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华增 《辽宁经济》2014,(10):23-25
现阶段,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发展逐渐加速,并且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国际金融监管得到了新的发展,同时外资银行的冲击使得中国金融业与金融发展的联系更加紧密。在国际金融运行格局变化如此之大的背景下,中国要想保证国内经济平稳、可持续地发展,势必需要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同时对金融风险做出有效防范,以确保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本文通过阐述当前国际金融监管的趋势,充分结合中国的金融现状分析了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相关问题及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体制,规范金融监管机制,从而加强金融业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更应让我们反思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本文从分析次贷危机的成因入手,并指出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监管体系,但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也存在一些问题,迫切需要加以完善。本文分析了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完善我国现有金融监管体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自1996年以来,日本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使日本传统的保驾护航式的金融行政体制终于开始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入关键阶段,面临入世后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是金融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日本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经验可以为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金融监管体制是一国金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混业经营的趋势以及金融危机的发生对各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文章总结德国在金融监管体制方面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现有金融监管体制中存在的缺陷,探求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和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管凤敏 《魅力中国》2010,(23):373-373
金融监管是在金融业务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最终目的是为提供公平的竞争,保护存款人和投资人的利益,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但在各不同的历史阶段,金融监管的立法会随着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以及各国的历史现实状况有所不同,从而影响了各国金融监管的模式及其效果。本文在分析几个有代表性国家金融监管立法的发展变化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国际金融监管新发展新趋势以及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世界金融业统一监管趋势与我国金融监管效率改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等因素影响,各国竞相放松金融管制,出现了明显的混业经营趋势。为适应这一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由一个监管机构对整个金融业实施监管的统一监管模式。统一监管具有规模经济优势、节约监管成本,也能消除监管真空、避免监管套利,较好地适应混业经营状况。我国已存在较多的金融混业经营现象,目前的分业监管框架难以实施有效监管,造成了监管效率低下,需要对其加以改进,以向统一监管模式过渡。  相似文献   

8.
刘杰  李侃侃 《特区经济》2005,(8):148-149
一、金融监管体制的理论基石——金融监管体制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金融业是一种具有“社会公共属性”的产业,这一特性使得金融业不同于一般工商业,需要国家“公信权力”的特殊监管。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商品的特殊企业,金融业经营的产品——货币与社会各行业均有密切的联系。金融机构的生存基础——存款来源于广大社会公众,其资金运用如贷款、投资等又是面向社会公众。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经营行为、经营战略、经营成败对社会公众将产生直接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货币信用制度为主体的金融机构具有极强的扩散性和渗透性功能,  相似文献   

9.
梁艳 《北方经济》2007,(12):78-79
进入我国的外资金融机构多采取混业经营模式,对我国目前的监管政策具有一定规避性,给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带来了困难。同样,我国各金融机构不断进行业务和品种创新,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业务相互融合和渗透,混业经营的趋势也逐步加强。而我国原有的以机构类型确定监管对象和领域的监管模式难以对混业经营进行有效监管,容易出现监管真空。  相似文献   

10.
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让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这个昔日为很多发展中国家争相效仿、国际货币基金等国际经济组织极力推崇的监管体制典范今时今日引发了人们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金融监管主要有统一监管、分业监管、不完全统一监管三种模式。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都特别注重健全和完善本国金融监管体系,并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适应性变革。从长远看,中国应当走金融统一监管或综合监管之路,变分业监管为统一监管,建立统一监管、分工协作、伞形管理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宏观金融审慎监管、理顺协调沟通机制、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保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权益、加强国际合作是全球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趋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对外金融开放中的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的特征,指出随着对外金融开放的加深,传统意义上金融监管手段、货币政策目标以及工具都会发生变化。货币政策应该向着以市场为导向的间接货币政策框架发展,在汇率制度的选择上应该选择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3.
蔡璐 《科技和产业》2013,13(3):126-128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实例分析法和综合归纳法等,研究国际信用评级监管制度的核心价值,以及对我国相关行业的影响,并得出以下基本结论:长期以来,以美国标普、穆迪、惠誉为主的三大评级机构,它们几乎垄断了全球90%的评级业务,随着2012年世界信用评级集团的成立,有望终结国际三大信用评级的垄断,开创一个新型国际评级组织。借此机遇,我国应努力加快发展本土信用评级行业,保证事前认证制度的执行,坚守事中执业行为的规范,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金融监管国际协作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金融危机国际间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影响程度越来越深。因此,要在国际范围内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各国金融监管当局之间的协调合作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5.
刘春红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0):114-116
文章通过比较中国和德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后的监管模式、监管目标、监管方式和手段等方面,思考如何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才更适应中国金融业发展,试图从中得到启发和获得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凯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3):130-132
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是现代金融业中的两个重要概念。金融创新对金融业乃至整个经济运行机制、运行方式和运行效率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挑战。金融监管是金融创新的诱发因素之一,但又从根本上规定了金融创新的基本范围、速度,决定了金融创新是否在健康的轨道上进行。文章讨论了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二者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8世纪到现在,有过各种各样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由于各国经济实力不平均,各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不同,不同国家的货币具有不同的能量,类似一个太阳系,当今美元是主导货币,其他国家的货币是围绕美元的“行星”,这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太阳系”模式。这个太阳系不断地快速变化,每一个时代图像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8.
监管环境已日趋成为考察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的核心指标,而监管环境的优劣取决于金融中心的监管艺术.同为全球两个顶级国际金融中心,伦敦和纽约却有截然不同的监管艺术和监管文化.本文总结了监管艺术和监管文化给伦敦和纽约在发展历程中带来的经验和教训,结合上海在金融监管所中面临的难题,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提高上海的金融监管艺术、优化上海监管环境的对策建议,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9.
金融传染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萍 《理论观察》2002,(4):119-123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爆发的金融危机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传染性 ,金融传染成为金融危机的主要特征。金融传染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资者信息的不对称和金融市场流动性的限制。金融传染国家的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是导致金融传染的根本原因 ,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加剧了金融传染的可能性。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努力可能为将来防御金融传染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recent trends and determinants in the architectures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focused on the authorities design. We propose a path dependence approach to study the single authority versus multi-authority dilemma, considering the level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consolidation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In particular, in a movement towards full consolidation in supervision, one can think of two sharp alternatives: a monopolist central bank or a pure single financial authority. Given that the degree of supervision consolidation seems to be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central bank involvement in supervision itself, the paper sheds light on the possible explanation of this trade-off. The trade off is tested using Probit techniques with a sample of 68 countries. JEL Classification Numbers: E58, G20, G38, L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