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企业制度存在缺陷及对制度的宣传力度不够一个企业,良好运作发展的前提是健全的企业规章制度。企业制度的建立必须以求真务实为原则,并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来制订。可操作性应是制度建立之根本。将在某个企业运作良好的某种模式搬到另一个企业,可能不甚适用,因为不同企业有不同的运作方式和流程。制度的主要起草  相似文献   

2.
<正>破除零售企业信息化瓶颈的关键任于解决企业内部信息化的推进体制问题,目前很多企业还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目前,中国的零售企业对信息化的认知度、期望低都有很大的提高,而那些已经展开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零售企业正在得到实实在在的  相似文献   

3.
一般来说企业进行融资不外直接与间接上市两种基本途径,直接融资成本低、周期短、资金运用灵活,但门槛却很高,对于中国内地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获得银行贷款或通过内地证券市场融资相当困难,于是很多内地企业选择了境外风险投  相似文献   

4.
截至目前,我省共有48家企业实现海外上市,共募集资金43.5亿美元。我省企业海外融资呈以下特点:一是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苏南地区共有42家企业在海外上市,占全省海外上市企业的87.5%,其中,南京市12家,苏州市8家,无锡市16家,常州市4家,镇江市2家;苏中、苏北地区分别有3家。  相似文献   

5.
崔文官 《光彩》2011,(10):34-36
渴望IPO的企业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上市良机?乡村基董事长李红、熔安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合伙企业合伙人吴昊、纳斯达克中国区首席代表郑华、美国汉普顿投资银行总经理李统毅、上海小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孙红伟分别给我们支了几招。焦点一:上市时机如何把握问题:眼下欧美市场依旧处在动荡之中,国内资本市场的前景亦是雾里看花、不甚明朗。在这样一个扑朔迷离的大环境下,众多渴望IPO的企业,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上市良机?  相似文献   

6.
“出海抄底”的时刻到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资本国际扩张的步伐,这两年明显加快。2007年,中国金融机构和资源类企业完成了多笔令人膛目的海外收购,交易的规模和密集程度都前所未有。步入2008年,中国铝业并购力拓矿业集团,江西铜业公司与中国五矿共同收购加拿大北秘鲁铜业公司,民生银行收购美国联合银行,国开行入股英国巴克莱银行,以及还在进行中的中钢集团收购澳大利亚中西部公司……次贷危机令西方各大企业的股价出现深幅下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走出国门,抄底全球资本市场,股权投资成为他们充分利用的投资手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前景及市场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从1993年青岛啤酒在香港挂牌上市开始,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已经走过了整整16年的历程,其规模与速度都呈现出不断扩充的态势。对于诸多正处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急需资金的中国企业而言,境外证券市场吸引着众多企业的纷纷加入。但16年的境外上  相似文献   

8.
《三联竞争力》2004,(12):42-44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乃至国家成长的引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国改革探索的过程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伴随这一进程,一批中国企业也通过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市场创新实现了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9.
竞争是商战的长期主题,战斗是经理人最容易做出的选择,能否打赢是一回事,但是从来没想过"不战"。选择"联合"(联盟、合并与被收购等等)在中国经理人圈子往往被视作投降或者是怯懦。在战斗面前,股东的利益早已被遗忘,保全的是管理层所谓的面子与尊严。  相似文献   

10.
传言不断,澄清不断。几经波折,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铝)信心满满、誓言旦旦的195亿美元注资力拓集团的投资计划,随着力拓集团正式公告其董事会撤销对与中铝达成的战略合作交易协议而宣告夭折。继中海油败走尤尼科之后,中国企业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近年来我国企业大量海外上市发展的现状A H上市模式、A股和H股价差变化、境外上市公司"海归"等新动态进行了归纳和评析,以期实现我国企业融资决策的优化及境外上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条俊朗的白花狗跃上高速公路,欲穿行到对面.它看上去信心满满,因为这是它熟悉的地方.它轻巧地躲过一辆自行车,又机警地躲过一辆小汽车.对面反向道上有更多车穿行,它生出一丝恐惧,于是开始调转身体往回跑.由于太过突然,没有了先前的优雅,它慌乱地躲过一辆小车,却被突然而至的一辆大车裹挟其下.车底盘的保险杠挂了它一下,它四脚朝天地挣扎着,接着被另一辆大车吞进车下……眼看着一条鲜活的生命被吞噬,我心如绞痛,半天回不过神来.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出现了一系列有关"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的论断。在一些经济学家看来,"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就是为股东赚钱",而在一些著名学者看来"企业社会责任首先是向股东负责,其次是向员工和社区负责",也有一些著名企业家提出"发展企业就是最大的社会责任"、"转型是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的观点;其他类似"企业最大社会责任是公共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1993年7月,当第一只中国企业香港H股——青岛啤酒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时,无人能够设想11年之后,这一香港证券市场的新的交易品种会如何发展。作为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一种尝试,作为中国企业的一种新的海外融资方式,H股的发展前景当时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弹指一挥间,11过去了。在这11年中,中国内地和香港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有的社会责任专家讲,主动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与未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有着本质理念的不同。虽然我们不能仅以是否发报告来判断一个企业的理念先进与否,但对单个企业来讲,发不发社会责任报告很大程度上将成为企业发展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如果说企业发布财务报告是表明对股东和投资者有个交代的话,那么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便意味着在对股东和投资人有所交代的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