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行者说过:“我们一直有诸多借口没有走向西藏,其实原因只有一个:你并不足够地向往它。”而我的西藏之行,却如中了蛊一般义无反顾。我一直想,那是一种怎样厉害的蛊术,才能让我对它的爱恋越来越深重,一年年如酒般沉淀,愈发香浓。那时我还只是个孩子,不太懂事的年纪,就那么深刻地记住了它的名字,而后便沉在这梦里,再不愿醒来。  相似文献   

2.
正无论有过多少期待,无论经受了多少考验,在时间洪流的裹挟下,我们踏入了2018年。时序交替,叹息时光匆匆之时,也总不禁回首过去的一年,回味那些曾经的瞬间,重温自己的初心,增添继续前行的动力。改变,真真切切发生在我们身边。过去的一年,十九大、新时代、共享、雄安新区、金砖国家、人工智能等流行词语真实记录了让我们难以忘怀的时事、世情、民心;过去的一年,"互联网  相似文献   

3.
新年·新貌     
没有什么能阻挡时光的脚步。2012,像一个流逝的梦,倏忽而过。这一年里,也许你的脸上有了风霜,也许青丝长出了第一根白发。容颜在时光中悄悄刻下烙印,而心灵在锤炼中历久弥坚。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八十年代初,伴随着改革开放,西藏旅游业迅速崛起,从小到大,逐步发展,成效显著。 一 西藏旅游业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一)西藏旅游业的初创阶段(1980——1984)。 1980年,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战略指引下,西藏社会主义经济出现了蓬勃生机,开始走向繁荣与振兴之路。西藏旅游业在这历史性的机遇中应运而生。当年接待海外旅游者1,059人次,是西藏和平解放到  相似文献   

5.
《西藏旅游》2014,(6):14-15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传承千年,如一颗种子的生根发芽,每个阶段都有一代代人的辛勤浇灌,直至繁衍成参天大树。食物,在中国的每一个地方,代表的不仅是温饱,还蕴含了一种记忆的传递,并被烙上深刻的地域印记。从入口的那一刻起,食物开始了从物体到记忆的奇妙旅程,最后在舌尖上勾勒出一代代人辛勤劳作的画面。岁月不停更迭,饮食的技艺也深入骨髓而代代相传。我们不能打开时光之门回望已逝的岁月,但可以从传统饮食中窥探到心心相传的五味人生。在西藏亦是如此,独特的环境使得传统藏式饮食文化一脉相承,历史的画卷借由味蕾慢慢地晕染开来。舌尖上的西藏之旅,即刻起程。  相似文献   

6.
红杏 《西藏旅游》2009,(1):107-115
佳佳两岁了。我们给她设计了一次行程:去西藏。青藏铁路线开通,坐上火车去拉萨,对我们大人来说也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从北京到拉萨的火车,行程48小时。对于一个两岁的孩子,将是一次耐力与体力的挑战;对于我们,如何带着孩子在火车上度过漫长的48小时也是一次挑战。而到西藏后,孩子会不会闹,会不会不适应,以及西藏的高海拔、低含氧的环境会不会对孩子的健康有影响,都将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就这样,我们带着佳佳,带着好奇与不安,忐忑上路了。  相似文献   

7.
曹健 《西藏旅游》2006,(3):30-33
西藏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让多少人魂牵梦饶。它有令人玄目的风景;它有让人景仰的藏传佛教;它有世人称奇的藏医藏药;它有让许多游客都恋恋不忘的藏式美食。而将藏药和藏式美食联系在一起的藏药膳又是这众多亮点中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8.
西藏旅游杂志网(网址:HTTP://www.tibetour.net/)开通已一年多了,它已成为一切热爱《西藏旅游》的读都们,与我们联系及沟通的另一个平台。关于西藏;于关《西藏旅游》;关于西藏旅游杂志网,这是我们耕耘的园地,也是我们彼此共同的话题。我们的留言簿虽然很小,但我们用它来留下属于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红杏  candy 《西藏旅游》2009,(1):120-123
青藏铁路通车近三年来,年轻人选择到西藏旅游、探险,成了一种时尚。而老人和小孩却只能对着遥远的西藏望洋兴叹吗?错!我们要告诉您的是:青藏线,不再是年轻人的天下。只要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只要从身体到心理做好准备,带着小孩和老人,来次温馨的全家进藏旅行并不是问题。如果您已经产生了带上老人和孩子去西藏的念头,那希望我们的这套攻略能帮您解决“上有老,下有小”的顾虑,促成您全家西藏之行梦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西藏地区丰富的冰雪资源自不必提,可多年来大家似乎并没有昕到多少人将滑雪跟西藏联系起来,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东北了。而对少数派来说,西藏却拥有国内罕见的观雪和滑野雪场地。  相似文献   

11.
俗人到西藏去是要有缘份的,那是海拔平均在四千米左右的地区,要冒生命危险。而到了西藏,要看到一年一次的晒佛更要有缘份。即使到了西藏,也遇到了晒佛,也未必就与佛有缘。晒佛的日子不会在报纸登广告,这事已经搞了千百年,当地的人都知道。知道的就知道了,不知道的就不会知道。和我同去的一个电视小组,整天在拉萨采访,却没有人告诉他们晒佛的事,在西藏人看来,这是一件太阳到一定时刻必要升起  相似文献   

12.
《西藏旅游》2012,(4):8-9
那些年,我们一起在西藏的日子。有人梦想开一家客栈。然后努力去实现:有人两次进西藏,一次骑行,一次徒步;有人在西藏写作,喝酒,安于做自己;有人在西藏拍最美的片子,用镜头捕捉最美的记忆。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西藏的模样。那些在西藏待过的日子,仅属于自己,存于微博中。  相似文献   

13.
《西藏旅游》2010,(5):8-14
高山、阳光、藏文化、构筑起了“世界屋脊、神奇西藏”的旅游主题。时光飞逝30载,西藏的旅游业.一次次化蛹成蝶,一次次华丽蜕变,迎来快速腾飞的今天。  相似文献   

14.
“东莞市达成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从1999年正式更名以来,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个年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十年也许并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人来说,十年的时光,可能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也许是其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段时间,足以让一个人走向成功,也足以使一个企业从默默无闻到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全国各地的读者朋友们: 《西藏旅游》杂志经过一年的调整整顿,终于复刊了。在此,我们向全国各地热爱西藏、关心《西藏旅游》杂志的读者们,向关注支持《西藏旅游》杂志的各单位、机构表示最真诚的感谢。同时,我们为杂志停刊而给你们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相似文献   

16.
2003年9月30日11时,我们的微面包车在经过一番修理保养后,带着3个对西藏情有独衷,岁月已将其划为知天命的人,从拉孜向22道班出发,走向世界屋脊重镇——阿里狮泉河镇。跨越雅鲁藏布江  相似文献   

17.
罗勇  臧跃军图 《西藏旅游》2013,(12):116-119
独特视角:牦牛眼神打动人心 每个人都有一个心中的西藏,臧跃军新出版的《行走西藏》、《高原之舟》两本摄影集,为我们敞开了一位将军的西藏视角。  相似文献   

18.
时下,收集或佩带来自青藏高原粗矿豪放而带有一点神秘色彩的藏饰品,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这种流行趋势正以其特有的方式诠释着“时尚”。古老的藏族文化,演绎出另类的饰品光泽。每一件制作精良的藏饰品里都包涵着一个神秘而动人的传说。 丹增曲培,就是这样一位深谙时尚的年轻人。他有着长期在西藏生活的经历,这些经历使他对藏文化有了更为直观、更为深刻的理解。为了让更多的人喜欢上西藏这块神奇的土地,丹增曲培开了一家藏饰店,并赋予它“唐古拉”的美名。在店内,他向大家展示了自己多年来精心收藏的精美的藏饰品。现在,“唐古拉”民族饰品已成为人们了解藏文化的一个窗口! 一起来看看关于藏饰的小知识吧!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西藏旅游》越长越漂亮了,每次在书报亭的窗口里总是显得特别出众。吴迪(南宁)谢谢你啦,吴迪。用心经营的事物总是好的,就如同你用心去看,去喜欢的这本杂志。我们将继续努力,《西藏旅游》会更加漂亮!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西藏旅游》越长越漂亮了,每次在书报亭的窗口里总是显得特别出众。 吴迪(南宁) 谢谢你啦,吴迪。用心经营的事物总是美好,就如同你用心去看,去喜欢的这本杂志。我们将继续努力,《西藏旅游》会更加漂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