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临床药师在开展药学服务时除了自身的一些努力外,还需要相关规章制度的配合,本文就此谈了一些的看法,以期同行与探讨指正。传统观念上医、药分家,这个观念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更是存在的很普遍,久而久之,医生认为临床治疗就是自己的领域,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前后两年的用药改善情况。方法选取1 000份医嘱,比较医嘱中不合理用药、重复给药、无适应证给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追踪对应患者的药物费用、抗菌药费用、住院时间、服药依从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一步探讨最优干预办法,并选取干预后的1 000份医嘱对以上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实施药学干预后,不合理医嘱、重复给药、无适应证给药等情况明显减少;抗菌药使用量大大减少;患者医疗费用减少,病程缩短;患者服药依从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临床用药,可明显降低用药不合理现象的发生,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用药情况,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患者的病死率,同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逐步改革,药学服务理念的不断更新,药师的工作重点已逐步从药品供应转向临床服务。现阶段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开展深入临床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1]。药师深入临床参与到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临床用药中所存在的问题,缩短患者的治疗疗程,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及治愈率,是临床药学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国家医药卫生医药体制的不断改革,促使临床药学在医院药学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作为临床药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和临床科学用药的基础,执业药师因掌握着全面的药学知识,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在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面的突出作用同样至关重要,因此深入分析执业药师在临床药学中的积极作用是当前医药界最为关注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5.
加强住院患者的临床药学服务有利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我院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师在深入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对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肿瘤科患者开展药学监护的体会。方法通过参加临床药师培训学习摸索一定的工作思路和技巧,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的积累和完善。结果与结论肿瘤科临床药师需从疗效监护、不良反应监护、执行情况监护等方面入手,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药学监护服务。将临床知识和药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临床药师的临床药学思路,才能更好地开展药学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学治疗的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医院临床药学的工作重点已经从传统的药品保障供应,向临床药物服务方向转变,临床药师从传统窗口服务向专业化药学指导服务转变。本文对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重要性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1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以用药者为中心\"是药学服务的核心理念,为用药者提供适合的药品和药学知识是药学服务的基本要求,在这其中,药师的自身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对药学服务的高低起着尤为重要的影响。就目前来看,我国的药学服务和药师素质还存在较多问题和不足之处,该问题影响药学服务水平的提高和用药者对药剂师的信心。本文就我国药学服务和药师素质的现状展开一个浅要的分析,并就其中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使我国的药学事业可以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工作实践中寻找药学监护服务的切入点及着力点。方法临床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特长,结合心血管内科临床路径、思维及临床工作实践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结果与结论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师应熟悉心血管内科专科特点,可先从患者入手开展用药监护与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也可从非本专科用药、药物与药物、药物与食物间相互作用;从剂型与疗效、体内药代动力学、药剂学、药物化学等方面入手、开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实行药学监护的路径与方法。方法将2010年3月~2012年6月呼吸内科收治的206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26%)明显高于对照组(79.61%),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07%)明显高于观察组(8.74%),差异显著(P<0.01)。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用药的实践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用药有效性、安全性,还能充分实现临床药师的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病人2009年上、下半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特点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从微机管理系统中随机调取3月3日和9月1日两日住院病人的用药情况,分析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联合用药、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等。结果: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主要以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为主,联合用药主要以单一品种用药为主。结论: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仍存在不合理使用的问题,医院应采取措施加强监管,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2.
虽然药物经济学发展多年,临床药师进入临床数年,但是两者在合理用药,筛选治疗方案当中都没能发挥协同作用,本文通过探讨药物经济学和临床药师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两者的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DEA分析发现我国药品流通企业目前并不具备明显的规模效率,低集中度有其阶段必然性,这一发现为中小药品流通企业的生存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我国当前的现实选择应首先培育长尾市场结构,并逐步提高集中度,最终实现短尾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强化医院药事管理职能,督导临床合理用药,建立合理用药考核机制。有效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完善药事管理组织和制度,将工作重点从监管药品质量转移到药物治疗的合理应用中,通过开展临床合理用药督导工作,健全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考核机制、指导并干预临床合理用药。结果药占比从2009年的44.8%下降至2013年的32.8%,低于"二甲"医院平均水平。3年来,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15.9%,病原学送检率上升15.2%。结论临床用药情况有序可控,有效遏制了药品的不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卫生保健状况最大的变化就是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原来占主导地位的传染病逐渐被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取代。而糖尿病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在许多国家已成为致残、致死并导致医疗费用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在综合国内外发表的主要研究文献基础上,探讨影响糖尿病治疗费用的因素,为控制和降低糖尿病的治疗费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并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概述了药物经济学常用模型在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使用方法 与范围;简述了药物经济学在临床路径的制定与管理中的应用;阐述了药物经济学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探讨了药物经济学在临床药物治疗学中的应用,为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提供参考,为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案例与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加强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惠州市中医医院2014年通过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管理平台报告ADR监测网的106例ADR报告,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物联用情况、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106例ADR报告中,患者年龄最小3岁,最大85岁,其中以大于50岁的患者居多,共57例,占53.7%;发生ADR患者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涉及药品共9类,以使用抗感染药品出现ADR最多见,中药制剂次之;两药联用最多见,占51.9%;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伤为主,共27例,占25.5%;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次之;治疗后56例患者治愈,50例好转。结论由于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存在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因此临床需提高对ADR的重视程度,加强对ADR的监测与报告,减少ADR的发生,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的处方,从中筛选出含有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8 208张门诊处方中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有5 005张,占总处方数的17.7%。抗高血压药物在门诊使用较多,钙通道拮抗药(CCB)使用率最高,处方中抗高血压药物多为联合用药。结论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基本合理,大多为联合用药,但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甲医院碳青霉烯类药物用药合理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使用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厄他培南的全部出院患者469份病历,并按照国家卫健委于2018年9月18日印发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细则》(国卫办医函〔2018〕822号附件2)及相关指南等,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469例患者中,用药前微生物送检率81.88%,根据评价细则的评分标准扣分,用药合理性总体评价平均得分87.65分。结论某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仍需进一步提高临床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分泌科接收的短期胰岛素泵治疗患者60例,依照患病时间将其划分成3组,对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一组患者的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患者;一组患者的血糖标准差、胰岛素用量、达标时间等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低血糖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短期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短期疾病能够降低患者血糖的波动,提高血糖的达标率,缩减治疗时间,同时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