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自然资源经济评价的理论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资源指自然界中存在的有用自然物。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的物质与能力,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气候、生物、水、土地和矿产等五大资源。根据自然资源天然来源的双重性质和经济用途分为农业用资源和工业用资源两大类;按自然资源的增值性能,分为:耗竭性自然资源、可再生自然资源、相对(不完全)可再生自然资源。并且对自然资源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农业(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经济价值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
一、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无论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还是追随发达国家进行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都采取了所谓"增长优先"(growth first)的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是加速经济增长,是大规模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它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自然资源的逐渐耗竭、各种有害物质的无限制产生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  相似文献   

3.
<正>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利用资源的每一次进步,都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资源对经济发展也有很强的约束作用,资源的承载能力制约着经济增长的速度、结构和方式。上个世纪的100年里,拥有世界15%人口的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化,但与此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和矿产资源。进入新世纪后,一些发展中国家将陆续步入工业化加速阶段,资源消耗强度会明显加大。全球的资源供应以及与此相关的安全问题,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应对。  相似文献   

4.
递耗资产是指通过采掘、采伐、使用而逐渐耗竭,以致无法恢复或难以恢复,且无法更新或无法按原样重置的自然资源,又称消耗性资产,如矿产资源、石油资源、天然气资源、天然林资源等。  相似文献   

5.
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针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行研究,将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发现引入到最优耗竭理论,建立了矿产资源最优利用模型,获得了资源最优利用条件,以期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利用资源的每一次进步,都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资源对经济发展也有很强的约束作用,资源的承载能力制约着经济增长的速度、结构和方式。上个世纪的100年里,拥有世界15%人口的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化,但与此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和矿产资源。进入新世纪后,一些发展中国家将陆续步入工业化加速阶段,资源消耗强度会明显加大。全球的资源供应以及与此相关的安全问题,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应对。多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资源开发。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有…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这种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它已经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研究找到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方法,进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有鉴于此,本研究利用GIS分析方法对区域土地资源的土地利用评价,以黑龙江农垦总局绥化分局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可持续利用的探讨,为土地部门的土地开发利用规划提供了参考,以促进绥化分局地区的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为解决土地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以资源浪费、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是不可持续的.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城市化是工业化的栽体,中国工业化的现状必定会影响到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亦决定中国城市化是否是可持续的.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解决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既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又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之路.形成节约、环保、文明意识,不断进行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战略是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传统上分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三大类。自然资源通常分为可再生资源及不可再生资源两类。资源型产业一般界定为从事不可再生资源开发的产业,而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发展起来的城市,资源型产业在城市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
<正>资源支撑型产业群顾名思义就是指依靠“当地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也可以叫做资源型产业群。在早期的研究中,常把资源支撑型产业群限定在依托当地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而成长起来的集群,例如杨伟民、秦志宏指出资源型产业是相对于劳动密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等产业,立足自然资源(主要是地下的矿产资源和地上的动植物资源)优势,依赖自然资源消耗来实现成长的产业类型。而资源型产业集群就是以自然资源开发和加工产业为主导的,由众多相互联系的企业(或机构)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内聚集而形成的经济群落。李瑞丽、陈志华同样指出资源型产业集群是基于自然资源的基础发展起来的,并且指出集群内单一的产业结构仅存在简单的供应链形式。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技术开发》2015,(2):149-150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比如:能源、水、土地、原材料等,这些自然资源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但我国的目前现状很不乐观——多种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资源供给不足是其主要的制约因素,所以创造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在交通建设方面,需要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占用耕地面积、在运输方面消耗大量的能源。根据我国国情,更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创造资源节约型交通发展,实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浅谈我国能源审计在企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在工业化过程中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及无止境的消耗、浪费能源,企业应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想要指出我国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下能源审计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认为我国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建立能源审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我国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也是资源消耗数量大、强度高的时期。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靠大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来维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是难以为继、无法持续的。所以迫切需要构建科学的、有效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着力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我国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也是资源消耗数量大、强度高的时期。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靠大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来维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是难以为继、无法持续的。所以迫切需要构建科学的、有效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着力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对自然资源投入的需求,其中的重要部分就包括了对不可再生资源(NRR)的需求,即对原油和矿产品的需求.原油和矿产品是工业发展的基础,不可再生资源不断的投入到重工业品、基本生活用品和轻工业品的生产过程中.随着这些资源的不断开采,矿产资源逐渐消耗,甚至枯竭.由于原油和矿产品是不可再生的,如果不进行必要、适宜的保护,将无法保证其可持续性使用,最终将导致资源储量被完全耗尽,损害人类后代的根本利益.因而与之相对的矿产开发政策也应该是资源节约型的.  相似文献   

16.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比如:能源、水、土地、原材料等,这些自然资源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但我国的目前现状很不乐观———多种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资源供给不足是其主要的制约因素,所以创造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在交通建设方面,需要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占用耕地面积、在运输方面消耗大量的能源。根据我国国情,更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创造资源节约型交通发展,实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发展资源节约型制造业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必由之路。如何衡量资源节约型制造业,如何将制造业各部门的资源节约程度及影响因素量化出来,逐渐成为理论与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Pearce等人1993年运用Harkwiek准则,即自然资源中获取的租金重新投入到人造资本中,以保持总资本总量不下降,提出弱持续性概念和衡量方法。生态经济学家Rees(1996)提出以生态占用来衡量对资源的消耗程度。我国  相似文献   

18.
工业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占主导地位的过程.作为一个必须的历史阶段,工业化不可逾越.传统工业化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削减就业岗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为代价,而且为期漫长.克服传统工业化弊端,加速工业化进程,就必须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县域推进新型工业化,要避免四个误区.  相似文献   

19.
一、征收环境税的意义环境税是按其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和对环境的污染破坏程度,对一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环境容量资源)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征收或减免的一种税收,主要包括对环境污染和破坏较严重的产品征的消费税、资源税、污染税和准环境税,如保护环境排污费、补偿费(生态环境补偿费、育林费)开发使用费(水资源费、土地使用费)等。征收环境税的意义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们人类自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就快速发展起来。我们知道,工业经济的发展大都是以消耗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发展,如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因此,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消耗的大量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同时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大量的破坏,对大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如城市中常常下起酸雨、雾霾等,严重影响了我们人类的正常生活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知识经济发展时代的到来,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呼声越来越大,并且逐步落实于实践,其中就包括对大气污染的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