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文章采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了2021年湖南省14个市(州)养老设施的POI样本点数据,并基于ArcGIS进行坐标和投影转换,实现数据的可视化表达。进一步运用最邻近分析和核密度分析,探讨湖南省养老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依据一致性系数计算公式,探究湖南省14个市(州)养老资源的集聚程度,最后运用地理探测器方法探测湖南省各市(州)养老设施的空间分异成因。研究发现:(1)湖南省养老设施整体最邻近指数约为0.613,呈现显著集聚的分布状态,分布密度总体上“东密西疏、北密南疏”。(2)湖南省各市(州)的养老资源一致性在地域上分异明显,养老资源投入与老年人口分布表现出弱协调性。(3)地理探测器的因子探测结果显示,老年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医疗保健设施数是影响各市(州)养老设施数量分布的主要因素,其中老年人口数是最直接的原因,直接决定着养老设施的建设问题。(4)地理探测器的交互探测结果表明,养老设施的分布受多个因子的共同作用,老年人口数量与其他因子叠加后能够对养老设施的空间分异产生更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2.
长株潭城市群养老设施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株潭城市群养老机构数据为基础,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Ripley's K函数和热点分析等方法对长株潭城市群养老设施空间布局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长株潭城市群养老设施总体空间布局呈"品字形"分布,分布密度北重南轻;(2)长株潭城市群不同类型养老设施空间分异较大,敬老院、老年公寓、养老院三类养老设施空间集聚程度高,其它类型养老设施空间布局分散;(3)多尺度空间视角下,养老设施集聚效应明显,冷热点集聚区在城市群层面表现出显著的"块状"分布特征;(4)老年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交通通达性、医疗配套设施是养老设施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张宇 《经济研究导刊》2014,(27):148-150
基于中国40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口组成两大指标,对影响"以房养老"的四个因素(经济状况、养老设施、受教育度和老龄化水平)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以房养老"的试点应在北京和上海率先开展。并使用聚类分析将40个城市分为五类,给出"以房养老"试点城市的顺序,得出"以房养老"在需求上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传统观念和养老基础设施对"以房养老"的开展有重要意义等结论。最后,提出政府介入、完善基础设施、改变传统观念和渐进按步骤推广等四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已整体步入老龄化阶段,而武汉市老龄化率已超全国水平,如今武汉市养老地产项目开发上呈现几个问题:适老化设计不足、养老产品类型单一、缺乏专业管理和服务.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法、对比分析法,通过分析CCRC模式的特征与优势,探析武汉养老地产项目开发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且不断高龄化的发展趋势。在大中城市,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增长速度快、高龄化与空巢化并行等特点尤其明显。随着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社会老年供养系数上升,家庭养老能力明显弱化,城市老年人对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护理、紧急救助等服务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与此相对应,我国大中城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规划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变化趋势,养老设施规划建设存在的总量不足、空间分布不合理、建设标准偏低等问题。在此趋势下,急需探寻符合中国大中城市实际的养老模式,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科学配置社会资源,合理规划建设养老设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我国养老问题日益突出。而针对老年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社区设计往往为社会所忽视。我国目前有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三种养老模式,但这三种模式在中国适用都存在住宅设计不合理、忽略老年人心理特征和养老设施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因此,我国应从社区选址、住宅设计、社区环境规划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这四个方面对老年群体的居住条件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服务供需矛盾突出、设施布局规划不合理、管理运行机制不规范、优惠政策执行落实乏力等问题。随着老龄化问题日益加深,应建立健全以服务主体、设施、管理、人才队伍和政策为五大支撑的体系,更新传统养老方式,创新养老内涵,发展多方位、多层次的、满足不同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形成产业服务与个性服务、市场服务与福利服务、营利性服务与公益性服务互为补充的格局,满足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中国人口老化程度的加深,对养老设施、医疗设施的需求急剧增加。该文以中国人口老化最严重的城市上海为例,讨论未来中国老龄化社会对养老和医疗设施的实际需求。以上海人口规模预测中方案为基准,根据上海2045年10%老年人口到机构养老的政府目标,测算,上海养老机构床位数需要在2010-2020年每年要增长1.2万张、2020-2030年均增长2.7万张,2030-2040年均增长3.6万张。同时,上海现有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数量与实际需求亦相距甚远。保守估算,到2030年,上海需要的养老护理人员将超过20万人。上海老龄化程度居全国首位,并且呈现加速加深趋势,因此2010、2020及2030年养老机构所需要的资金投入预计分别为5亿元、8亿元和11亿元,2010年上海需要医生7万人以上,2020年约9万人左右,而到2030、2040年则医生需求增长到10万、11万人以上。  相似文献   

9.
按照联合国标准,中国在2000年已迈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人口多而且增长迅速,养老资金缺口极大。面对可能的养老资金缺口,文章以养老资金困境为视角,针对资金的供需两端解决养老资金问题。从资金供给角度,政府可以利用好资本市场做好养老金增值、构筑适合养老的杠杆化的商业保险和政策保险、让有劳动能力的老人能继续就业等办法增加养老资金供给;从资金需求角度,政府可以应用市场机制防止养老产品及服务出现垄断、扶持补贴智慧医院智慧社区及护理机器人应用于养老、加大打击专属养老领域的虚假广告,防止耗费老人钱财等措施来减少养老资金需求,从而缓解社会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赵霞 《新经济导刊》2023,(Z1):132-138
人口老龄化是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发达国家不断采取措施,推进老年人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应对人口结构的重大变化。我国已步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尽管老龄人口比例不及日本,但老龄人口数量已居世界首位,且少子化趋势正在加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慧养老产业尚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借鉴其思路和经验,充分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打造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及体系,积极布局服务智慧养老的数字化产品,创造养老服务的新业态、新模式,提升老龄人口数字素养,推动智慧养老成为未来的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可能不会生病,也可能不会遇到意外,但是每个人一定都会老。因此养老规划在整个人生财务规划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合理有效的养老规划,不仅可以避免老无所依,因病致贫等风险,还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优雅从容地度过金色的晚年。不管你是否承认,老龄化已悄然向我们走来。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达到2.16亿。占总人口数的16.7%。据预测。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超过4亿人,届时  相似文献   

12.
滨湖区是人口老龄化发展较早、增速较快的地区之一。根据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区总人口46.5万,60岁及以上老人已达9.65万,老龄化率达21.03%,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达11.5万,老龄化率将达22.26%。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滨湖区近年来一步一个脚印,由仅有几家养老机构,发展到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两手抓",并逐步向三级(区、街道、社区)五层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而养老服务工作仍处于建设期,与老龄化进程、社会养老需求不断增长的形势不相适应,问题亟待解决.我国现今主要以居家养老为主要的养老模式,但是由于老年人口基数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居家养老模式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近年来智慧养老——秉承互联网开放、便捷、分享的理念,让"互联网+"大数据与居家养老服务建设相融合一同打造养老服务备受瞩目.基于此,课题组对武汉市智慧养老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调研、考察等方式对武汉市智慧养老进行了数据收集,并就武汉市智慧养老建设和探索中存有的难题,如智慧养老服务的普及率较低,宣传不够,缺乏适老化设计,缺乏高端综合性人才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政府应加强宣传,制定相关政策推进智慧养老的普及工作,加强产品的适老化设计和老年人信息技术教育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孙德芳  沈山  吴越 《经济研究导刊》2012,(14):199-201,203
在对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相关概念进行阐释的基础上,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研究尺度以及配置模式、空间优化布局、规划决策支持系统和设施配置评价四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的主要内容体系进行梳理,并对其主要研究成果进行评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以老年人口消费支出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简单的两期OLG模型,选取2000年-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门槛回归模型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深入探索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险可持续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险可持续性影响存在"U"型的特点。如果老年人口消费支出高于某个临界值,老龄化对于医疗保险的可持续性具有正向影响;如果老年人口消费支出低于某个临界值,老龄化对于医疗保险的可持续性具有不利影响。临界值(门槛值)估计为老年人口消费支出占DGP的19%左右(OLS估计为18.9657%,GMM估计为19.1645%)。基于以上研究发现,本文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全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应该合理地调整我国的生育政策和退休政策、实施银色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老龄金融和老年房地产业,提高老年人口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提高我国医疗保险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基金储备不足已致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享,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基于对南充市11家营利性敬老院老人生命质量现状的调查结果,在对我国现有主要养老模式进行探讨的同时,提出从国情出发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推进"生态养老"。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老人乡村休闲养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松柏 《经济地理》2012,32(2):154-159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都市圈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季节性移居乡村休闲养老,这种发展趋势是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城市养老资源不足和乡村休闲旅游快速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两个乡村休闲养老目的地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休闲养老目的地的形成可以分为在乡村旅游发展基础上的自发模式和企业投资促成的“联众模式”两种;乡村休闲养老者群体主要是低龄老人,选择乡村休闲养老目的地时主要受目的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休闲养老配套设施、生活基础设施、管理服务和目的地形象等因素的影响。季节性移居乡村休闲养老不仅可以缓解老龄化背景下都市圈不断增大的养老压力,而且可以解决乡村休闲旅游设施淡季的闲置问题,推动乡村环境的改善,促进当地村民的就业致富和城乡文明的交融与传播。都市圈具备条件的乡村可以把满足周边城市乡村休闲养老需求作为未来经济转型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8.
按照联合国规定的国际通行标准,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日益突出的老龄化问题将对经济协调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加大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社会家庭、劳动资源以及特殊供给、社区养老等各方面压力。财税政策可以通过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加大政府扶持与鼓励社会支持、鼓励家庭化养老和完善社会化养老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为此,应遵循财政政策与税收政策相结合的原则,完善促进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满足老年人口在商品消费、收入保障、医疗保健、居家养老和福利设施等方面的客观需求。  相似文献   

19.
自2000年迈入老龄化社会之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独居老人作为老龄人口中的特殊群体,其养老问题变得日益严峻."邻里守望"助老机制是城市独居老人养老照料的辅助形式,主张邻里之间及志愿者为独居老人提供养老志愿服务.文章通过分析城市独居老人"邻里守望"助老机制发展的可行性,倡导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该养老形式.由于当前...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7,(5)
文章在分析老年人养老居住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养老模式的研究以及对中国国情的具体分析,将多种养老居住模式进行比较,从"积极老龄化"视角出发,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居家养老+社区照料"的社区养老居住模式,以及完善新型社区养老模式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