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磊 《人口与发展》2013,19(3):98-104
利用中国多世代人口数据库——辽宁部分(CMGPD-LN),运用离散时间事件史分析技术和logit模型,研究了1749-1909年清代辽东旗人社会中男性的婚姻与死亡水平、死亡风险的关系。婚姻对于男性具有保护作用,在婚男性的死亡风险要低于不在婚男性;logit模型结果表明,未婚和丧偶男性的死亡风险要显著高于初婚男性,中青年未婚男性的死亡风险高于初婚男性,而老年未婚男性的死亡风险比初婚男性低。  相似文献   

2.
婚姻挤压下的未婚流动男性参与商业性行为的现象可能增多,而商业性行为是普通人群直接感染HIV/AIDS的途径之一.有必要在婚姻挤压背景下分析流动男性由于商业性行为而具有的HIV/AIDS风险及其应对策略.通过生存分析方法估计流动男性各个年龄段的商业性行为比例,探讨HIV/AIDS累积风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验证了婚姻挤压、人口流动以及文化变迁是分析流动男性商业性行为的重要情境;发现流动男性存在明显的HIV/AIDS累积风险,28-35岁未婚男性是HIV/AIDS累积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婚姻挤压对28-35岁未婚男性的HIV/AIDS累积风险产生了显著影响;社会宏观结构因素和微观规范因素是流动男性HIV/AIDS累积风险的显著影响因素.在结论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启示,建议公共卫生部门明确HIV/AIDS的累积风险趋势,完善风险阻断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国未来婚姻挤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男孩偏好和对女孩的歧视导致了男性婚姻挤压.在潜在初婚比模型的基础上,使用标准化初婚频率和去进度效应方法设计了两种新的模型,并与现有模型结合,研究中国婚姻挤压状况.在潜在初婚比基础上开发的模型所得到的结论基本相同.2016年到2046年的30年时间里,婚姻市场上男性和女性的潜在初婚比都在1.15以上;2060年之后保持在1.05-1.08水平.从2000年开始,中国会面临严重的男性婚姻挤压,2016年至2046年平均每年过剩男性在120-150万之间,2060年之后每年在50万之下.如果出生性别比得不到有效控制,则未来男性婚姻挤压情况将严重得多.  相似文献   

4.
2015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为113.51,远高于国际联合国设定的103-107的正常值。近年来由于传统观念影响,我国男女性别比例不断上升,性别比例失衡使得我国农村地区适婚男性娶妻难的现象颇为广泛,进而对理想状态下的婚姻市场引入了过度竞争,最终给国民生活和国民储蓄率带来重大影响。基于基本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分析,从性别比例失衡这一视角来说明我国农村婚姻市场扭曲的原因,最终得出在这种扭曲的婚姻市场下,对婚姻双方家庭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商》2015,(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男女平等思想的深入人心,女性与男性也有着同样的受教育的机会。在近年,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甚至是成为研究生与博士生的人数越来越多。由此在婚姻适龄的情况下,进入婚姻的人口越来越少,婚龄越来越大。本文从女性受教育程度的角度出发,分析女性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带来的对初婚、生育观念、婚姻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是家庭个人实现阶层流动的有效途径。农村家庭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教育观念落后、家庭成员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等原因,导致农村家庭在进行高等教育投资时,面临更大的投资风险,也对投资收益有着更高的预期。拟分析农村家庭投资高等教育风险成因,探索降低农村家庭高等教育风险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托达罗模型是解决二元经济结构下人口流动问题的有效措施.但是,我国人口流动的实践证明:托达罗模型没有考虑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不断增加的问题;也没有看到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时劳动力的大量需求.托达罗提出的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模型,只是控制了城市人口不会大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人口的增长趋势,把城市中的失业问题转移到了农村,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托达罗模型自身的理论缺陷,不仅不能解决我国的农村问题,反而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应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中吸取经验教训,取消户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局面,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允许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降低劳动力迁移成本,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导致大量的人口由中西部流动到东部,由农村流向城市,也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论文以河南省流出人口作为样本,采用了频率描述、统计描述、相关性分析和交叉列表分析,对流出人口的现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对流出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和户口性质等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流出人口中中青年人口占有很大比例;女性流动人口在流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流动人口中低学历占绝对比重;流出人口中未婚和初婚人群所占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男性人口过剩的规模、结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标准化分析.研究表明:1982与1990年男性人口过剩规模与比例已处较高水平.更为严重的是在未来几十年时间内中国男性人口过剩问题将日渐严重,性别结构因素的影响将逐渐增强,并最终成为男性人口过剩的首要影响因素,年龄结构与人口规律因素的影响将逐年减弱.婚姻市场也因此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男性人口过剩的规模、结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标准化分析.研究表明1982与1990年男性人口过剩规模与比例已处较高水平.更为严重的是在未来几十年时间内中国男性人口过剩问题将日渐严重,性别结构因素的影响将逐渐增强,并最终成为男性人口过剩的首要影响因素,年龄结构与人口规律因素的影响将逐年减弱.婚姻市场也因此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婚姻拥挤研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婚姻拥挤问题是中国人口转变过程中面临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就此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和分析模型 ,对婚姻拥挤的测度方法进行了探讨 ,并在实际人口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婚配性别比测试对中国曾经与即将发生的婚姻拥挤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本文从终身不婚比例、初婚年龄和夫妇年龄差三个方面对于婚姻拥挤的后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我国现阶段出生性别比失调对未来婚姻拥挤的影响不可忽视 ,但是并不像一些传媒所宣传的那样严重  相似文献   

12.
《商》2015,(9)
我国的平均初婚年龄处于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通过对人口平均初婚年龄的趋势描述,以及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影响初婚年龄推迟的因素主要包括结婚成本、教育程度,国家政策、职业和社会离婚率升高这些因素的影响。我国人口的平均初婚年龄直接关系到初育年龄和人口数量自然增长的快慢,对人口初婚年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为解决我国农村地区金融网点覆盖率低、服务供给不足和竞争不充分等问题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基于农户社会的特殊信任主义,农户声誉机制具有这样的特征,一是农户社区的组织形式决定了其进行的是重复博弈,理性的农户注重的是家族长远利益;二是农户社区具有有效的信息传播网络,从而为个人行为受到监督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三是农户的声誉价值大(违约成本高),惩罚可信度高,正面激励效果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加强对农户的扶持,提高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积极动员储蓄,降低流动性风险;建立小额贷款保障制度,降低信贷风险.另外,随着我国农村人口流动性加大,基于特殊信任主义的农户特殊声誉机制约束力减弱,加强处于流动状态的贷款成员的审核和跟踪将成为金融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4.
在大规模流动到城市的农村人口中 ,女性占到了一定比例 ,并且因为其性别特征而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迁移群体。利用调查数据并结合个案的分析 ,发现女性在迁移过程中 ,其进入的职业地位比男性稍高 ,在就业机会上与男性趋同 ,甚至表现出了比男性还要强的竞争优势 ,从而可能使女性在家庭的迁移决策中处于一种主导地位。在收入上性别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但相对来说女性已经处于一种比较良好的状态了。迁移对农村女性来说是职业地位获得的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15.
在大规模流动到城市的农村人口中,女性占到了一定比例,并且因为其性别特征而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迁移群体.利用调查数据并结合个案的分析,发现女性在迁移过程中,其进入的职业地位比男性稍高,在就业机会上与男性趋同,甚至表现出了比男性还要强的竞争优势,从而可能使女性在家庭的迁移决策中处于一种主导地位.在收入上性别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但相对来说女性已经处于一种比较良好的状态了.迁移对农村女性来说是职业地位获得的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16.
退休作为一种社会生活事件性应激源,对于是否影响健康及对健康影响机制的研究结论尚未明确.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0),对退休事件影响我国社会成员健康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性分析.退休是导致个体健康状况,包括身体健康状况和精神健康水平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具体表现为:退休事件对个体的健康存在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即退休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健康水平的降低;退休事件对健康的影响存在着性别差异.相对于女性,退休对男性健康的负向影响更大.此外,健康也是退休与其他人口学特征、家庭变量及社会变量合力作用的结局,表现为受教育程度、婚姻状态、经济状况、锻炼频率等与退休事件合力对个体的健康水平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适度的人员流动有利于组织和个人为市场增加活力,但过度流动就会成为组织发展的威胁。本文通过对人员流动的内涵、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人员流动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人员流动管理的若干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云南省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劳动力的问卷调查,分别从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等方面运用Probit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影响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流动的因素。结果表明:年轻、受教育程度高、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少、男性、家庭劳动力数量多、会汉语的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更容易选择外出流动;少数民族劳动力在外出流动时最主要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找到工作,在外出流向上绝大多数都局限于省内流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人口性别比角度分析中国房价不断上涨的现象,利用我国2001-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口性别比失衡是我国房价持续上涨的重要原因,它通过增加婚姻市场中的竞争压力提高人们的购房欲望,推动房价上涨。由于人口结构存在稳固性,而我国少儿人口性别比失衡情况更为严重,因此将导致在未来20年中婚姻市场上性别比的持续上升。据此,本文提出四点政策建议:一要改革和调整现有的土地政策;二要提高女性社会地位;三要加大对性别选择的管制;四要完善保障性住房政策以及租房政策。  相似文献   

20.
付佳 《中国市场》2010,(22):38-39
知识型员工是企业参与竞争,谋求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对知识型员工的需求更加多元化,这为知识型员工的流动创造了需求并提供了可能。如何减少知识型员工的流失,降低流失风险,成为众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知识型员工的特点、流动原因及流动风险等,对知识型员工流动的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