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乡村振兴不仅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由之路。在共同富裕目标的引领下,当前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具体表现为:城乡要素市场分割、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不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与社会供给不平衡、城乡空间结构失衡、城市持续的“虹吸效应”引致农村发展要素支撑乏力。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需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精准定位、综合施策。一是深化农村要素市场化改革,二是提高乡村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三是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四是畅通生态产品价值转换,五是加大力度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中华儿女一直以来的美好愿景。乡村振兴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性任务。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理应作为农业农村实践探索的排头兵,对于推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发展意义非凡,然而,在战略落实过程中仍浮现诸多问题。目前,政策推进主要应着眼于黑龙江省在民生保障短板、城乡协同困难、数字农业推行效果甚微等困境进行探讨。为了解决这些困境,应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发挥正向因素的推动作用与补齐短板相结合以及攻破数字农业助力方面着手,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们对实现共同富裕更加憧憬,而实现这一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乡村振兴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成为农村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文章将乡村振兴战略放入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下进行讨论,阐释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关系,探讨黑龙江省在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难和挑战,将黑龙江省乡村振兴具体任务、发展特点与共同富裕目标相对接,提出以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所提及,其中有一条本质要求就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目前海南城乡人均差异较大,而且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因素,这些原因都将会阻碍海南省共同富裕的发展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讲话中提到,海南要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适应海南的经济发展。为此,海南省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基石,着手发展乡村旅游业,以此达到海南省共同富裕的目标。本文拟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分析乡村振兴政策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如何促进海南共同富裕,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  相似文献   

5.
实现共同富裕,乡村必振兴。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在数字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交汇期,数字赋能农业农村发展是必经之路。当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已经取得一些成就,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包括:数字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对数字化认同感不足、人力人才资源短缺、乡村产业数字化有待完善以及数字技术区域推进不平衡等,需要通过补齐数字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农民数字化参与能力、加强数字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乡村数字经济产业以及开辟城乡区域合作道路等路径来更好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高霞 《中国经贸》2021,(19):1-3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展到现在,我国愈发重视对于农业领域的改革工作,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国家战略来推行。同时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也将我国农业建设发展带到了新的高度,我国农业领域的改革从原本的生产结构调整开始向着供给侧结构方面变化。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就在于对于乡村产业的振兴发展,因为想要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的相关战略就要求其基本的乡村经济水平得到提高。能够对于该部分地区农民朋友心理满足感有着极大提升。因此产业的振兴在我国总体的乡村振兴相关战略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关键位置。在此背景下怎样切实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的收入就成了党和国家着重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社会各界讨论十分激烈的问题。本文就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持续增收推进共同富裕的路径展开分析和讨论,以推进忻州市乡村振兴总体战略得以深化实施。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共同富裕进程中,通过乡村振兴改善农村居民收入是一项重要工作,只有改善农村居民收入状况,才能呈现乡村振兴成果,促进新时代共同富裕。文章厘清共同富裕、收入分配、收入差距的理论源流及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阐释改善农村居民收入状况的理论创新,通过对我国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和收入分配结构的考量表明:一是农村居民收入来源愈加多元化,整体收入水平呈上升趋势;二是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不但在扩大,而且处在高位徘徊,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收入的绝对值与相对值上,也体现在低收入群体与高收入群体的占比上;三是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并未随着农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而缩小,也并未随着收入来源的多元化而改善;四是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在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同时仍居高不下等。针对这些情况,提出可从要素支撑能力、收入分配制度、在地化经济、益农利农联结机制、产业融合与产业升级、生产力发展方式、乡村治理体系、政策目标、基础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8.
曲海燕  张斌  王真 《改革》2023,(6):95-104
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新阶段,村企合作是社会资本下乡、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承载方式,既要发挥企业现代化管理、市场化经营的积极作用,又要防范外部组织和先进生产要素打破乡村原有发展格局可能引致的风险。村企合作助力乡村振兴的行动开展与绩效取得是资本逐利与企业社会责任均衡、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均衡以及多元利益相关主体正和博弈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现已初步形成劳务合作、股份合作、产销对接、综合性合作等村企合作模式,但也存在农民主体地位缺失、利益分配不对等、耕地利用非农化、乡村发展的外部依赖性增强等风险隐患。防范“强企弱村”、促进“村企共荣”,应从企业层面强化制度约束、规范合作行为,从村庄层面强化能力建设、推进内生发展,从村企联动层面强化互通共建,更好发挥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9.
王艳 《理论观察》2023,(8):16-19
乡村振兴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目标和方向。在共同富裕目标指引下,乡村振兴需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为此,乡村振兴要从长远考虑,整合农村地区现有资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通过政策支持加速城乡要素流动,为农村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唯有增强乡村振兴的持久力和耐力,才能更接近共同富裕目标。  相似文献   

10.
11.
一、前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乡村振兴是建设全面小康的七大战略之一,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近些年,甘肃省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但距离共同富裕仍有一定距离。其典型性决定了甘肃省可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与分析其乡村经济发展现状,能够找出未达到共同富裕的原因,提出发展思路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借鉴,实现共同富裕[1]。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并加快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构建和谐健康的城乡关系,有效推动城乡之间相互支援、共同繁荣,逐渐破除城乡之间的差异,同时促进城乡融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与根本任务,乡村振兴作为促进城乡融合的一大推手,推动农业农村的和谐发展,真正将城镇与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相似文献   

13.
陶晶晶 《老区建设》2022,(19):33-37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充分挖掘和发挥地方红色资源的独特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课题。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提质加速,需要从三个维度加以审视:从价值维度看,乡村振兴战略与红色资源创新发展的有机融合蕴涵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释放出经济发展效应、承载着实践文明价值;从现实维度看,要着力攻克我国乡村红色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宣传力度不足、专业人才稀缺、资源整合低下、特色品牌单薄、配套措施落后等难题;从实践维度看,要创新宣传方式、加强人才引进、整合红色资源、打造特色品牌、完善配套措施,助力乡村振兴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第一个方面:城乡中国的特征。我这里提出一个概念:中国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之内,结构形态上是一个“城乡中国”的结构形态,既不是乡土中国,也不是城市中国。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科学研判、准确认识和分析我国现阶段所处的历史方位、主要矛盾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之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是推动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决策,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文章在梳理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融合理论的基础之上,深入挖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战略,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力量,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理应将国家审计的监督制度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实施效能,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文章一方面通过引入“共同富裕”这一视角,实现“乡村振兴项目绩效审计”与“共同富裕”的目标对接;另一方面从共同富裕视角出发,实现“发展性、共享性、持续性”与“5E”绩效审计的理论对接。为避免确定指标权重时主观判断的误差,综合采用算术平均法、几何平均法以及特征值法进行指标权重的测度,并采取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乡村振兴项目进行评价,以期为各级政府提供相应的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参考以及评价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的拥护,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创造了根本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农业合作化,推进农业技术革新,普及农民教育,构建农村初级社会保障,为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建立了全新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扶贫开发并举、扫盲教育和义务教育并举、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并举,深化和拓展了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创造性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彻底解决了中国农民的绝对贫困问题,并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启了新时代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崭新篇章。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一项动态发展、覆盖全面的系统性工程,立足“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目标,以“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为推进方向,梳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共同富裕与乡村治理的发展逻辑,系统阐释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议题,探索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前提下,乡村治理现代化高效能发展的能力和体系建设框架,为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建立秩序基础。  相似文献   

19.
旅游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既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促进乡村文明复兴的有效途径。因地制宜,加快推进乡村经济和乡村文化共同发展,是青海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