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9年6月,泉州市发改委公示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总体发展规划环评。根据规划,湄洲湾石化基地到2030年,炼油规模将达到6200万吨/年,乙烯规模将达到663万吨/年,芳烃规模达到700万吨/年,在炼油规模上属国内之最。随着民营企业恒力石化、浙江石化陆续投产,盛虹炼化、旭阳石化等炼化一体化项目在建,国内本已过剩的炼油产能还在增长,石化行  相似文献   

2.
新建装置集中投运.2008年,我国对二甲苯(PX)生产实现了大踏步跨越.5月份,扬子石化芳烃厂PX装置扩能改造工程顺利完成,企业新增产能7万吨/年,其后续配套项目还计划新增产能12万吨/年;大连福佳大化新建70万吨/年装置于11月试车;12月,金陵石化新建60万吨/年装置投产;福建炼化70万吨/年于12月开始投料试车;中海油惠州炼化84万吨/年PX装置因故两次宣布延期至2009年4月投产.  相似文献   

3.
1日 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英荷壳牌公司分别出资50%在广东省惠州市创建的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宣布,该公司南海石化项目44.6亿美元的有限追索权定期贷款项目融资协议已经签署,将为年产80万吨乙烯裂解装置的建设提供资金。这是亚太地区有史以来成交的最大的私营项目融资,也是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项目融资。4日 目前我国单系列规模最大的对二甲苯(PX)装置——镇海炼化45万吨/年PX装置开车一次成功。至此,镇海炼化综合原油加工能力达到1600万吨,综合炼油能力居我国石化企业之首,成为我国最大的原油加工基地和成品油出口基地,进入世界…  相似文献   

4.
正6月8日,大连市发布2021石化产业链布局方向:到2030年,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炼油总能力将达到4000万吨级、芳烃(PX)1000万吨级、乙烯1000万吨级,成品油收率低于33%,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比重达30%。可以看出,以绿色、低碳、高端、可持续和安全发展为特征的先进产能将成为未来我国炼油产业发展的风向标。目前,我国炼油产能严重过剩,亟待淘汰落后产能。2020年,我国有效炼油产能达9.4亿吨/年,  相似文献   

5.
2019年12月27日,被称为"小乙烯"兰州石化24万吨/年乙烯装置产能恢复项目实现中交。24万吨/年乙烯装置产能恢复项目,拆除原有6台2万吨/年毫秒炉,新建3台4万吨/年裂解炉,对部分设备进行适应性改造及更换。该项目实施后,不仅使兰州石化乙烯产能恢复至70万吨/年规模,增强化工生产实力;还实现"小乙烯"原料的进一步轻质化、蒸汽系统进一步优化,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正三足鼎立只暂时存在于国内新产能增加过程中,最终结局可能是国有和民营两强相争—国企炼化一体化优势和民企规模技术优势相抵。2019年1月,大连450万吨/年芳烃装置建成投产,其对二甲苯(PX)产能是之前居亚洲第一大芳烃20多年的扬子石化的5倍。到2020年,国内新增PX产能将达到2100万吨/年,总产能3370万吨/年,实际产量与2850万吨/年需求量基本相当。这或许是国内PX产业格局调整竖起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随之而来的是超过55%的进口逐渐被挤出中国市场,国内PX市场竞争将复制  相似文献   

7.
卢利 《中国石化》2023,(8):55-56
<正>6月30日,中国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安庆石化炼油转化工结构调整核心项目—300万吨/年世界首套RTC工艺重油催化裂解装置一次安全环保开车成功,产出合格产品,为打造安庆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国内炼油企业应对产能过剩、探索燃料型炼厂向化工型炼厂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探出了一条发展路径。安庆石化炼油转化工结构调整项目总投资85.86亿元,以3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解装置为龙头,将重质原料油深度高效转化为乙烯、丙烯及BTX芳烃,并进一步生产苯乙烯、聚丙烯等化工原料,  相似文献   

8.
钦州石化产业园位于北部湾北端中心位置,高温多雨、干湿分明,夏长冬短,属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园区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是钦州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大产业园区之一,也是钦州乃至广西最重要的核心支柱产业园区之一。到2012年,将形成1000万吨/年炼油能力、启动大型芳烃项目建设,建成30万吨级油气码头及航道,园区建成面积12.8平方公里,年产值能力达1000亿元;2016年,力争形成2000万吨/年炼油能力和2000万方原油储备能力,启动建设乙烯项目,园区建成面积21平方公里,年产值1700亿元;2020年,建成百万吨乙烯和百万吨芳烃,建成面积30至35平方公里,年产值2700亿元。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化》2012,(8):16-21
(二〇一二年八月九日)镇海炼化始建于1975年,初期炼油能力250万吨/年,经过37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石化最大的炼化一体化企业,形成了2300万吨/年炼油、100万吨/年乙烯、200万吨/年芳烃、4500万吨/年深水码头、超过330万立方米仓储的产业格局。原油加工量多年来稳居国内第一,炼油竞争力持续保持亚太地区领先水平;新建乙烯  相似文献   

10.
国内资讯     
正曹妃甸石化产业基地发展目标明确日前,河北省政府批准《曹妃甸石化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到2030年,曹妃甸石化产业基地将形成年产4000万吨炼油、400万吨乙烯、550万吨芳烃的规模,承接京津冀石化产业转移,满足华北地区、环渤海地区对清洁能源和石化产品的需求,带动区域性产业及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调整生产结构,提升发展质量,追求持续发展。在"十一五"的辉煌中,吉林石化用迈上千万吨炼油台阶的发展业绩,构筑起企业科学发展的崭新格局。2010年11月10日下午4时,随着120万吨/年汽油加氢精制装置产出合格产品,吉林石化汽柴油产品质量升级和炼油结构调整项目6套主体装置及其配套工程全部一次开车成功,炼油新老装置实现平稳过渡。吉林石化原油加工能力由750万吨/年提高到了1000万吨/年。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10月28日,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最大的炼化一体化工程、辽宁省头号工程—抚顺石化80万吨/年乙烯装置实现一次开车成功,产出合格乙烯产品。这标志着抚顺石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全面建成投产,我国又一世界级炼化生产基地抚顺崛起。  相似文献   

13.
投产资讯     
天津石化百万吨乙烯及配套项目建成近日,中国最大百万吨乙烯单套装置——天津石化100万吨/年乙烯装置一次开车成功,生产出合格产品,标志着中国石化天津百万吨乙烯及配套项目全面建成投产。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中海壳牌化工二期项目的正式投产,大亚湾石化区已形成2200万吨/年炼油、220万吨/年乙烯的产业规模,惠州距离建设生态型世界级石化基地目标更近了一步。背靠罗浮山,南临大亚湾,地处珠江三角洲、粤港澳大湾区东岸,惠州这座历史名城自古就是粤东重镇。如今,沿着大亚湾区石化大道一路前行,你可以触摸到  相似文献   

15.
谭伟春  任卓 《中国石化》2022,(10):24-26
<正>2021年6月28日,中国石化镇海基地一期项目全面建成。至此,镇海炼化形成2700万吨/年炼油和220万吨/年乙烯产能,进一步增强我国石化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底气。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石化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等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6.
惠州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是国家批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投资建设的第一座大型炼厂。项目位于广东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268平方公里.以集中加工高酸重质原油为主,加工规模1200万吨/年.包括常减压蒸馏、加氢裂化、延迟焦化、连续重整与芳烃联合(PX)等16套主要生产装置,配套原油和成品油码头、储罐及公用工程设施等,  相似文献   

17.
据悉,沙特基础工业公司(萨比克)周六表示,公司和中石化已签署一份协议,将参与开发天津石化联合体项目,并将研究在石化联合体中新增聚碳酸酯(PC)装置。天津联合体将是双方出资50:50的合资企业,双方将投资新建100万吨/年的乙烯衍生物装置,包括60万吨/年聚乙烯和40万吨/年乙二醇,乙烯原料将来自于天津石化的乙烯裂解装置。  相似文献   

18.
——世界级石化联合装置纷纷落户中国据介绍,第一项中外合资大型项目是南京的扬巴(巴斯夫-扬子石化)一体化石化联合企业,该项目已于2002年第二季度投入建设。联合装置中环氧乙烷/乙二醇、丙烯酸及酯、低密度聚乙烯和碳基醇的最后合同己于2002年6月签署,至2002年7月,项目总投资已达14亿美元。6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装置将定于2005年投运。上海化学工业区的由BP、中国石化和上海石化合资的上海赛科石化公司大型项目也于2002年底投入建设,90万吨/年乙烯装置采用鲁姆斯公司工艺技术,乙烯联合装置也将于2005年一季度投产。上海氯碱化学工业公司与…  相似文献   

19.
上海赛科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赛科)位于上海曹泾化学工业区,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合资石化公司(其中,BP占50%的股权,中石化占30%的股权,上海石化占20%的股权)。它除了拥有9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年产90万吨乙烯和60万吨丙烯)外,还包括产能60万吨/年的全密度聚乙烯(PE)装置、25万吨/年的聚丙烯(PP)装置、50万吨/年的芳烃装置、50万吨/年的苯乙烯单体(SM)装置、26万吨/年的丙烯腈(A N)装置、30万吨/年的聚苯乙烯(PS)装置和9万吨/年的丁二烯装置。赛科建设于2004年末竣工,并于2005年3月投产。赛科不只规模之大让惊讶,其管理更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世界乙烯生产能力继续小幅增长。已达11733万吨,增幅为3.9%,全球有4套新建装置投产,分别为扬子石化-巴斯夫的60万吨/年项目、广东惠州大亚湾的80万吨/年项目、巴西石油公司及其合资公司的52万吨/年项目以及朱拜勒联合石化公司的100万吨/年项目。分地区看,南美和中东、非洲地区的生产能力增长最大,分别为12.6%和10.2%。预计2006年全球乙烯的生产能力将新增389万吨,截至2010年共有2500万吨左右的新增能力,届时全球乙烯产能的增长将超过需求量的增长,装置的开工率将有所下降。[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