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中黑龙江省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位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在参与东北亚经贸合作过程中具备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要想把黑龙江省打造成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的主要基地,成为东北亚经济合作的中心,黑龙江省必须高度重视其在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中的战略选择。黑龙江省应转变吸引外资思维模式,借鉴并实现传统产业改造,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抓住重点合作领域,改善与提升投资环境,完善黑龙汪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城市文明开放程度,从而使黑龙江成为中国在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前沿地带。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黑龙江省的经济结构正在从资源成本型向生态效益型、从单一粗放型向复合精细型、从原生松散型向市场集约型、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先导型的方向转变,但也应看到,黑龙江省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通过分析黑龙江省所有制关系、产业结构、外贸和内贸、技术创新以及产品结构调整状况,可以发现:黑龙江省要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必须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连暇务业结构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菊 《商业时代》2008,(13):98-99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安徽省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成就,但是在优化产业结构中,资源的合理配置依然存在问题.本文就安徽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资源条件约束、资源和市场协调不合理等问题,提出开发剩余劳动力优化资源配置;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市场体制优化资源配置,发挥资源优势生产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在缓解气候、环境恶化,改善能源危机问题上表现出很强的优势。文章阐述了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并从自然资源优势、能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三方面分析了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可行性,最后提出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发挥森林碳汇潜力、调整能源结构、转变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等途径来推动黑龙江省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自然旅游资源具有数量多、品质高、生态特色鲜明、保护良好的特征,是发展旅游业的潜在资源。而黑龙江省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存在资源价值利用有限、资源品牌意识淡漠、开发力度不大等问题。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应当采取相应对策,发掘资源价值、创立资源品牌、培育产业优势、树立生态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6.
随州是一个农业大市,素有鄂北粮仓棉库之称.必须紧紧围绕两个根本性转变、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寻求独特的发展路子.这个路子就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区位优势来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经济,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来促进技术优势的发挥,以技术的进步来推动资源的开发和优势的扩大,实现由农业大市向经济强市的跨越.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重要发展战略及政策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区域发展战略一直以资源优势为依托,进行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观全区经济发展,其中存在着深层问题,经济总量偏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结构性矛盾突出;城镇化发展不合理,规模小,管理水平低;科技教育总体落后,劳动者素质不高;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文章提出,要更加注重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继续走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之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大基础设施、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力度,发展产业集群,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努力实现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由于“五大”保稳优势已所剩无几,目前产业结构已呈现不合理状态。落实“十二五”规划,黑龙江省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战略洼新兴产业。在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做好新兴产业与已有发展战略、十二五规划、优势资源产业结构调整、政府支持、激励机制、价格机制等九个方面的相互结合,使新兴产业成为全省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为增强黑龙江省发展后劲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黑龙江省经济增速放缓形势下,绥芬河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地缘优势、政策优势和累积优势,但同时也存在边境贸易发展遇阻、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全省对外开放度不高等问题。对此,黑龙江省应在建设沿边交通网络、完善贸易通道、实现口岸经济向地缘经济转型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加工制造业区位不再具有优势,资源指向型工业区位特征更加明显,工业区位要素集聚能力和内聚能力下降。这是工业区位选择由高度集中的计划控制与决策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理性决策转变的必然结果,其中区位环境是影响西部地区工业区位相对变化最为关键的因素。西部地区工业区位优化的根本路径应该是“改善两个环境,提升两种区位”,即立足西部资源条件和现有工业基础,加大环境保护与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西部工业区位硬环境;努力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同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推动加工工业区位复兴,形成一批特色工业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