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技术创新是推进产业协同集聚发展的中坚力量,而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政府科技投入的有力支撑.基于2005—2019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政府科技投入、技术创新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科技投入直接促进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并通过影响技术创新水平间接促进了两产业协同集聚,即技术创新在政府科技投入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影响中发挥正向中介作用.因此,政府应高效分配科技投入资金,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以促进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定量分析,采用对比研究,从装备制造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增长速度、产业绩效等方面,全面研究长三角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态势及内部(两省一市)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处于快速上升期,但长三角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地位趋于下降;长三角两省一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在产业规模、经营绩效、综合竞争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分省市看,江苏和上海存在产业同构,而浙江与两地都不存在产业同构。江苏省装备制造业占有长三角两省一市一半产值左右,在江苏制造业产值中超过四成,在经营过程中,每家企业平均从业人员数量最高,自有资金水平及流动资产水平也较高,实现利润率水平最高,体现了最强的竞争力。浙江的装备制造业产值占长三角装备制造业产值的1/4,在浙江制造业产值中接近四成,在经营中,从业人员人均资产规模最高,人均产值也最高,实现了最高的产值税收贡献率,在两省一市的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中处于中间位置。上海装备制造业在长三角装备制造业产值中占1/4,在上海制造业中占近六成的产值,企业平均资产规模最高,产值销售率也最高,但是利润水平最低。分子行业利润水平看,上海的仪器仪表具有明显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永峰 《改革与战略》2008,24(11):67-69
长三角区域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如原创能力不足、企业间竞争有余而合作不足、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资源整合存在障碍等。为此,应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协作网络,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以促进长三角制造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产值增长的波动较大,增速明显下滑,并且长三角地区各省份制造业的增长态势及其规模的差异很大。该文的分析表明,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同京津冀地区相比具有一定的区域竞争优势。但是,作为长三角核心城市的上海,其制造业转型升级层次低、转型升级速度慢,与北京的差距较大。上海的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也不明显。而且长三角其他省份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势头较弱。该文对制造业地区专业化的分析表明,长三角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进入由梯度转移为主向城市功能转变为主的产业合作新阶段。但是与京津冀相比,长三角各省市制造业的专业化水平较低,各省市间制造业结构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也不及京津冀地区,无法分享伴随专业化分工协作带来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效益,不过长三角区域内各省市间形成了互补性较好的专业化优势产业发展格局。伴随着国内外经济转型的不断推进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深化,发挥好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地区专业化的双重支撑作用是长三角各省份未来协同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基地,本文以长三角制造业发展的特征性事实为基础,从动态视角分析研究2002、2006、2010年上海、浙江等地27个细分产业转移变化,建立空间计量模型,研究该区域集聚效应。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部分省市集聚水平正在降低,上海制造业向高技术含量、高创新效率方向发展,在其产业转移中,高消耗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为浙江主要承接对象,长三角存在集聚特点。最后笔者从资源配置、环境改善及产业发展调整,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教育体制改革与人才流动等方面提出促进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排头兵,推动区域制造业协同联动、优势互补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一环.本文在对苏、沪、浙、皖制造业整体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长三角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客观基础和现实羁绊,提出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7.
杜平 《科技和产业》2007,7(12):31-35,60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背景下,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技术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趋势日益明显,尤其是经济较为发达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等沿海地区。本文以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较高的沪苏浙闽鲁粤6省市为例,分析沿海发达地区制造业发展现状、趋势特征,以及6省市之间制造业结构变动的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发展,及缩小地区制造业发展差异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长三角两省一市1985-2010年生产者服务业和制造业增加值为依据,对二者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仅生产者服务业整体上对制造业具有支撑作用,而且生产者服务业内部各个行业也与制造业相互影响,但由于发展水平和行业特性不同,影响程度又有差异。并据此提出了促进长三角地区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扩大内需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体系中的核心战略之一,长三角必须改变过去三十余年对外开放所遵循的出口导向条件,其对外开放的方式转变和水平提升必须围绕扩大内需这一前提条件。扩大内需条件下长三角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意味着产业重心从制造业转移到服务业,在当地制造业全球化的基础上推动当地服务业的全球化;新条件下长三角对外开放瞄准自身的战略定位,与沿着一体化发展思路下率先实现现代化一致。高铁时代下长三角日益变平,这要求其内部城市间对外开放竞争的准则转变为在扩大内需条件下以人才建设为基础的创新能力竞争;而长三角企业要借助扩大内需机遇,实现从全球价值链参与者向国家价值链主导者的转变,实现对外开放水平的再次提升。  相似文献   

10.
振兴装备制造业,首要的是着力提高技术创新水平,而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应该成为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最终目标和努力方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从经济、技术和环境三个维度阐述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据此分析了长三角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同时依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出的“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DSR模型)建立了三维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2000-2008年长三角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脉络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自加入WTO组织以来,长三角制造业一直保持低碳化的良性发展趋势.最后根据评价研究结果结合长三角制造业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长三角城市群现代服务业一体化发展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瑞娟 《改革与战略》2009,25(6):118-121
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其发展对中国沿海经济乃至整个国家都有重大的影响。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是经济发展的趋势。目前,长三角城市群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各城市之间地区分割比较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文章探讨了长三角服务业一体化的思路和具体措施,认为:首先各地应该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其次要撤除各种行政壁垒,促进市场一体化;再次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上,各城市应该有所侧重,进行分工合作。  相似文献   

13.
周彩红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40-46
文章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对南京、上海和杭州的制造业进行比较后发现,三地的制造业竞争力都很强,而且各具特色。因此,作为长三角的中心城市,三地应该互补发展、错位竞争,以推动区域竞争力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4.
随着劳动力短缺和人口红利的消失,制造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制造业亟需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而机器人产业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通过对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在区域间合作交流、自主创新能力、“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应该在加强顶层设计,破除区域间交流壁垒,成立“政产学研用”创新联盟,以及加大关键人才引进力度和加强重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5.
裴瑜 《特区经济》2011,(4):45-46
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开发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为其交通运输发展带来各种机遇,但同时其运输需求的规模性和多样性对整个产业带来较高挑战。本文在对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现状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以促进地区综合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利  周志平 《科技和产业》2021,21(10):193-196
长三角地区是重要的经济区,随着区域协同创新的框架不断完善,对长三角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估需求愈发明显.通过选取一系列客观、可查的统计数据,并从中抽取部分指标,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能力的量化评价体系.并应用因子分析计算模型,分析长三角"三省一市"综合创新能力排名,以及不同影响因子的具体得分情况,为长三角经济中心科技创新发展提供相应量化后的数据.通过对长三角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和对比分析,促进未来长三角区域的科技创新以及技术研究成果的转化,推动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2000—2012年17个港口城市临港产业的面板数据,从空间、产业、时间三个维度,分析了三大经济圈之间及圈内临港产业集聚的动态差异,结果发现:环渤海地区唐山市的钢铁工业集聚明显,纺织服装业、石油化工业、能源产业集聚发展相对稳定;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纺织服装业、装备制造业集聚度变化差异较大,产业布局处于剧烈的调整阶段,能源产业集聚发展潜力巨大;珠三角地区临港产业集聚程度普遍较高,各城市特色产业明显,广州的食品加工业和能源产业、汕头的木材加工业集聚效应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