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提到品牌,中小企业羡慕得不得了。可一旦说要自己创个品牌,老板纷纷摇头:太奢侈,那是大企业才能搞的,我哪儿有那么多钱?其实,建设品牌是渐进的、与企业是自始至终相伴而生的。没有哪个企业做大后才说:“现在开始建品牌吧!”当年,在产量不高、名气尚无的时候,海尔抡大锤砸不合格冰箱时就已经开始做品牌了。大品牌都是从小品牌发展而来的,所以,中小企业也可以做品牌。中小企业如何才能有效地建起强势品牌呢?  相似文献   

2.
<正>"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的哲言告诉我们:一个品牌失去一个市场,被明枪射倒只是最后的结果,被暗箭击中才是失败的真正开始和原因。市场"成熟"了,但是我们把它真正做透了吗?衡量市场是否做透需要以下几个基本标准:品牌成为该区域同类产品领导品牌;销量处于该市场同类产品第一销量或第二销量;  相似文献   

3.
正有三句话适用于做一个品牌尤其是城市品牌的准则:一、没有体量,就没有亮点;二、没有整合,就没有力量;三、没有主题,就没有聚落。人就是一个品牌,城市也是一个品牌。商品要有品牌,国家也要有品牌。如何帮助传统品牌转型升级?在过去二十几年的台湾工作中,我觉得最骄傲的,不是得了非常多的国际大奖,而是  相似文献   

4.
三寿 《中国商人》2020,(1):24-24
今天我们讲私域流量和超级用户,本质上都在讲一个词"客户经营"。关于私域流量,我先回答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私域流量到底是风口还是必经之路?第二个问题:私域流量是把人拉到朋友圈、微信群,或者小程序吗?第三个问题:做私域流量到底是终点还是起点?这三个问题决定你会挖到石头还是金矿。据Quest Mobile数据显示,2019年Q2移动互联网用户净减200万。  相似文献   

5.
如何做品牌?     
一是以质量作基础。没有质量这个基础,就像在沙滩上筑高楼,筑得越高,难度越大,塌得也越快。所以企业应该抓质量、引进设备,提高工业水平和管理水平。二是要有一个营销网络。没有网络作为经济来源,品牌就不能称之为品牌。像画画的大师一样,画被搁置,没有市场、没有人去推广,就不叫品牌,真正的品牌一定要能产生价值。三是要做设计。设计是实力,做品牌必须要有自己的风格。从卖场设计,到LOGO(即商标标识)设计,还有户外广告、整体的产品风格,一定要保持一致,但款式要不断地创新。如何做品牌?@吴志泽$报喜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相似文献   

6.
品牌社群是一种新的品牌营销模式。本文通过对品牌社群相关知识和理论的探讨,结合万客会的案例阐述了品牌社群成功运作的关键因素,并用营销理论,来回答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如何创建品牌社群,二是如何维系品牌社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话郑俊怀     
我还要干10年《财经界》:伊利已经走过快速发展的10年,那么未来的10年中国乳业会是什么样的格局? 郑俊怀:未来的10年,中国的乳业在发展中可能面临着行业内的整合,整个行业会有几十家大的企业快速的发展,同时也会有众多的中小企业通过它的市场,通过它产品的差异化来维持它的生存,最后形成两个格局:一种是大品牌,做全国性的品牌;一种是中小企业做区域性的品牌,来解决它的产品的差异。当然如果既没有自己的差异,又形不成品牌的企业,可能就会在未来的10年中淘汰掉。《财经界》:伊利在未来10年中会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随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日渐提升,以省域为空间划分的旅游细分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就如何建设省域旅游品牌体系做了一些梳理,并以湖北省在旅游品牌方面的实践为例提出了一些强化旅游品牌的总结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为何辞官下海?我在经商前,15岁就当兵了,从军17年,做到团职干部,遇上中国百万大裁军,就转业到地方政府,当了两年办公室主任。这两段人生都还算成功:我做到团级职务时,不到30岁,很年轻,几十万部队当中最年轻的干部之一;到地方做官员,职务进步很快,很快做到办公室主任,但我在1988年断然辞官经商。具体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10.
正现在能被称为"全球品牌"的中国品牌很少,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个状况不久就会改变。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我认为品牌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品牌究竟如何能够实现逐年增长?2008年,我离开了宝洁这个我工作了25年的公司,试图解答这一问题。我和调研机构华通明略以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一起,从5万个品牌中找出在2001-2011这十年间资产增长速度最快的50个品牌,我称之为"斯  相似文献   

11.
《商业企业》2001,(3):36-37
“华联王震”服务品牌是经上海华联商厦开发培育,迄今已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忖卖连锁服务业态,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华联王震服务品牌为什么能迅速崛起?下面就如何遵循市场规律,把服务品牌做大做强的一些做法和体会简要回顾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语:成熟市场犹如秋季的田园挂满成熟的果实,这本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为什么诸多的成熟市场仅仅昙花一现?为什么诸多的成熟市场不是做大做强而是做死?究其原因,三个误区让其难以生存:一是对成熟市场缺少经营意识。经过诸多投入和努力没有收获或没有最大化的收获,导致企业资源的流失和浪费。二是对成熟市场的一味压榨。忽略了成熟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导致成熟市场快速衰退。三是对成熟市场是否做透没有清晰的概念。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决定了成熟市场的存亡。成熟市场如何才能做好经营?如何才能把成熟市场做透彻?  相似文献   

13.
品牌是竞争的利器,但是新创品牌怎么办?新创品牌靠什么长大?有一条成功品牌创建和发展的规律,这就是“品牌功效化”和“功效品牌化”!在成功品牌的创建和成长过程中,品牌与产品功效的关系通常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创建品牌,即品牌功效化阶段。这个阶  相似文献   

14.
国际     
米勒啤酒,兄弟相残?美国米勒啤酒的一个淡啤品牌Miller Lite销量在第二季度中下降了1.6%,这就为新上市的MillerCoors提出一个挑战:如何在保证本品牌增长的同时不损害其他的品牌,并且,更为棘手的是,如何将两个品牌都在市场上顺利推广使之能与  相似文献   

15.
对话郑俊怀     
我还要干10年 《财经界》:伊利已经走过快速发展的10年,那么未来的10年中国乳业会是什么样的格局? 郑俊怀:未来的10年,中国的乳业在发展中可能面临着行业内的整合,整个行业会有几十家大的企业快速的发展,同时也会有众多的中小企业通过它的市场,通过它产品的差异化来维持它的生存,最后形成两个格局:一种是大品牌,做全国性的品牌;一种是中小企业做区域性的品牌,来解决它的产品的差异.当然如果既没有自己的差异,又形不成品牌的企业,可能就会在未来的10年中淘汰掉.  相似文献   

16.
DS,这个雪铁龙旗下的高端品牌即将在中国正式起航,在长安标致雪铁龙,DS的渠道建设、本土化生产、营销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关于如何传播DS品牌、是否要将它与雪铁龙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却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一般来说,一个新品牌的营销首先要回答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对DS来说,它是雪铁龙旗下高端豪华品牌,它来自PSA集团、来自法国,它的目标是在全球成为豪华汽车新的选择。这样的答案似乎理所应当,尤其是对法方来讲,依托雪铁龙这个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百年品牌似乎是DS必然的选择。然而,这种看似理所应当的做法却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在欧洲,人们对DS与雪铁龙的历史渊源比较清楚,认同雪铁龙也就会认同DS。在中国,人们不仅对DS一无所知,甚至对雪铁  相似文献   

17.
夏木 《农机市场》2017,(6):21-23
正大家都知道,提高产品销量的主要有两种力量:拉力和推力!其中拉动力最强的是品牌,强势的品牌对终端销售形成强大的拉力,整个供应链都会受益,从制造企业到经销商几乎可以抛开烦恼,只要保证能及时供货就行了。国内农机销售中,久保田的产品就有这种神奇的拉力,做个久保田的经销商,产品销售根本就不是问题,而且还可以提前向用户收预付款,用用户的钱做生意,别提多爽了。久保田经销商每年唯一的烦恼就是  相似文献   

18.
向风 《中国广告》2004,(1):58-60
——先问您一个相信大家都会很感兴趣的问题,您当初是如何踏入广告圈的? 因为我是一个爱做白日梦的人。从小时候开始读书起,成绩单上老师评语那一栏,填的总是"该生爱做白日梦"。长大后才发现,只有在广告里才能把白日梦变成真的。——您还能记得您创作的第一个比较满意的广告吗? 我第一个自己比较满意的广告是为节水主题而做的索马里水枪的广告创意。喜欢是因为这个广告很简单,但却可以表达很深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黄朝元 《品牌》2005,(9):46-47
<正> 企业要在残酷的市场风浪中立稳脚跟,必须要不断地追求利润,惟有如此,才能留下活命!那么,单体规模小的企业该怎样甩掉追兵,逃离竞争对手攻击射程?又该如何实现品牌增值,突围而出?未来只有两种可能的抉择:一是整合资源把自己的企业运营平台做大:二是以品牌来推动企业资源  相似文献   

20.
喻晓 《品牌》2005,(9):74-74
<正>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许多专家学者言必称宝洁、麦当劳,开口闭口都是可口可乐、雀巢,这些企业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神化了。在大部分教科书中,这些企业都成了战无不胜的神兵天将。然而,真相如何呢?看了品牌专家曾朝晖所著的《跨国品牌失败案例》一书之后你就会感叹:跨国品牌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这些跨国品牌确实取得过令人称道的成就,但它们同样也犯下许多浅薄无知的错误。让我们通过《跨国品牌失败案例》一书,看一看这些商业巨头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