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传统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饮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译者在进行中国菜名翻译时应遵循异化的翻译策略,以充分体现中华饮食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数据驱动学习(Data-Driven Learning,DDL)在翻译专业英语教学中日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阐述翻译专业英语教学内化下DDL理念的内涵和外延,讨论翻译专业英语教学发展趋势与特色,对倡导"以数据驱动学习为推动"的翻译专业英语教学平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文化间性翻译理念对文化交际与发展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了语言的普遍论、相对论以及不同的文化翻译途径,跨文化交际在文本文化转换过程中的核心作用。论证了文化间性主义对于解读文化问题、推进“首位异化”、进而保障有效交际的现实意义。基于对跨文化身份的思考,探索了文化间性的翻译理念对于世界文化繁荣与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英语新闻翻译中对中国文化词处理的异化策略,探讨了其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文中举例说明了完全音译法、音译加解释、完全直译以及直译加解释四种异化的翻译方法,指出了这些翻译手法对中国文化词的翻译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本文的探索,旨在使英语在中国文化词的异化翻译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机电类专业英语具有不同于基础英语的特点。文章在专业英语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机电类专业英语的一些特征,并就翻译技巧作了探讨,以便于语言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专业英语的特点,为翻译和应用专业英语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文本类型学及翻译目的论要求译者选择具体翻译策略时,分析文本类型,考虑译品目的。基于这两项重要理论和对归化、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的比较,译者在翻译旅游语篇时,应注意该类语篇的信息性和感染性,恰当选择归化和(或)异化翻译方法,实现推介中国文化和吸引游客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翻译的趋势:归化走向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化与异化是两大翻译策略。翻译的发展趋势由归化逐步走向异化。异化翻译的运用对于本土文化的传播和对外来文化的理解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虽然翻译界一直存在着归化与异化的争论,但总体上归化翻译是主流。然而,文化研究的兴起打破了这一局面,在翻译研究的文化语境下,归化的翻译被认为是文化的殖民行为而受到批判,异化翻译则是对他文化的尊重并有利于文化交流而得以张扬。从文化实质而言,异化翻译的主张并非偶然,而是当代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相对主义对文化普遍主义进行抗争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所以隐喻是两个认知领域的语义互动,原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认知方式相同,隐喻就得以保全,即可采用对等翻译;认知方式不同,就存在译语隐喻的转换、异化、或消解,则须采用转换翻译、异化翻译和消解翻译。  相似文献   

10.
在跨文化翻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时空的错位,身份的错位和文化传统的错位。为有效避免错位翻译,可采用异化、异化加注、适度归化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方式,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电影翻译不仅是文字翻译,更是文化翻译,因此,要把握好异化和归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翻译不仅是跨语言的交际活动,更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针对文化色彩词语造成的翻译困难,文章从对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策略的界定出发,以实例从三方面阐述异化策略更适合用于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满足当前文化渗透和融合的需求,即:异化策略能使读者感受到异域风情,实现文化传真;能丰富译入语的语言和文化;能实现作者的异常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13.
跨文化翻译要求译语要从文化的角度准确地再现源语所要传达的意义与风格。在对该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异化和归化,语用等效等方面,本文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归化易造成文化形象的缺失和误传,障碍了文化交流。异化在翻译中对保持文化形象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翻译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翻译教学测试对于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评估起着重要作用。基于对国内翻译教学测试现状的调查,本文指出了目前大学翻译教学测试的不足,并基于翻译教学的核心培养目标——翻译能力,根据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特点,基于翻译研究学者对翻译能力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测试学的相关理论提出灵活测试方案,旨在为本科翻译课程测试提供一个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异化和归化是文化翻译研究和实践中非常重要的策略,前者主张以源语文化和原文作者为归宿,而后者则主张以译入语文化和读者为归宿。论文将以异化和归化作为理论支撑,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对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英译进行描述性研究,语言方面的分析包括人名、颜色词、拟声词等的翻译,文化方面的分析包括对特定文化词汇即对习语的处理。经分析研究认为,张爱玲在小说《金锁记》的英译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来处理其中的语言和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7.
习语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特征的载体。因此在翻译习语时应视情况而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以求把习语的真正内涵准确表达出来。文章从文化的角度出发,论述了翻译习语常见的三种译法:归化,异化,互译,同时也对习语翻译中经常出现的翻译文化陷阱问题作了一些简略论述。  相似文献   

18.
从对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翻译不同策略的比较,可见埃兹拉·庞德等的异化翻译最能体现中国古典诗歌在意象运用上的特点,因而也最能体现中国诗歌的特色.因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异化翻译,意象派找到了诗歌创作的同谋,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文化和诗歌在美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跨文化意识在翻译教学中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自不同文化的人有了越来越多交流的机会。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翻译在传递信息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翻译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已经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注意。文章对翻译教学过程中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跨文化教学的主要内容以及跨文化教学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外语教学者在翻译教学中应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通过归化、异化等翻译策略使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克服文化差异的羁绊,从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探讨了归化与异化翻译方法在习语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