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融资难的问题长久困扰着中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发展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提供新途径。基于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分析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内外部原因,进而从大数据技术运用、完善信用记录、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提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孙宁 《冶金财会》2010,(4):42-43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困扰政府、企业和银行的难题。企业自身融资能力有限、金融体制不完善、政府制度供给与金融扶持不足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因素。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规范中小企业信用行为,改进其自身的不足与缺陷;加快金融机构改革,完善银行的信贷管理体制,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以及建立和完善政府及社会各部门的服务体系,探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正在得到改变。多种融资方式的出现,使中小企业拥有越来越多的融资机会。中小企业在融资之前应该结合自身的需求,围绕融资规模、期限等因素作出最佳的融资决策。  相似文献   

4.
《冶金财会》2020,(3):19-24
受宏观经济下行,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以及去杠杆政策影响,金融机构对钢铁企业实施紧缩信贷政策,部分银行抽贷压贷,很多钢铁企业出现融资难、融资成本飙升、资金紧张局面,保证资金链不断裂成为钢铁企业管理重中之重的关注点。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安钢集团)以前主要是依靠银行贷款融资,不仅融资成本高而且融资渠道单一。在债务的期限结构上,企业融入的资金短期贷款用于长期投资现象极为普遍;在债务的组成结构里,基本上是银行贷款这样的债务间接融资。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而支持力度的大小取决于融资模式和融资方式的创新.吉林省产业集群融资方式单一化,以信贷融资为主,其他融资方式创新不够,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企业需求,尤其是中小企业集群发展融资难,始终无法解决,进而导致了吉林省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均衡,汽车、化工产业集群发展较快,而且产业集群以大企业为主导,以中小企业为主导的其他产业集群发展滞后.通过对吉林省产业集群状况进行分析,一方面阐述金融支持与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机理,另一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促进吉林省产业集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缺乏稳定和畅通的融资渠道,资金来源紧张。所以,融资难的问题包括直接融资难的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一、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1.直接融资规模偏小。目前,我国直接融资的比重约占社会融资总规模的25%左右,扣除国债直接融资部分,直接融资在企业外部融资来源中仅占10%左右。而在美国,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的融资占企业外部融资的比重高达50%以上,在日本也占30%左右。2.直接融资的覆盖面不广,资金配置效率低。中小企业往往缺乏直接融资渠道,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遇到发展的"瓶颈"是其融资困难,而外源性融资发展更是滞后.本文主要从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等角度对民营企业的外源性融资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又在发挥民间金融的作用、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民营企业性融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企业仍以间接融资为主,大中型银行是资金主体。但受风险偏好、激励机制等因素制约,仅依靠大中型银行并不能有效解决钢铁企业的巨大融资需求。近几年,大部分钢企围绕高质量发展,在推进产能布局调整、转型升级、加大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等环保投资等方面,企业资本性支出迅速提高,再加上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带来的挑战,较高的财务负担已对钢铁企业的经营带来较大的压力,尤其是对于部分杠杆率仍处在高位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体验更为深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乡镇企业尤其是中小乡镇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制约着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对此笔者选择石化、橡胶、机械、造纸等行业的多家乡镇企业进行了深入调查,探求乡镇企业融资的新途径。   首先,融资条件和环境不能得到与国有企业的同等待遇,是乡镇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之一。据资料显示,近几年国有四大专业银行 80%以上的贷款给了国有企业,而非国有企业很难得到银行贷款。这种状况不改变,将不利于非国有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国家允许国有银行对非国有的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向上浮动,目的是为了促进这…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我国由于长期的"抓大放小"政策,中小企业发展缓慢,管理不健全,信用不佳,难以融资。而资金不足,又限制了企业发展。经过银行业体制改革和金融危机的冲击,融资难更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瓶颈。本文主要以潍坊为例,分析了融资难的问题,并提出了与当地实际相符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如何突破中小企业融资难,寻求与深化供应链金融从理论研究植入中小企业融资实践,是目前财务金融研究的一项热点。本文从中小企业融资、供应链金融及供应链风险等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评析,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中小型企业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缺陷",使得金融部门为避免"道德风险"的发生而对其贷款谨慎导致其出现贷款难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中小型企业融资现状,提出了融资难的原因并给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浅谈以民间融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雅钦 《冶金财会》2006,(11):20-21
社会各界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探讨不绝于耳,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度创新。近来国家将放开民间融资的说法不时见诸报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称,2004年中小企业内部集资和民间借贷大量增加,央行在这份报告中还首次提出要“正确认识民间融资的补充作用”。因此应该正视我国目前中小企业与民间融资相匹配的现实,允许民间融资成为合法的融资渠道。民间融资可以填补正规金融部分的空白,并在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与正规金融共担风险。对于饱受资金困扰的中小企业来说,民间融资闸门的放开,…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本文从理论方面探讨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方法,并结合中国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方面企业要不断改善经营水平,拓宽融资渠道;另一方面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建立和发展中小融资机构,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由于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技术资本投资明显不足,这严重制约着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本文在技术资本视角下,分析了企业融资的战略原则、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方式、技术资本投资对融资方式的影响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技术资本融资的战略选择,指出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资本需求特点以及融资条件,充分挖掘并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以满足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资本。  相似文献   

16.
李敏 《山东纺织经济》2011,(12):9-10,16
我国服装企业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服装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增长、促进就业、增加税收、创造外汇以及对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但是,目前存在融资难尤其是上市融资难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我国服装企业进行了概述,介绍了服装企业普遍的融资方式。然后,指出了服装企业上市融资面临的问题。最后,根据所提出的问题叙述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民营科技企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尽管民营科技企业的融资方式多种多样,但融资难仍是制约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瓶颈,民营科技企业要解决融资难题,必须寻求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寻求广泛的联合和合作。  相似文献   

18.
董登新 《董事会》2014,(10):98-98
正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关键,不是银行贷款的多少,而是重在构建开放、高效、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在"保持定力"的货币政策下,银行贷款的过快增长将受到明显抑制,这势必为直接融资大发展、大扩容提供重大机遇和难得机会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全文十条,主要围绕银行信贷和直接融资展开,其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股权和债券融资已经不能满足施工企业的融资需求,新的商业模式会催生新的融资模式,可以给施工企业融资提供更多的方法和思路。长期以来,建筑行业一直是一个资金紧张、"三角债"严重的行业,虽然不少建筑施工企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的产值和规模,但仍然会为资金问题所困扰,特别是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资金压力更是较大,资金的不足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还会制约企业的发展。同时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施工企业在面临"全球化"挑战的今天,企业  相似文献   

20.
青岛市中小外贸企业融资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金融危机对青岛市的中小外贸企业造成了不利影响。在后危机时代,中小外贸企业仍面临较大的困境。要保持中小外贸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加大金融支持。青岛市中小外贸企业融资环境虽有较大改善,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突出。青岛中小外贸企业要打破传统的融资方式,实现融资刨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