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世界石化行业,一提到台湾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几乎无人不晓。今年88岁的王永庆从白手创业到主持台湾规模最大的集团;从贫穷得无立锥之地到台湾首富;从一个米店的小伙计到拥有世界华人十大富豪之一的盛名。王永庆成功的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成功六字诀”。勤“一勤天下无难事”。王永庆的这句话贯穿了他整个奋斗的人生。王永庆常说:“要常常警惕自己,稍一松懈就导致衰退,经常要有富不三代的警觉。”有了这种危机意识,他便能常常以勤俭来做事,这也是后来台塑企业一直坚持的经营理念。王永庆年幼时生活贫困,他上小学用的书包是一条粗布巾做…  相似文献   

2.
王永庆常说: "要常常警惕自己,稍一松懈就导致衰退,经常要有富不三代的警觉." "一勤天下无难事".王永庆的这句话贯穿了他整个奋斗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经营者》2006,(9)
从经营小小的米店到一个石化王国,王永庆的成功说起来是传奇却也是简单的应验了一句中国古话:心到、力到、功夫到,无所不成。按王永庆自己的信条就是“:一勤天下无难事”。  相似文献   

4.
难咽的午餐     
台湾有个王永庆,王永庆因经营台湾塑胶集团而闻名,他的一大法宝就是“午餐会报”。由王永庆亲自主持的“午餐会报”,讨论的都是各部门的经营状况和管理方面的难题,一项投资计划、一个改善经营的提案都可能是一午餐会报”的主题。按一定顺序,每个单位在开会的一个月前接到通知,对台塑的主管们来说,每次会报会都是一顿难以下咽的午餐。由于准备充分,会上主管们的汇报都很仔细,王永庆听得也仔细,问得更仔细。一次,午餐会报讨论台塑南亚公司的橡胶椅子问题。汇报者从原材料到各种费用说得头头是道,光图表就有好几页。王永庆还是不满…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华人富豪当中,台塑集团董事长、人称"塑胶大王"的王永庆是凭个人奋斗走向商业成功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台湾的"经营之神".他从白手创业到主持台湾规模最大的集团;从贫穷得无立锥之地到台湾首富;从一个米店小伙计到拥有世界华人十大富豪之一的盛名的传奇经历,成为当今中国民营企业家争相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6.
闲话“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其实,“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国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历史。比如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人贵物贱”。一次,他家的马厩失火了,他从朝廷回来急忙便问“伤着人没有?”而不是问“马怎么样了”?古代有“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在现代有台湾塑料大王王永庆重才求贤的例子。在成立台湾化学纤维公司之前,他想把山林废弃的树梢残枝,经化学处理后变成高附加值的纤维材料,但当时他自己的资金已全部投入到台塑与南亚,无力再投资设立台湾化学纤维公司。中小企业银行董事长陈逢源却独具慧眼,看好化学纤维这个项目的前景,将金融圈内很有地位…  相似文献   

7.
我觉得,一家企业在人才方面可以找到好的人,在融资方面可以找到融资的管道,那他一定不是中小企业,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但是一个企业从小慢慢开始成长,他可能要克服的就是这两个问题。台湾60年发展,前30年我们看到王永庆;后30年我们看到郭台铭。我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两个了不起的企业家如何把最有能力的人才聚集在身边。  相似文献   

8.
1917年,台湾台北县一个贫寒茶农之家出生了一个小孩,他就是王永庆,今天被誉为华人经营之神、"主宰台湾的第一大企业家"的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自小就体会到贫穷的悲哀,内心殊多感触.小学毕业后,他到嘉义当米店的小工,而后创办小米店、碾米厂、砖厂、木材厂、台塑集团等,如今名列台湾首富.王永庆是怎样取得辉煌的呢?他最近的自述,有助于我们对他作一个深入的了解.下面是他所说的几个精彩人生片断.  相似文献   

9.
美国东部时间10月15日凌晨,一位中国老人在美国辞世,这个消息冲击到了华人世界的各个角落。人们哀悼这位逝去的中国老人,他就是享年92岁的台湾著名企业家、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庆。在王永庆的家乡——台湾,各界人士和普通民众纷纷前往灵堂吊唁。台塑集团股价16日一开盘就全部跌停,集团市值一天就蒸发超过600亿元新台币,股民似乎是在用这种极其直面的方式哀悼逝去的“经营之神”。  相似文献   

10.
简原 《民营科技》2004,(4):24-25
台湾首富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早早就去做了买卖。1932年,16岁的他用父亲借来的200元钱做本金,从老家去到嘉义开了一家米店。资金很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租到一个很小的铺面。那时,小小的嘉义已有数十家米店,竞争非常激烈。他的米店开张时规模最小,年轻是他唯一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王永庆为什么还要开米店呢?  相似文献   

11.
有“经营之神”美誉的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坐拥数百亿资产,但他在生活上却崇尚节俭,从不奢靡。他在台塑顶楼开辟了一个菜园,母亲去世前,他吃的都是自己种的菜。除了商场必要的应酬外,他极少去碰山珍海味,最常吃的是台湾流行的家常饭。台湾人喝咖啡时喜欢加入奶精球,每次王永庆总要用小勺舀一些咖啡到装奶精的小盒子,将残留奶精涮出来再倒回咖啡杯中,一点也不浪费。  相似文献   

12.
一个单个的企业整合成了一个产业:一个单个的产业彻底改变了一个地区的工业。因此,台塑成了台湾企业的典范,其创始人王永庆被称为“管理之神”。那么,王永庆的核心秘诀是什么?在他以九十高龄卸任前后,他又如何“安排”台塑的未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罗文坤 《经营者》2002,(7):27-27
<正> 尊重是前提从远处讲,有"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在现代有台塑大王王永庆,他在成立台湾化学纤维公司之前,有意把山林废弃的树梢残材,经化学处理后变为高价值的纤维,而当时的资金已全部投入到台塑与南亚,再无力投资设立台湾化学纤维公司。但中小企业银行董事长陈逢源却独具慧眼,看好化学纤维的前景,果断地把金融圈里很有地位的丁瑞央介绍给王永庆,其时丁已为大同公司董事,碍于与大同的关系,他  相似文献   

14.
赵福帅 《英才》2014,(10):110-111
一生精明的他原本是要仿效洛克菲勒基金会模式,希望家族后代永不分家。 几十年来,很多企业家一直把王永庆尊为“经营之神”。他16岁时以200元经营米店起家,创立的台塑集团发展为台湾企业的王中之王。  相似文献   

15.
有“经营之神”之称的王永庆,于2008年10月15日辞世。这位92岁的老人,是台湾最富传奇色彩的创业家和企业家,他的故事经久不衰,影响了两代人,而且还会继续传诵下去。研究王永庆管理之道的书,在台湾已超过20种,而且多数书籍都登上了畅销榜。许多老板拿他作为学习的样板,许多父母则以此作为鼓励自己小孩的榜样。对每一位企业主管而言,这位经营之神留下的遗产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16.
王文祥是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次子,自己创业做得很好,但也对老爸旗下的一个公司非常感兴趣,想拥有那个公司自己干。但王永庆说:“可以卖给你,而且不能比市价低,不能因为你是我儿子,就便宜卖给你。”当时,王文祥没有那么多钱,就到银行贷款。经过几年打拼之后,有了钱还了贷款。按一般人想法,他应该恨父亲,但他没有,并且说:“现在这个公...  相似文献   

17.
向葵  CFP 《东方企业家》2006,(7):22-23
6月5日.89岁的台湾首富、被称为“经营之神”的王永庆正式从台塑集团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下。从早年经营米店,到1954年与胞弟王永在成立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历经50余载风雨之后.王永庆的台塑关系企业王国下属100多个企业,4个上市公司,业务遍及炼油、石化、塑料、纺织、纤维、电子、能源、运输、生物科技、医疗及教育等。  相似文献   

18.
面孔     
《英才》2008,(11):14-15
王永庆辞世 美国东部时间10月15日9点38分,在台湾有“经营之神”称号的台塑集团创始人、台塑前董事长王永庆因心肺衰竭,在新泽西一家医院过世,享年92岁。此次,王永庆是带着夫人和子女前往美国视察旗下的生产线和厂房。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化工行业,台塑董事长王永庆在我国台湾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他从在一家小米店当学徒做起,1954年筹资创办台塑公司,靠"坚持两权彻底分离"的管理制度,"台塑集团"发展成为台湾企业的王中之王,旗下有30多家分公司与海外公司,企业员工人数近10万人,2010年总营收约4540亿人民币,为台湾第二大民营企业。台塑集团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与王永庆善于管理  相似文献   

20.
理财     
《中国总会计师》2007,(4):78-78
王永庆:成功从一粒米开始;陈慧琳:广告挣钱欢 爱心捐款忙;个人理财六条“金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