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成 《中关村》2008,(6):106-107
漫画是18世纪初年,产生在英国的一种作评议用的画。到20世纪初年才传来我们中国,也产生中国的漫画家。但那时报纸上很难见到漫画,只有丰子恺所作,近于国画的漫画长期流行。新中国建立后,全国报刊上才见到漫画,漫画家人数也多些了。现在最常见,流行最广的漫画,我看,就是“小丁”的了。  相似文献   

2.
缪印堂  缪萌 《中关村》2013,(5):133-133
漫画是想象的艺术 搞了一辈子漫画,为它的魅力所吸引。所折服,它成了我一生的乐趣。看一般美术多重在观其主题、构图、形态和色彩,而漫画除了欣赏以上所表现的共有元素外,它还具备着“想象”的魅力,这就不是一般非写生、临摹就能获得的了。更多地要靠画家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综合能力了。需要作者具有想象的能力,更需要他具有创新的勇气。  相似文献   

3.
苏朗 《中关村》2006,(4):118-120
上世纪末的秋天,我有幸和著名漫画家缪印堂先生同游西欧六国,在法国塞纳河的游船上,在沿着亚平宁山脉驰往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大巴上,我不断聆听着大师在人生旅程中的奋斗和追求,让我怀着对他的深深敬意感晤着漫画艺术的真谛。最近读到了五洲传播出版社由缪印堂先生著作的《我的漫画生活》一书,又让我兴奋不已,使我重温了他从艺的心迹。缪老是一位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人生很有价值且有诸多贡献的著名漫画家,他充实的一生令人仰望,令人尊敬。透过一幅幅精湛的漫作和字里行间娓娓道来的真情,我们仿佛看到一棵枝头挂满了硕果的大树,成熟的果实沉甸…  相似文献   

4.
王庸声 《中关村》2011,(12):119-119
我喜欢四格漫画是从很小的时候看王先生、老夫子、三毛开始的,当时年龄很小,看不懂其中的全部含义,吸引我的是那些夸张的人物造型和有趣的故事。就是这些小故事,给我眼前打开了一扇小小的窗户,看到了家里和学校以外的一些事情,也从中领略了漫画的可爱。从那时起,漫画情节就深深印在我的心底,伴随一生。  相似文献   

5.
晓白 《中关村》2005,(8):24-25
每一天都是新。2005年财富全球论坛带给我们的思考还没有结束,2005财富全球500强的出炉又引发了关于竞争的新话题。18家中国企业上榜,大多数中国企业排名都有所上升,这样的成绩让我们欢欣鼓舞,也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新时代竞争的激烈和残酷。  相似文献   

6.
我的生活很简单,有些时候会去下棋,偶尔会有一些人来找麻烦,但我会让他们很快离开。有人说我心高气傲,不,我只不过不愿意和别人太接近。不愿意怨恨,也不愿意感激。我有一个朋友,他说希望我能帮他完成  相似文献   

7.
我学政治     
方成 《中关村》2009,(6):116-117
新中国建立那年,我已经三十一岁,大学毕业也有七年了。我读理科,不涉及政治课,从来没谈过政治,也不懂。因为在学校里办过壁报,学会画一些有关学校生活的漫画。毕业后于四川曾在化学工业研究社工作四年。1946年,因为和女朋友分手,很苦恼不安,无心继续工作。那时日本刚失败投降,在四川可以看到上海报纸,上面有漫画发表。我决定辞职。去上海改业以漫画创作谋生。时机很巧。使我很顺利地获得在一家广告公司任绘图员。  相似文献   

8.
张颐武 《中关村》2009,(8):84-85
7月11日上午,我正坐在长沙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会场上,一条短信告知了季羡林先生去世的消息,我立即把短信给坐在我旁边的刘梦溪先生看。我们的心情都非常沉重,也有很深的感慨。二十世纪的人物已经日渐凋零,二十世纪的那些峥嵘岁月也已经成为一段历史。时光的流逝已经让二十世纪变得日渐遥远。季先生的离去,虽然让人遗憾,但毕竟他已经完美地实现了自己,也最好地展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但这意味着这个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一直以其高远的思考和纯粹的人格影响我们的人物离开了我们。  相似文献   

9.
《中关村》2003,(1):110-111
“黑白”漫画社 (BLACK&WHITE) 学校:北京理工大学性质:校级艺术类社团起点:1998年5月想法:丰富理工人课余生活、繁荣本校动漫文化规模:自1999年,相继举办了三届北京市高校漫画文化节结构:内务、组织、外联、宜创、表演(COSPLAY)等5个部门经典:COSPLAY话剧《在遇到熏之前》动向:2003年5月,黑白漫画社五周年庆典&第四届北京市高校漫画文化节“魅影”漫画社学校:北京农业学院起点:2000年10月,最初是由五个热爱漫画的女孩儿发起的想法:对漫画特别执着,并希望更多的人能和我们一起分享由  相似文献   

10.
苏朗 《中关村》2010,(9):113-113
缪印堂先生是我国资深、高产的漫画家,他从事漫画创作60多年,作品数以万计。他的漫画形式多样,涉及的领域颇广。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除了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生活的单幅漫画外。还为科普书刊、民间笑话集画了许多精彩的漫画插图。特别是他以博学的知识,勤奋的探索精神,创作了一批科学漫画。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和赞赏。  相似文献   

11.
新品推介     
《中关村》2005,(7)
夏天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天气也越来越热。在这个夏天,你是否也想采购几款最新的电子产品,为你的生活带来一丝清凉呢?请关注我们的新品推介,说不定真的会带给你意外的惊喜呢!我们欢迎读者来信。来稿请寄:zgcmagazine@vip.sina.com。  相似文献   

12.
自媒体和新媒体把所有人都摆在了一个人人平等交流的平台上,它让我们进入了平等角色的新时代。说到自媒体、新媒体、好媒体时代,我觉得能讨论这个话题本身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幸福。原来我们只能讨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再加上CCTV。今天,我们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了,这些不同的声音是自媒体和新媒体给我们带来的最好的一件事情。现在,当我们看到官方媒体说一  相似文献   

13.
赵蓓欣 《中关村》2008,(8):109-109
对我来说,绘画是一种追求,是沟通,也是一种执着。它让我和自己沟通,和被人沟通,通过它,使我更了解自己,也从作画的过程中认识了过去我不知道的或没有注意到的形形色色。  相似文献   

14.
方成 《中关村》2009,(12):112-113
我曾写过《漫画,是逼出来的》。可漫画家是怎么来的呢?从我自己的经验体会,很可能是晾出来的。所谓晾出来,就是常把画好的漫画发表出来。能在报纸刊物上发表最好,如不能,就在墙上,壁报上,或黑板报上。我原来不会画漫画,因为办壁报,不得不学着画。画了出来,登在壁报上,时间长,就渐渐学会了。  相似文献   

15.
缪印堂 《中关村》2014,(8):123-123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几代人难忘的岁月,妻离子散、天各一方,家破国将亡的痛苦成了我们挥之不去的惨痛记忆。忘记历史就是背叛,我们绝不能忘记。自漫画在中国出现,中国漫画家们就将它当作战争武器,在民族存亡的时刻,他们挺身而出,以笔为枪,创作了大量抗日救亡的漫画,像颗颗子弹射向日本军阀主义,揭露他们的凶残暴虐,鼓舞中华子孙的斗志。  相似文献   

16.
新品推介     
《中关村》2005,(8)
编辑寄语: 转眼夏天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天气也越来越热。在这个夏天,你是否也想采购几款最新的电子产品,为你的生活带来一丝清凉呢。请关注我们的新品推介,说不定真的会带给你意外的惊喜呢!我们欢迎读者来信。来稿请寄:zgcmagazine@vip.sina.com。  相似文献   

17.
新品推介     
《中关村》2005,(6)
转眼夏天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天气也越来越热。在这个夏天,你是否也想采购几款最新的电子产品,为你的生活带来一丝清凉呢。请关注我们的新品推介,说不定真的会带给你意外的惊喜呢!我们欢迎读者来信。来稿请寄:zgcmagazine@vip.sina.com。  相似文献   

18.
张俊杰 《中关村》2008,(10):130-131
我喜欢读书,尤其是读畅销书。我读的书也很杂,开卷有益,那些散发着时代新锐思想的书让我兴奋。人们受益于知识的涵养,知识的风暴在推动着时代的前进。在畅销书中,有一本书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就是徐浩然博士的《个人品牌》。中国已经进人一个个人品牌的时代,只不过人们没有自觉罢了。而浩然博士的这本书,它以创新的理论,首次在我国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并给人们带来了寻找个人品牌的路标。  相似文献   

19.
长空 我的生活很简单,有些时候会去下棋,偶尔会有一些人未找麻烦,但我会让他们很快离开.有人说我心高气傲,不,我只不过不愿意和别人太接近.不愿意怨恨,也不愿意感激.我有一个朋友,他说希望我能帮他完成件事.其实这件事对现在的我而言,做与不做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我很欣赏他的坚持,再加上,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相似文献   

20.
冯永锋 《中关村》2010,(11):28-30
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就在于自由的生长。而知识和财富,能给一个人自由生长提供无穷的动力。知识是自由的,金钱也是自由的,当自由的理想与自由的资金在社会上高频率地流转起来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一个蓬勃无限的"民营社会"正不经意间覆盖了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