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建杰  陈小平 《经济师》2007,(7):231-232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体来说普遍缺乏,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我国现行财政体制缺陷导致了县乡财政困难,这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只有深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才能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相似文献   

2.
王晔  臧日宏 《经济问题》2014,(6):107-111
我国新一轮农村改革,针对的病根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目标是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重要的推手,应完善各级政府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分工模式。选取2003~2011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一定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3.
浅析新农村建设中的财政支持与金融支持的配合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财政支持与金融支持在新农村建设中配合运用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认为财政支持是新农村建设的保障,金融支持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通过两者的有效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目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财政支持与金融支持在新农村建设中配合运用的几种具体方式,主要包括:财政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公共产品时应利用金融的方式和手段,发挥财政支持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引导作用,财政支持与金融支持相配合来共同满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农业政策性金融是财政支持与金融支持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的公共品属性决定了社会保障必须要由国家或政府统一管理,由财政承担主要的费用支出和兜底责任,但是由于政府财政职能的缺位,我国农村一直处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状态。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传统的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功能日趋弱化,以财政为主导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紧迫性日益凸显。因此,必须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中的权责划分,增加农村社会保障的合理投入,健全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率,最终构建以财政为主导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完善公共财政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以地方公共财政问题为研究基础,对当前地方公共财政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已成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最大障碍.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地方公共物品的理论框架,结合现行财政体制和农村消费主体的特点,并在一定的实证分析基础上,重新定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地方财政的地位与职能,同时提出改革途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农村体制改革的不配套、各级政府间的职权不清、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不合理等因素造成的。为了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我们必须通过进一步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积极引导民间力量,拓宽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渠道。  相似文献   

8.
农村教育发展的财政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的特征,说明教育经费短缺一直是农村教育发展的突出矛盾。要对农村教育实施财政保障,须以整顿农村教师队伍为前提,在教育观念、国民经济结构、教育结构、政府预算结构及财政体制等五个方面作战略性调整,同时制止对学生的乱收费。  相似文献   

9.
杨红 《发展研究》2003,(9):44-4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个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任务非常艰巨。各级政府应当采取切实有力的政策措施,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强有力的财政保障。本文就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应对老龄化挑战 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庞大的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不仅是一个严峻的现实经济问题,而且将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从战略上应结合中国的国情,考虑分层推进、逐步过渡,不同地区之间宜采取差别性政策。同时,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要,合理划分政府、个人(家庭)、市场等不同主体的保障责任,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创建一条新型的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之路。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转变,然而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已成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最大障碍。本文结合现行财政体制和农村消费主体的特点,并在一定的实证结论的基础上,重新定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地方财政的地位与职能,同时提出改革途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架构建设——基于发展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与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但是现有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已经不能符合农村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农村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的需要.本文首先通过对建国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体系的梳理与分析,从总量和结构两个维度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特征性事实,其次从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层面探究了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原因,最后,基于上述分析,分别提出从短期完善修正现有支农政策、中期理顺与开拓支农途径,长期实行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财政支农体系趋于完善等方法入手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应中存在的需求大于供给、财政支农体系混乱与财政支农形式单调等问题的对策体系.  相似文献   

13.
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要发挥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作用,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发展,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职能,加快城乡的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充分体现财政支农资金的公共职能。本文探析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公共财政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建设民生财政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基本要求建国以来,随着不同时期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在财政前面加的修饰词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先后出现了国家财政、吃饭财政、建设财政、公共财政等。最近几年又提出了民生财政的概念。相反在西方国家我们看不到这样的概念,财政就是财政,  相似文献   

15.
许晖  林源 《经济学家》2021,(12):22-30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财政定位的全新论断,开启了财政理论建设的新阶段.围绕这一重要阐述,学界展开了对财政概念、财政职能、财政学科属性、财政活动主体等财政基础理论的探讨,提出应以中国财政改革实践经验为路径深化对财政本质及功能的认识,并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理论体系.本文以"基础和支柱说"为基础,重点梳理了国家治理财政学、新市场财政学、公共风险财政论发展脉络,阐明了关于财政学科研究范畴及学科属性的重要观点,介绍了当前学界关于财政社会学和财政政治学的研究情况,并进行简要客观地评价.认为财政基础理论的探索还应继续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目标,提升国际视野与理论深度,建立完备的理论框架,为国家治理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财政的视角分析近些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状况以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结合财政体制的改革逐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且通过财政制度的安排尽可能地建立一个较为合理的稳定的资金供给机制,不仅保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全面建立,而且在以后的年度里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接.最终实现最低生活保障的城乡统筹。  相似文献   

17.
农村社会保障离不开财政支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我国农民负担沉重、农村集体经济弱化、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面临挑战,要求政府担当起农村社会保障主体责任。应以国家财政支持为主导,推进农村居民生活保障的社会化。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的具体实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要求,也是公共财政理论的现实运用。主张取消农业税,开征农村社会保障税,形成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主渠道;调整农村土地转让收益分配、改革耕地占用税,充实农村社会保障基金;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公共卫生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不足.而财政转移支付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但中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自身内部还存在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其在实现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大打折扣.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发挥其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终极目标,是解决中国目前三农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需要从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着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财政体制的缺陷导致县乡财政困难,这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因而需要通过财政体制改革和公共财政体制的构建,理顺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加强县乡财政的实力,使其财权与事权相统一,以发挥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省住房保障体系日趋健全,廉租房租售并举,经适房放宽保障范围,公共租赁住房被正式纳入到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