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非遗主题图书的译介出版是非遗“走出去”的重要路径。鉴于目前我国非遗主题图书对外译介与传播中存在出版形式和内容单一、翻译质量良莠不齐、国际传播壁垒及国际传播偏见等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应从推进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大力培养外宣翻译人才、积极构建国际话语权与始终坚持兼容并包几方面着手,突破非遗主题图书的译介出版困境,以实现非遗主题图书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2.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不能仅限于政府,要从"活态文化"层面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更好地继承传统、开拓未来。高职院校在立足地方文化建设过程中,更应该发掘自身优势,尤其是在非遗传承人培养实践中,不断拓宽与地方非遗产业的融合范围,解决非遗传承人培养难题。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地方传统手工艺行业、企业、非遗办等主体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需求,开展实地性研究,以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服务地方经济文化为使命,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模式中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构建融媒时代非遗文化的科普信息传播,以科普的方式展现非遗文化。通过对黄山毛峰制作工艺的分析,以及媒介融合+信息可视化的全新科普模式,将科技与文化有效融合,普及非物质文化知识以及制作工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地贴进普通大众的生活,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播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色彩浓厚,在我国“非遗”名录中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现代机械工艺及人们更加重视文化背后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冲击,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受到影响。本文基于岭南“非遗”概述及其特征分析,提出岭南“非遗”传播必须依托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等传播手段,深化媒体融合,打造立体化非遗传播矩阵,同时需创新思路方法,增强文化自信,实现高效化和精准化传播,弘扬岭南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带手工劳动和工匠精神基因,当前已经逐渐被融入高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中,但是劳动教育课程中却存在着“精神是精神,技能是技能”、传统技艺不能融合劳动精神等问题。技艺文化难以描述文化精神,内容文化才是引发文化精神认同和民族情感共鸣的核心要素。非遗技艺重在从“技艺文化”向“内容文化”深度转变,需要重构非遗劳动文化:从异化到人的全面发展转化;重构非遗劳动价值观:从“劳动光荣”到“劳动幸福”的劳动伦理转化;重构非遗劳动传播:从碎片化到情境化的数字化叙事转化;重构非遗劳动课程设置:从技艺传授为主到个体成长叙事为主的内容转化。  相似文献   

6.
非遗文化可分为物质产品、生产技艺、文化功能和价值观四个层面,海外孔子学院的设立和发展,可以增进所在国(地区)民众对中国非遗技艺的了解,提升其对中国非遗艺术的鉴赏水平,增强其对中国非遗价值观的认同,进而可以促进中国非遗产品的出口。选取37个样本国(地区),采用改进的贸易引力模型,根据2004—2014年的数据资料分析孔子学院对中国非遗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表明:无论是孔子学院数量,还是孔子学院影响力,都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对所在国(地区)的非遗产品出口;当所在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孔子学院对中国非遗产品出口的促进作用较强。应该更好地依托孔子学院这一文化交流平台来促进中国非遗产品的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7.
王焯 《全国商情》2011,(4):60-62
本文从旅游人类学视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出台和国家旅游局将2011年确立为"中华文化游"主题年为背景,论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区域旅游的交互关系。非遗对区域旅游的能动性是文化发展内在需求使然,也得力于政府支持和政策倾斜,原生文化资源是现代旅游产业的优势力量。同时,旅游产业之于非遗也是争议已久喜忧参半。为此,需要促动二者的和谐共生,通过处理好原生与现代化的关系,遵循市场规律,实现资源整合,协同发展,以文化强旅游,以旅游传文化,还要加强法律保护,避免非遗资源的变质或流失。  相似文献   

8.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非遗是人文湾区长远发展计划中非常重要的着力点。高校作为学术研究高地、产业发展智库、人才培养基地,具备绝佳的优势力量以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推动非遗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高校这一教育、文化高地为研究对象,利用非遗与旅游之间的天然联系,探讨非遗传承与旅游人才培养融通策略,在大湾区非遗资源调查与学生对非遗文化的感知力调查基础上,构建非遗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世界各国已经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在有序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是对传承人的保护,由于自然和社会等原因,非遗传承人正在逐渐减少,为了更好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非遗术语繁多且分散,不同类型的非遗术语各有特点。对非遗术语进行分类和把握非遗术语的特点是开展非遗术语翻译实践的前提。为有效解决中国非遗术语英译中出现的概念系统性薄弱、规范性缺失和认知效果差等问题,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需根据概念对这些术语进行分类。在概念系统内,译者可以定位术语所在概念系统的位置、明确术语的定义,从而选择合理译名。这种类型化英译策略将有益于提升中国非遗术语英译的质量,实现中国非遗跨语知识传播和话语建构。  相似文献   

11.
非遗旅游是建立在非遗资源开发基础上的文化旅游消费形式,对实现非遗价值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勾蓝瑶洗泥节为研究对象,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梳理洗泥节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分析其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冲突,并从传承人、政府部门、旅游企业、社区居民、民间组织等利益主体...  相似文献   

12.
在新时代我国十分重视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加强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文化汇聚之地,收藏了很多“非遗”文化资料,通过加强“非遗”阅读推广能够让更多学生认识“非遗”,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发扬,促使大学生成为传承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力军。高校图书馆可以采用翻转式阅读和体验式阅读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非遗”阅读推广活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传播,进而推动“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3.
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日益受到关注与重视,但仍有不少非遗文化在不断息微,面临后继无人。尽管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发非遗文化的相关课程,但社区老年教育作为区别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补充,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有着自己的使命。灰塑特色课程通过乡土课程、信息化课程、游学课程、自组学习团队四类型,开发形式多样的老年特色课程,既丰富了老年教育特色课程的多样性,还使更多人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说唱艺术最基本的基因,方言是地方文化的灵魂,是地方曲种的个性,也是非遗保护的重要内容.可基于非遗保护的理念,运用遗传学中的基因理论阐析温州鼓词的方言基因,从方言基因中最基本的构成——语音、语意出发,来解析"温州话"在温州鼓词中所呈现出来的基本样态、语音语意的特色与文化内涵,揭示其价值与作用,以更好地保护传承这一传...  相似文献   

15.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从2006年开始,我国全面启动了声势浩大的非遗保护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这个新词频频出现在我国的各类媒体上,引起了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的关注。2003年第三十二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此作出了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支撑,在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精神文化建设同样需要得到切实保障,应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价值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本文以河北省黄骅市齐家务镇麒麟舞为例,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等方法探析当地麒麟舞非遗保护现状,从人口、文化、资金、产业四个角度进行分析,指出齐家务镇麒麟舞非遗保护存在传承人主体性缺失、多元文化冲击、资金来源有限以及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因此,应立足于现实,通过奠定传承基础、增强文化认同,拓宽资金渠道及产业融合发展来有效保护非遗文化,实现非遗文化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双向融合。  相似文献   

17.
黄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面临诸多困境,如非遗项目缺少关注、非遗产品自身优势不足、非遗传承人减少及非遗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应建立健全专有的传承机制,增强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自信,丰富非遗项目与民众接触形式,着力培养新一代非遗文化传承人。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阵地,非遗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政策体系。文章收集分析2004-2021年教育部及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两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与非遗相关的政策文件,从发布时间、发布主体、文本类型三个方面阐述北京市非遗教育政策的外部特征;从供给型政策、环境型政策、需求型政策角度分析北京市非遗教育政策的工具使用特征;从政策主题、工作属性、政策连续性等方面分析政策文本内容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北京市非遗教育政策的成就和不足,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湘西旅游发展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旅游发展中得到了保护和传承。文章分析了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传承和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现有的旅游传承和开发模式,并具体提出了湘西非遗旅游传承和开发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经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在推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也为我国文博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极大的提高了我国文博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文博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不仅有利于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也是科学决策与宏观管理能力提高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为我国文博事业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