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水资源生态足迹是衡量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研究东莞市水资源生态足迹现状,并应用LMDI法剖析水资源生态足迹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11年间,东莞市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上呈现先急速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经济效应是水资源生态足迹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水足迹技术效应是抑制水资源生态足迹增长的关键因素,水足迹结构效应和人口效应一定程度上助长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人民珠江》2021,42(1)
为了保障云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加强对云南省水资源可持续性的规划和管理。运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云南省2006—2018年的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采用LMDI分解法分析了云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云南省水资源总生态足迹整体呈平稳缓慢增加趋势;生产用水在整个用水结构中所占比例最高,水资源生态足迹最高,其次为生活用水,最后为生态用水。2006—2018年云南省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呈波动变化趋势,2011年以后整体呈增加趋势,全省水资源处于生态盈余状态,各州市水资源也均处于生态盈余状态,其中昆明、玉溪、楚雄水资源濒临生态赤字,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呈下降趋势。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对云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变化起主导作用,其中经济因素对云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增长起正向驱动作用。云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处于安全状态,可开发潜力较大。但各州市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需要合理调配。 相似文献
3.
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结合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亏指数,讨论了辽宁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时空特征,并采用LMDI模型对辽宁省2010—2019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辽宁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在时间变化上较稳定,各用水账户占比大小依次为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较大差异,仅丹东市、铁岭市、鞍山市、本溪市和葫芦岛市为生态盈余状态,其他行政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盘锦市最为严重,水资源生态状况也较差;(2)在辽宁省及各行政区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构成上,除本溪市为工业用水占比最高以外,辽宁省与其他各市都以农业用水为主,其次为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占比较低但均有小幅提升;(3)通过因素分解得出经济因素是推进水资源生态足迹增长的主导因素,结构因素和人口因素对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比较小,技术因素有效抑制了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明地区水资源状况,以西北地区陕西省为例,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对水资源压力状况、开发利用效率和生态经济协调性进行分析,并采用LMDI模型,分析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年际变化较小,呈小幅增长态势,农业用水账户对水资源生态足迹贡献最大。(2)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与水资源生态盈亏密切相关,多数地区呈生态赤字状况,水资源生态经济协调指数显示地区生态安全性较低。(3)经济效应对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增长有促进作用;相反,技术效应可起到抑制作用。研究成果可为陕西省因地制宜制定区域水资源管理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为了加强对成都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规划与管理,运用水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分析成都市2000-2016年水生态足迹变化,并基于LMDI分解法分析成都市水生态足迹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成都市水资源总量生态足迹逐年增大,2012年以后略有下降;农业用水在整个用水结构中占比最高,生态足迹最高;其次为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占比。成都市2000-2016年水生态承载力先增大后降低,水生态盈余(赤字)逐年增大,万元GDP水生态足迹逐年下降,水资源负载指数逐年提高。说明成都市水资源利用程度高、利用效率高,但开发潜力小,水资源供给压力依然巨大。从影响因素的结构性分析来看,经济因素发挥主导作用,结构因素的抑制作用还未显现,人口因素的促进作用不够显著,技术因素的抑制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7.
基于水足迹-扩展LMDI模型的河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珠江》2021,42(7)
针对河南省水资源约束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构建水足迹-扩展LMDI模型,将脱钩驱动因素分解为四大脱钩因子,研究河南省2004—2018年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人均水足迹占有量和自给率上看,河南省整体水资源匮乏情况有所缓解但仍处于紧缺状态;从脱钩状态方面看,河南省整体脱钩状态向好发展,农业用水脱钩状态较稳定,水文年份对农业虚拟用水量及脱钩状态均有影响;在脱钩因素分解方面,技术脱钩因子对河南省脱钩有所贡献,产业结构和规模经济分别为脱钩主要促进和抑制因子,人口驱动因子变化对于河南省脱钩的抑制效应不明显。因此,需要提高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率、工业用水重复率,以及促进农业灌溉节水技术的推进。 相似文献
8.
从水资源量供需平衡的角度出发,判别城市发展与自然水系统的可持续性。基于生态足迹理论,构建了水生态足迹与水生态承载力模型,并以广西南宁市为例,对2004-2013年的水资源可持续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1)南宁市历年水资源用量处于盈余状态;(2)淡水资源生态足迹所占比例较大,且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3)万元GDP生态曲线的不断降低表明南宁市水资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南宁市水资源符合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10.
利用改进的水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山东省2007—2016年的水生态足迹和水生态承载力,分析评价了近年来山东省水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与空间分布情况,并基于LMDI构建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分解模型分析了经济、结构、技术与人口效应的驱动效果,结果表明:2007—2016年山东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赤字呈波动上升趋势,水环境生态赤字2010年前后差异明显,2010年后赤字值激增;2016年各市的人均水环境生态赤字均大于水资源生态赤字;经济、结构与人口效应对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增长起正向驱动作用,技术效应则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对云南省近十年及各州(市)近五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省近十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不明显,而各年份之间的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差异较大,2001年最高为285×106hm2,2009年最低为175×106hm2。(2)云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于滇中的昆明市和大理市、滇东的曲靖市以及滇东南的红河州,水资源生态足迹均大于2.00×106hm2,而较小的主要分布于滇西北的迪庆州、丽江市和怒江州,均小于1.00×106hm2。 相似文献
12.
银川市2008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建立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利用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计算了银川市2008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银川市2008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450hm^2/人,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为0.318hm^2/人.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是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4.57倍,水资源生态赤字达到1.132hm^2/人。农业水资源生态足迹占比例最大,农业用水比重过高,地区用水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同时,银川市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主要来自黄河水,与地下水与当地地表水资源较贫乏一致。最后为银川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降低人均生态足迹,提高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14年浙江省提出了"五水共治"的决策,而2015年正是关键年、冲刺年和深化年,浙江省在提出"五水共治"的同时,也积极推进生态省的建设。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是现阶段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其动态分析能阐明水资源利用的状况。基于生态足迹法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承载力和水资源动态变化分析研究,可为浙江省水资源利用、管理和规划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浙江省2006—2013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呈现波动变化的趋势;水资源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出现水资源生态盈余;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处于0~1,安全系数较高;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较高,水资源利用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自然环境面临的压力显著增加,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水首当其冲,对水这种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搜集了湖北省2005—2018年的水文和社会经济发展资料,利用生态足迹法,分析湖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赤字、水资源负载指数和万元GDP生态足迹的年际变化,探讨了丰、平、枯水3个典型年湖北省水生态足迹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湖北省2005—2018年水资源生态足迹逐年增大,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不呈显著增大或减小趋势,年际变化较大,湖北省在2005—2018年间均为生态盈余,水资源负载指数年际变化较大,万元GDP生态足迹呈逐年下降趋势;从空间分布上看,武汉、襄阳、孝感水资源负载指数较大,而恩施、咸宁、神农架水资源负载指数较小。这说明湖北省水资源总体上较为丰富,足以维持该地区可持续性发展,但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对于工业型城市而言用水压力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15.
结合残差灰色-马尔可夫耦合模型,预测河南省2016年~2025年的水生态足迹和水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河南省水生态足迹的变化由水质生态足迹决定,水生态承载力的变化与降雨量密切相关。2005年~2015年间,河南省水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从最高值4.535亿hm~2下降至最低值3.647亿hm~2;水生态承载力变化幅度不大,多年平均值为0.18亿hm~2;该省一直处于水生态赤字状态,水资源负载指数除2005年外均为Ⅰ级,面临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预测结果显示,2016年~2025年河南省水生态赤字呈下降趋势,但赤字程度仍然很大,水生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6.
安阳市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安阳市2005~2014年的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栽力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4年安阳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均值为0.45 hm~2/cap,且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生产用水生态足迹占水资源生态足迹比重最大,达82.8%~91.4%,生活用水足迹其次,生态用水足迹最小,但呈上升趋势。安阳市水资源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小,在0.048 hm~2/cap~0.068 hm~2/cap之间,受气候、水文起伏波动较大。安阳市2005—2014年间,水资源生态足迹均处于赤字状态,说明安阳市水资源利用长期以来一直是不可持续的。近10年来,安阳市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呈较快下降趋势,表明安阳市水资源利用效率正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水生态足迹对于衡量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生态占用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水生态足迹、水生态承载力及水生态盈亏指数,评估中国及各省级区域尺度水生态足迹和承载能力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1)中国水生态足迹空间差异大,但总体上随时间变化较小,全国水生态足迹构成中,农业>工业>生活>生态;(2)中国水生态承载力空间差距大,西南以及东南地区水生态承载力大,与区域水资源总量成正相关关系;(3)我国水生态超载和生态盈余地区面积所占比例大致相等;(4)总体上看,中国水生态承载力较大,但区域差异大,新疆、江苏处于水生态严重亏损状态,而西藏、安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和江西等地水生态承载力大,水生态盈余达2亿hm2。为促进我国水生态平衡,改善水生态环境,水生态亏损地区应加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升公民节水意识。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河南省水足迹时空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6,(2)
计算了2000—2012年河南省各市的水足迹及其相关评价指标,利用GIS工具分析其空间变化特征,并讨论了水足迹与GDP增长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多年平均水足迹为1 291.282 1亿m~3,内部水足迹中,农畜产品生产用水所占比例最大,但呈逐年下降趋势,居民日常生活所消耗的水量所占比例最小,外部水足迹占水足迹总量的比例很小;人均水足迹为1 337.77 m~3/人,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水足迹强度为0.11 m~3/元,呈逐年下降趋势;水足迹自给率为98.91%,对外依赖度为1.09%。基于GIS的空间分析表明:河南省各市的水足迹总量、人均水足迹、水足迹强度和对外依赖度等存在差异,但分布格局基本一致。总体而言,河南省的水资源压力很大。 相似文献
19.
20.
基于水生态足迹的山西省水资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7,(7):96-99
利用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模型分析了山西省2005—2013年用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结合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指标评价了山西省水资源利用和发展的状况。结果表明:山西省用水生态足迹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从2005年的0.099亿hm~2上升到2013年的0.123亿hm~2;水资源生态承载力2005—2010年变化不大,2010—2013年上升较快;水资源生态赤字整体呈现增大趋势;山西省各个子账户用水生态足迹中,农田灌溉用水生态足迹占总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比例最大,为51.39%~56.88%,其次为工业用水账户占18.85%~26.06%;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呈下降趋势,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均大于5,水资源负载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表明水资源消费量大于供给量,开发潜力越来越小,需要大量从外流域调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