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政府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民生"的部署和要求,果断实施了结构性减税。在结构性减税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用一个"减"字,而应与完善和优化税制相结合,考虑到结构性减税中的"加法"。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将积极推进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完善。  相似文献   

2.
导读     
《涉外税务》2012,(5):1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进一步实施结构性减税,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撰写的《以结构性减税为政策重点服务全局》一文,言简意赅地提出了2012年及今后几年结构性减税可考虑的政策要点。所提建议虽然简要,但均由点及面,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结构性减税政策。"选址成本节约"是一个与转让定价进而与反避税关系密切的话题。随着经  相似文献   

3.
如果不能总体减税,仅仅提结构性减税,搞所谓的"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在政府财政收入无限制,投资冲动无遏制的情形下,最终结构性减税就会被演绎成结构性增税  相似文献   

4.
顾瑞兰 《投资北京》2012,(11):32-35
"营改增"旨在从制度上解决营业税制下"道道征收,全额征税"的重复征税问题,实现增值税税制下的"环环征收、层层抵扣",更好地发挥增值税的中性作用,从而尽可能地抑制间接税对经济的扭曲效应,使税制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国际惯例。同时,"营改增"也是结构性减税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利于保持北京在现代服务业中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5.
"十三五"期间,党中央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措施,有效减轻了广大企业和居民的税费负担。站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高度做好减税降费工作,更好发挥减税降费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的作用,需要用好"互联网+"和"大数据×",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努力挖掘大数据价值,实现政策服务精准有感、政策享受高效便捷、政策效应最优释放。  相似文献   

6.
"营改增"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结构性减税的重要举措,其减税效果一直备受各方持续关注。经济下行压力与"洼地效应"一并提速了试点扩围的进程。汲取上海试点中的经验和教训,积极应对与探索"营改增"的税制改革。但是,"营改增"减税力度尚显不足,减税加力仍需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7.
邱峰 《河北金融》2012,(10):20-22,54
"营改增"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结构性减税的重头戏,其减税效果一直被各方持续关注。经济下行压力与"洼地效应"一并提速了试点扩围的进程。汲取上海试点中的经验和教训,积极应对与探索"营改增"的税制改革。但是,"营改增"减税力度尚显不足,减税加力仍需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8.
目前,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已由刺激需求逐步转为改善供给,推动产业结构的供给侧改革已成为大势所趋.结构性减税从2008年开始实施至今已成为政府调控重要抓手,通过调整不同产业间的税收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2015年10月,李克强总理强调:加大结构性减税和定向减税,为未来发展培育新动能.用政府税收减法,换取"双创"新动能加法.河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明确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到2015年末,河北省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8%.政府依赖通过调整税收政策以达到调结构、惠民生、促发展的目的,在这个调整下研究税收调整对河北省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影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结构性减税政策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实施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中的重要内容。实施结构性减税,既是我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国优化税制结构的重要途径。本文梳理了我国自2008年以来结构性减税的基本情况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价,对未来我国结构性减税政策优化的方向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以来实施的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措施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进入"十二五"发展时期,财税改革将为服务大局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盘点了2008年以来的结构性减税政策,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实施效果,并对新形势下结构性减税方案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动态     
《时代金融》2012,(19):10-11
<正>今年中国有约700种进口商品将降低关税2012年6月10日,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在"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500强企业论坛"上透露,为推动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部外贸结构性减税方案将秉承"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进一步发挥结构性减税优化经济结构的作用。在这一方案中,今年中国有约700种进口商品将降低关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6月8  相似文献   

12.
《金融发展研究》2014,(2):62-65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在拉动投资、刺激消费、扩大出口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多侧重于短期内促进经济增长,在推动税制结构调整方面成效甚微,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货币政策的调控压力。本文在梳理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基础上,分析了政策实施的积极效应、存在的“失衡”现象及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并对今后如何更好地发挥税收政策结构性调整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调整经济结构方面,财政政策优于货币政策,结构性减税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能够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基于经济结构调整的结构性减税政策的着力点应为:推行低税负的增值税制与营业税制,刺激消费需求增长;全面推行"营改增"等改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依托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三大税种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不发达地区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2008年以来实施的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措施在鼓励投资、扩大消费、促进就业、调整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11年中国进入十二五发展时期,财税改革将为服务大局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认为,应在继续优化结构性减税的同时,适时适度实施合理的结构性增税,推进税制改革完善,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5.
张斌 《涉外税务》2012,(7):8-12
本文首先辨别了减税与减税政策之间的差别,进而分析了我国结构性减税目前应有的政策定位和作为一项中长期政策的定位,认为结构性减税政策本身更多地侧重于结构调整而不是扩大总需求,因此更适合作为结构调整而不是宏观调控的工具使用,而由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长期性,结构性减税政策也应作为中长期税制改革的目标存在。  相似文献   

16.
"结构性减税"是后危机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采取的一项重大宏观调控措施。作为一项与"税改"有着密切联系的积极性财政政策,"结构性减税"的顺利实施必然在改革节奏、改革力度以及改革内容等方面对"税改"提出一系列内在的要求。然而,在实践中,我国"税改"却不能完全适应"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内在要求,存在着一系列改革不到位的问题。这严重阻碍了"结构性减税"政策的贯彻落实,亟需我们加大力度,从加快体制变革、完善体制设计、增加体制供给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深化现有的"税改"。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展史表明财富分配向个人和企业倾斜,是效率最高的配置形态。每一次成功抵御经济危机中,减税功不可没,其效果受到经济学界的公认。近年来,结构性减税一直是我国税制改革的主基调,并成为贯穿“十二五”最大、最积极的财税政策。特别是抵御国际金融危机中,结构性减税成为积极财政政策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8.
2013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指出:综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2013年新政府把国家GDP增长定为7.5%,在保持GDP稳定增长的情况下,保持结构性减税的可持续性,对保证GDP的增长传递正能量。当前,我国新一轮的组合式结构性减税措施即将陆续出台,我国的结构性减税将进入一个全新时期。文本通过对我国结构性减税含义及实行结构性减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阐述,总结了近几年我国结构性减税的总体概况,并分析了我国结构性减税的阻力,最后对如何完善我国结构性减税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结构性减税政策,自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被重点推出以来,一直饱受争议。而据最近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发布的报告称,近期是加大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最佳时期。可见,结构性减税已经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之一。本文将从什么是结构性减税、为什么要结构性减税,结构性减税怎么减等方面给出大家一个对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全面认识,并为我国结构性减税政策进一步实施提供相关的政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苏丹  姜朋 《税务研究》2013,(2):26-30
通过扩大内需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是"十二五"期间首要任务,也是中共十八大内容之一。而结构性减税则是刺激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增长的有效手段。本文从宏观税负、边际税负和税收弹性的变化分析了我国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空间,提出应进一步改革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最后指出实行结构性减税要注意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