隶属关系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的传统办法,以税种为基础来界定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收入,将企业置于不分大小、不论行政级别、依法纳税、公平竞争的地位;调动了各级政府发展经济、开辟财源、增加收入的积极性,财政收入稳定增  相似文献   

4.
白文 《经济师》1999,(2):46-47
一、现行地方税制评析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标志着我国税收制度实现了从服务于计划经济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跨越,将地方财政包干制改为分税制财政体制,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中央和地方税收制度。运行几年来,在理顺分配关系,公平税收负担,推...  相似文献   

5.
1994年我国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在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调动“两个积极性”。增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分税制财政体制变迁的时滞在某种程度上已影响到经济市场化进程,财政分配制度性约束要求提倡“财政均富”理念。所谓“财政均富”,是指国家(或政府)凭借政治权力,科学配置财政资源,调节收入分配差异,使民众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经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在倡导“财政均富”理念时所遵循指导原则是:在促进提高效率的前提下,转轨财政体制安排做到起点公平,具体分配把握过程公平,最终促进分配结果公平,最大限度缩…  相似文献   

6.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博弈的形成机理及其演进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建国以来,我国财政体制进行了两次分权化运动,直接导致了70年代末期预算外资金的膨胀、中央对地方控制能力削弱以及潜在的地方"离心力量"的出现;改革开放以后,财政体制又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分权化改革,每一次改革在调动和激发地方积极性的同时,诱发和强化了地方势力的崛起,以至于在不同时期与中央政府讨价还价,进行利益上的博弈.本文在全面回顾和总结我国财政体制分权化改革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博弈关系的形成机理及其演进过程,其目的是探讨如何建立新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以维系我国政局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翁国雄 《发展研究》1995,(11):25-26
实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后,中央采取主体税收上划的办法保证了中央收入,把资源型、效益型、分散型的财源留给地方。总的趋势是:增加中央财力,增强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作用。按照分税制的体制与以前的包干制相比,福建每年增量财力将减少35%左右。地方财力增长要受到一定的影响。但从事  相似文献   

8.
分权是一个世界现象,而增长却不是.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而又长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政治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如何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持续探索、长期致力于解决的问题.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建立地方财政良性运行机制,就是指地方财政体制、财政收支关系和财政管理不断进步的过程。从当前地方财政运行的实际情况出发,笔者认为建立地方财政良性运行机制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稳定的收入增长机制 1994年我国实行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初步规范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调动了中央与地方两个积  相似文献   

10.
1.完善地方税制度是我国深化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国际经验表明,科学而规范的分税制财政体制,需要健全、完善的地方税为基础和支撑。我国现行分税制体制在有效增强中央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主导作用、调动中央和地方积极性、促进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相似文献   

11.
财政包干制下,强地方弱中央使得我国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为了应对财政危机,分税制改革应运而生.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收支等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仍然产生了很多问题,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匹配,采取的对应政策从长远看不利于地方乃至全国的发展,因此需要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12.
1994年分税制改革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了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总额的比重,初步实现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由行政制衡向机制制衡的转变。十多年来,分税制改革取得很大成效,但分税制改革也遗留了中央与地方事权和财政支出划分不明确、中央与地方事权和财权划分不匹配、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不规范等问题。为此,迫切需要从规则约束和权力与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两方面深化分税制改革。  相似文献   

13.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包干制"到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我国财政体制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分税制改革以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为出发点,潜移默化而又深远地影响着我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体制。虽然改革曾取得过显著的成效,但我们仍然能清楚地看到,我国财政体制依然由于分税制改革的不彻底,存在着巨大的漏洞与缺陷。在临近分税制改革的二十周年之际,对分税制改革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无疑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本文试图通过阐述、归纳分税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为分税制改革提出进一步建设性的意见,以推动我国财政体制的高效化、透明化、公正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改进省以下财政体制的中长期考虑与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省以下财政体制是国家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对地方财政体制的贯彻和延伸。我国省以下财政体制的框架,本是出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体制的要求,但目前过渡色彩很浓重,合理化程度和规范性都不高。从十年来的运行情况看,现行体制在提高“两个比重”.增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调动各级政府理财的积极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省以下的现状是各地不一,稳定性差,包含地方各级间许许多多复杂而易变的“共享”与“讨价还价”,靠近基层的一端.往往干脆实行旧式“包干”办法,企业所得税分享改革后.仍有些地方层级间继续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各自收入。财政运行中也出现一些新问题,突出表现为在全国财政总收入高速增长的同时,基层财政困难加剧,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缺陷和问题,更是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金哲 《经济与管理》2010,24(11):79-83
1994年中国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中央与地方将税种按收入归属划分为中央税、共享税和地方税。我国的地方税在分税制近二十年的调整和完善中已渐成体系,地方税体系在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权财力纵向配置关系、规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等方面均发挥了正面效应。但从建立规范的分级分税财政管理体制的要求看,中国的地方税体系仍存在着诸如地方税体系缺乏整体设计,主体税种面临缺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80年代起,从"财政包干"到"分税制",财政分权改革始终贯穿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变革的全过程,且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财政分权改革直接改变了中央和地方对财政资源再配置的权力结构,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被逐步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发展本地经济的自主权,调动了地方政府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和探索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积极性,通过在地方层面上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改善经济增长绩效,最终影响了整个中国转型经济的路径和绩效.本文对此做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完整的财政分权内涵上比较分析了1995—2009年中国与OECD国家的财政分权情况,结果发现,不管是收入还是支出,中国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分权程度都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呈现出中国政治集权下的财政分权和OECD政治分权下的财政集权两种模式。中国的财政支出分权程度与经济增长和财政均等化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而这在OECD国家是不显著的。在中国的财政分权结构中,结构偏向的经济性支出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重点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扩张的预算外支出成为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所谓“事权与财权匹配”问题的实质是公共职责不清晰和预算软约束的地方政府收支扩张的财政机会主义倾向。财政分权改革的后续深化方向是在明确规范化地方政府公共职责和硬化预算约束的基础上适度财政集权化。  相似文献   

18.
正确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范围是保证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效率的重要条件。该文认为依据财政征收效率和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分别确定中央与地方财政的收支范围,必然出现大部分财政收入集中在中央财政、财政支出归属地方财政的局面,中央政府必须通过政府间接转移支付来协调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收支不对称现象。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是当前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尽快建立缓解地方财政困境的长效机制,是加快推出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深层改革方案的必然要求。同时,我国必需同步加快推进全口径财政预决算公开,加强人大和公众对财政的监督力度,以建立起对地方财政发行债券的硬约束。  相似文献   

20.
基于财政收入视角,本文回顾了我国财政改革历程,认识到宪政背景、意识形态和地方可支配财力对财政分权的重要意义。分税制改革是政府间财力的重新分配。分税制改革至今,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分享不断调整。中央通过扩大共享税范围,增加了分享比例,集中税收,上收财力。分税制规定了政府间的预算内财政收入,并没有规定支出,实质上增加了地方政府财政支配权。地方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减少,却不断扩大财政支出的规模。地方政府通过增加非税收入规模,提高中央转移支付额度,实现收支平衡。地方政府提高财政可支配收入的积极性和经济建设的积极性相互交织,成为地方非税收入膨胀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