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农牧业农村牧区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内蒙古农牧业全面升级、农村牧区全面进步、农牧民全面发展.当前,乡村生产要素向城市流动、乡村产业羸弱、乡村治理弱化、乡土文化衰落等问题成为制约乡村振兴重要因素.实现内蒙古乡村振兴要跳出"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思维定式,加快改革创新,加强统筹设计,政府和市场协同发力,汇聚全社会各类要素,共同支撑乡村振兴和繁荣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此,必须科学把握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方针总要求.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作为我...  相似文献   

3.
正实施乡村振兴,就必须遵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产业兴旺"就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农村发展的第一要务。为此,巫山县近年来大力发展自己的优势农业产业,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产业兴旺"的现代乡村,让老百姓实现真致富。  相似文献   

4.
董杰 《北方经济》2018,(6):31-33
本文结合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研究院产学研基地建设情况,从产业融合的精准定位、融合方式和初步成效等方面,对文化体验型农牧业产融发展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以文化体验型农牧业产业融合理论为基础,从文化传承与产业兴旺两个视角来发展内蒙古特色文化产业和休闲农牧业,并给出具体对策建议,以利实现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正>一、前言乡村产业建设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必由之路,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从乡村产业建设主体、保障体系和环境建设三个维度助推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乡村振兴是我国新时代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规划。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该战略,并确定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关键之一在于产业振兴,产业振兴依托乡村产业建设与发展。树立新发展理念,打造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6.
李璇 《辽宁经济》2022,(9):38-4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产业兴旺,产业兴旺的基本路径是三产融合发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能够通过资本积累、技术渗透、素质培育以及组织创新效应助推乡村振兴的实现。当前农村产业融合进程中存在利益联结松散、组织支撑不强、产业协同不足以及服务体系滞后等困境,阻碍了农村产业融合多重效应的发挥,需要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微观经营主体、发挥产业协同乘数效应以及强化服务体系建设等路径优化,推动乡村振兴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产业基金投资范围并不局限于农业,而是从农村产业兴旺的全局考虑投资适合农村发展的产业。从有效降低投资风险、提高资金募集与运作能力、支持农村整体规划和精准扶贫等方面论述了乡村振兴产业基金助力农村发展的必要性。系统分析了乡村振兴产业基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发展策略上提出了充分发挥产业基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科学的规划和顶层设计、统筹多元化产业协同发展、农村产业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及完善综合考核体系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2022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浙江《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22〕4号)提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主导产业兴旺发达、主体风貌美丽宜居、主题文化繁荣兴盛的未来乡村,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确立了以“产业兴旺”为基础的“二十字”方针,强调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基础和底线。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本文遵循国家相关文件对农村产业兴旺进行阐释和内涵界定。基于2014—2016年、2017—2019年两个时期跨2843个县区的农村产业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的客观赋权方法构建了用于评价“产业兴旺”的指标体系,并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前后我国农村“产业兴旺”的跨地区动态变化。研究发现,乡村战略实施以来,全国各地区县域农村产业兴旺整体水平显著提高,但是跨地区农村产业发展的差异并没有全面缩小,且不同地区面临的短板制约不尽相同。为了实现农业的现代化,需要政府根据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开展针对性的产业发展,从而缩小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和关键.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推动农业产业步入现代化道路的主导力量之一,加快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抓手.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否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现代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内蒙古发展现代农牧业、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农牧业投资增长相对缓慢、农牧业及农村牧区的资金投入仍然非常短缺,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没能有效地推进农村牧区劳动力的转移,农牧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拉动农牧业生产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农牧民收入的增加等,需要很好解决.  相似文献   

12.
落实十九大精神,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总结部分省区和张掖市农村社会治理的实践与探索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分析了当前农村社会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机制的路径是: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体制和服务机制;构建常抓不懈的农村党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乡镇政权建设与创新农村基层干部选拔培养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按照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破解"三农"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13.
沈飞松 《今日重庆》2021,(12):80-83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总体要求.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政策举措作出了全面部署.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掷地有声地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对于如何落实好中央的要求,各地都进行了不同的尝试。余姚梨洲街道以振兴竹产业为抓手,进行了一些因地制宜的探索,有其值得推广借鉴之处。首先,梨洲街道有8个山区村,拥有丰富的竹林资  相似文献   

15.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最后一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人民一个都不能落下,乡村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必须要大力推动乡村建设,乡村良好发展要做到产业兴旺、生态适宜、乡风淳朴、治理良好、生活富足。乡村的振兴务必要做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要做到全面的系统振兴全面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任务,同时要积极探索农村农业发展新模式,积极培育农村发展新人才,积极增加农村农业投入,加强懂农业、爱农业、爱农民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性农业大国,但是农业在我国经济总量中占比较小,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依旧停滞不前。为了农村地区能够有更光明的发展前景,"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三农问题"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依据报告指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农村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文章通过深层次解析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涵,得知现如今农村地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关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是关乎国家生计命脉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也是根本出路。本文就促进准格尔旗乡村产业发展提出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实质上是发展支持弱势群体的金融。农村牧区相比城市是弱势,农牧业相比工业是弱势,农牧民相比城市居民是弱势。因此,农村牧区是普惠金融的重点所在,农牧业是普惠金融服务的主要产业,农牧民是普惠金融服务的主要群体,对"三农三牧"的金融服务是普惠金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一、农村牧区创新支付需求巨大人们对于创新支付的固定思维是:推广应用在都市,目标客户是白领。然  相似文献   

19.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的重新配置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现象。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通辽市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外出劳务已成为全市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加快全市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引导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是有效解决通辽市"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新发展理念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南."十四五"时期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是重点.然而,当前一些地方乡村产业发展存在大而不强、农产品多而不优、特色产业不突出、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产业融合程度不深等诸多问题.因此,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方面思考出路,才能保障农业农村发展沿着高质量、可持续之路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