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经历了从"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的历史性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面对着城乡分割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就是"重城轻乡"的路径依赖.必须因势利导地深化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改革,构建与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联系的高标准的市场体系,始能在新的体制制度基础上,重塑新型的城乡关系.在塑造新型城乡关系的过程中,相继经历了统筹城乡发展与城乡融合发展两个阶段.而城乡融合发展是城乡关系演变的高级阶段.党的十九大因此把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黄祖辉 《浙江经济》2012,(24):26-27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大对城乡发展一体化作出了重要阐述,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并且强调要: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深刻理解和贯彻十八大关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精神,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和2020年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意义十分重大。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农业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产生了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粮食不安全的问题凸显,不解决粮食安全,其它一切生存、竞争、改革、发展就无从做起.本文从粮食安全自身的社会规律和经济规律及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的河南安全问题分析入手,论述了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与河南粮食安全的构建,提出新型工农关系下河南粮食安全战略与机制和实现新型工农关系下河南粮食安全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安虎山  张军山 《发展》2005,(2):22-23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在借鉴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经验,深刻总结几十年来我们党处理城乡关系的经验和教训,科学预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它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蕴含着深远的理性思考,是顺应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对此,我们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互动、工农互补,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是核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是关起门来发展农业农村,不能就‘农’论‘农’。要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实现城乡全面融合、共同繁荣,这是重塑城乡关系的题中之义。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关键要在破解钱、人、地等要素供给障碍上下功夫,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如何解决"钱"的问题过去,推动城乡一体化,我们靠政府的力量、财政的力量比较多。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能否正确处理城乡关系问题,关系到中国革命和建设成败的问题。党的历代领导核心都非常重视城乡关系问题。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不但促进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而且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科学研判、准确认识和分析我国现阶段所处的历史方位、主要矛盾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之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是推动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决策,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文章在梳理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融合理论的基础之上,深入挖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深化改革的浪潮如火如荼,一浪高过一浪,但怎样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期望编辑部能在新的一年刊发一些各地的经验和做法,这是我们最近与老区基层干部座谈后,大家提出的一个要求。湖北省汉川市夏民安回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提出要形成"以工促农、以城  相似文献   

9.
张露  罗必良 《南方经济》2021,40(5):1-13
制度是解构工农城乡关系生成及演化规律的关键。从人民公社体制到家庭承包制的制度变迁,由集体经营变革为家庭经营,释放出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财政包干制度促进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农业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进入非农产业。随后的分税制则激发工业化与城市开发热情高涨,大量农业用地被征收为国有用地,也促使农业劳动力由农村地区转向工业与商业聚集的城市,但在户籍制度的约束下,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难以获得市民化的身份认同,人户分离成为普遍现象。制度问题的根源在于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逻辑,造成生产和生活要素向城市单向流动和集中,从而形成城乡分割、引发城乡关系扭曲与不可持续问题。打破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格局、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策略在于:打开村门,以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为突破口;反哺乡村,以城乡融合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缓解约束,以开放村庄引导主体与要素进村;构建载体,以县域经济发展融入城市价值链。  相似文献   

10.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适应形势需要、坚持科学发展、从政治和全局高度提出的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思路、大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局面,建立起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作为改革的重大任务,强调“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重大变化,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在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步伐中,乡村的振兴与发展是我国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强大动力。文章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基于城乡融合发展对乡村振兴驱动机理的理论认知,以苏北地区为研究对象,对苏北地区当前城乡融合发展问题和挑战进行剖析,最后以城乡融合机制为出发点探索推动苏北乡村振兴的途径,以期对我国其它类似区域就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学的指导经验。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是新时代破解社会主要矛盾,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新时代,协同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需从理论方针、结构模式和体制机制三大层面入手,宏观把握两大战略推进的指导方针,着力打造"和而不同"的结构布局,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城乡关系从异化分离到全面融合,开拓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推进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要通过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建立起新型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影响整个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大局,影响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并加快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构建和谐健康的城乡关系,有效推动城乡之间相互支援、共同繁荣,逐渐破除城乡之间的差异,同时促进城乡融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与根本任务,乡村振兴作为促进城乡融合的一大推手,推动农业农村的和谐发展,真正将城镇与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城乡一体化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城乡关系思想,邓小平前瞻性地认识到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及乡镇企业发展的载体作用,并深刻认识到工农之间的相互促进及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性,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作用.目前,城乡二元结构依然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邓小平的城乡一体化思想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丰富有益的启示: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在于以人为核心,增加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城乡互动并将科学技术成果运用其中.  相似文献   

1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本文以山东省滨州市为例,结合滨州市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从城乡建设融合的角度,探讨城乡融...  相似文献   

19.
当前,随着国家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城乡统筹发展,城乡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乡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为助推乡村发展添加新生动力。本文基于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深入研究,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的动力机制,探究乡村振兴战略的“共生”与“错位”运行模式,根据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构建助推乡村振兴的生态体系,对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具有理论意义,有助于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杨胜隽 《宁波通讯》2013,(23):22-2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上促伙、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伙民半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按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要求,推进城乡全面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