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晓兰 《农业经济》2006,(10):67-67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增训,并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冯芸 《中国改革》2006,(9):75-76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不仅表现在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村容村貌的出新,更重要、更根本的是社会风气的好转,要有一种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有一种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也就是说,要促进农村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使好习俗、好习惯、好风尚蔚然成风,让农村的民主、文明、和谐成为一种风尚、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3.
如何才能有效动员和集聚社会各方的力量,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合力?浙江省湖州市在探索建立“党政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推进机制中,通过抓好“市校合作共建、军民共建、省部共建、村企共建”四种形式的共建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各方积极性、创造性,使建设新农村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云南力量公司是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结合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不断发展起来的大型制糖企业,公司经营效益不断提升,对促进我省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公司于2006年5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5个10户重点扶持的工业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需要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使其真正发挥主体性作用。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性,是人在实践活动中从自己的主体地位出发,以不同方式掌握客体所显现出来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在社会主义原则指导下,以确立农村劳动者主体地位为前提,以经济繁荣、政治民主、生态和谐为重要内容,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技能为目标的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虽然国家的引导及发达地区的帮助是必要的,但是这不是靠财政支持种草修路就能简单解决的问题,需要各地农民和基层政府长期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从事同类或者相关农产品经营的农民,为了维护和实现共同利益,按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按照章程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松江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03年在叶榭镇试点,并于2004年下半年全面铺开。在市、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农民的踊跃参与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迅速发展,截止2006年9月,全区已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63家,其中粮食合作社33家,蔬菜合作社10家,果业合作社7家,花卉、苗木合作社2家,畜牧业合作社2家,水产业合作社5家,农产品营销配送合作社1家,其他专业协会3家。另有25家粮食合作社正在筹备中。目前合作社人社社员有5632户,农田生产规模82025亩,合作社年农产品销售值超过5亿元,占全区农产品销售总产值的15%。  相似文献   

8.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重大步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其重点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在我国这样一个农民占多数人口的国家里,  相似文献   

9.
按照20个字的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是“五新”:生产力要达到“新水平”;农民要过上“新生活”;农村要有“新风尚”;村容要展现“新面貌”;农村发展要有“新机制”。这五个方面的“新”要求,是新农村建设的要义所在。所以,仅仅是富了还不能叫新农村,新农村包括的内容是丰富的,既有物质层面的东西,也有精神层面的东西,既有经济层面的含义,也有社会层面的含义。因此,在农村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形成知荣辱、明是非、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八荣八耻”抓住了当前人民群众普…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党中央根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不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不培养一大批新型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任务就不能完成.农民知识化是我省现代农业建设的"十化"之一.如果没有农民的知识化,新农村建设就变成了"空中楼阁".因此,农民知识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首要任务。松原市是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52%。如何千方百计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是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当务之急。一、农民收入的现状建市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农业生产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广大农民收入总体上有了较大提高。但  相似文献   

12.
何康同志主编的《中国的乡镇企业》一书中英文版相继付梓问世了,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这本书主要是由农业战线上的几位老同志撰写完成的。他们曾长期从事乡镇企业领导和管理工作,或者是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大都亲历了从社队企业的诞生到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不断壮大发展的整个过程,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又能在长期的工作中将这些经验不断升华,上升为理论认识。如今他们退而不休,不辞辛苦搜集了大量具有说服力的历史资料,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实事  相似文献   

13.
中央[2007]1号文件明确指出: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和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责任,新农村建设的着眼点与最高境界是:让农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农家之友》2007,(9S):1-1
今年以来,我区各地认真贯彻中央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开局良好。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社会事业明显加强,农业农村呈现持续发展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大改观。然而,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处在起步阶段: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总量不足,不能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普遍老化;三是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出现重复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已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大障碍。因此,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最现实的任务,也是广大农民群众最迫切的愿望。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国有13亿人口,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业和农村发展搞不上去,农民生活得不到显著改善,我们就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能实现全国的现代化。要从建  相似文献   

18.
农村是由村庄构成的,村庄是农村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广大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最终必须落实到村庄上.落实到农民生活的空间上。  相似文献   

19.
农村能让生活更美好吗?本文认为,农村也能让生活更美好,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把西部农村作为重点区域,把城乡统筹作为重要方略,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重要内容,把发展城镇化作为重要纽带,把实现农民群众利益最大化作为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当前全党农村工作的主旋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离不开广大农村和农民综合经济实力与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三农"问题的难点是农产品的流通问题,是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面临的难题和困难也在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