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近年来顺德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基本情况   顺德作为位于珠三角核心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始终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关键在于顺德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步伐.2004年,顺德实现本地生产总值601.0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507.2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561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111亿美元,各项税收(包括海关代征税收)合计106.94亿元,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32.2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2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45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683亿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顺德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基本情况顺德作为位于珠三角核心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始终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关键在于顺德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步伐。2004年,顺德实现本地生产总值601.0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507.2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561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111亿美元,各项税收(包括海关代征税收)合计106.94亿元,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32.2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2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45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683亿元。通过抢抓机遇、转  相似文献   

3.
1998年龙门镇在安溪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立足镇情,开拓进取,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有力地促进全镇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199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可达4.27亿元。比上年增长35.99%,其中企业总产值3.86亿元,比上年增长 39.85%,农业总产值 4100万元,比上年增长7.98%,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3250元,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优化环境强化招商 龙门镇党委、政府始终把促进企业发展作为农村工作的主轴抓紧抓好,确定了“优化环境、强化招商、培育骨干、规划发展”的工作思想…  相似文献   

4.
《经济前沿》2006,(2):146-147
改革开放以来,横岗坚持按照“经济奠基、规划先行、文化引路、以人为本、管理为重”的思路开展工作,三个文明建设持续协调快速发展,呈现了“政通人和、经济发达、文化繁荣、道德良好、环境优美”的新气象。2004年,全横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38亿元,工业总产值105.88亿元,财政收入2.92亿元,完成税收总额7.58亿元,街道集体总收入12.05亿元,  相似文献   

5.
衢州元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是浙江元立集团在衢州成立的金属制品母材生产企业。在全球金融危机、钢铁行业不景气的形势下,公司依靠循环经济走创新之路,取得了喜人的业绩。2009年,公司销售94亿元,上缴税收6.4亿元,分别占整个衢州市工业总产值和税收总收入的10%。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已成为发展民营经济的积极领跑者。温州区域经济是典型的以民营经济作为主要增长点,在民营经济占温州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从1978年到2001年,温州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计算翻了4.8番,工业总产值按可比价计算翻了7.3番,市财政收入1978年仅为1.35亿元,2001年为95.1亿元,2002达到126.26亿元。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大冶市通过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带动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2003年,全市实现财政收入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5亿元.同比增长20.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4.6亿元,同比增长2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76  相似文献   

8.
陈铭勋 《发展研究》2001,(11):58-59
今年以来,晋江磁灶镇,按照陶瓷城发展监图,抓住经济中心不放松,致力于经济结构调整、建陶业的升级和企业的技术、市场、制度、管理创新,把握机遇,开拓奋进.上半年,该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3.397亿元,完成年计划51.93%;乡镇企业总产值26.85亿元,完成年计划51.95%;"三资"企业总产值7.5亿元,完成任务数52.26%;吸引外资641万美元,完成年计划64.1%;工商税收入库5662万元,完成任务数53.92%,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  相似文献   

9.
《经济视角》2010,(3):17-17
新年一开门.辽源经济和人气鼎盛。辽源市统计局调查数字显示:1月份.辽源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4.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1.63%。各县区产值均呈大幅度增长。龙山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9亿元,同比增长1.2倍:西安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5亿元,同比增长49.39%:东丰县实现工业总产值8.2亿元,同比增长57.17%:东辽县实现工业总产值4.5亿元,同比增长48.08%: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9亿元,同比增长10.88%.  相似文献   

10.
《经贸实践》2008,(5):49-50
建筑业一直是浙江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6年,我省建筑业总产值首次突破5000亿元,达到5655.7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高达35.7%(含房地产);同时占到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16.1%,已经连续5年位居全国首位。全省建筑企业2006年实现利税331亿元,已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一,建筑业上缴税收占全省地税收入的比例达13.8%。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地区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实力、全国一流的技术装备和科研环境,而成为我国目前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经济核心区之一。2001年京津冀地区制造企业总产值为8655.09亿元,占全国的10.0%;制造业创造利润377.8亿元,占全国的12.0%;2001年本区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90.0%,高于全国88.2%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2.
福建晋江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江作为一个县级市(泉州地区),地处福建东南沿海, 陆域面积649平方公里,总人口101.3万。在改革开放之前, 晋江是个要靠吃国家救济的穷地方。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却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后,逐步发展成为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438.9亿元,工业总产值757.14亿元,财政总收入 33.11亿元的经济强市。2004年晋江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分别位居全国百强县第18位、第  相似文献   

13.
一、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从纵向看,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取得较大进步。“九五”以来,河北省县域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2004年,河北省136个县实现生产总值5827.2亿元,占全省总产值的65.9%,是1995年2.80倍,年均增长1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364.26元,比1995年提高了1.55倍,年均增长11.33%;完成财政收入330.8亿元,占全省财政收入的42.4%,比1995年提高了3.2倍;二、三产业产值占县域经济比重由1995年的65.89%上升为78.3%。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藁城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市情,依托优势,突出特色,积极探索经济发展之路,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88.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37.3亿元,财政收入30012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6436元和3766元。  相似文献   

15.
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工业,也是永恒不衰的工业。经过多年努力,福建食品工业已形成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和烟草加工共4大类、17个分行业,55个小行业,具备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据福建省统计局统计,2004年福建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1036个,全年实现产值515.69亿元,行业利润22.22亿元,税收达到56.3g亿元,食品工业总产值占全国食品工业总产值的3.25,位居全国第十位。  相似文献   

16.
“七五”期间,闽北乡镇企业总产值以年均27.8%的速度发展。1990年底,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0.05亿元,乡镇工业总产值10.6亿元,出口交货总值9358万元,分别比1985年增长2.21倍、2.1倍、9.43倍。乡镇企业已成为闽北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解决长期困扰闽北地区,特别是闽北农村的一些严重社会问题,开拓了路子,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7.
枝城工业从解放初期的传统手工作坊起步,经过六、七十年代的“五小工业”大力建设,八、九十年代的加快发展,目前已形成建材、化工、机电、纺织、能源、轻工等骨干门类工业。199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37.52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0%,工业部门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1亿元,占全市总额的48%,提供财政收入5300万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48.2%。工业已成为枝城经济的脊梁,建材、化工、机电、纺织已成为支撑枝城工业骨架的四大支柱产业。推动枝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扬资源优势,强工业主体,立四大支柱,…  相似文献   

18.
梁欣 《广东经济》2010,(9):10-15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创办于1990年,座落于中山市东部,东临珠江口,与深圳、香港隔海相望。火炬开发区是在一片滩涂上创办起来的国家级高新区,经过20年的探索和努力,已形成七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六大工业园、五大主题产业和四大新兴产业的丁业发展格局,成为珠江口西翼重要的科技产业基地、中山经济主要的增长极。2009年,火炬开发区实现生产总值226.1亿元,工业总产值900.5亿元,税收32.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3.1亿,出口总值52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73.8亿元。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均位居全市24个镇区的首位(占全市的1/4至1/7),且增长率全部达到两位数。  相似文献   

19.
《经济视角》2009,(10):8-8
新中国成立初期,吉林省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只有煤炭、电力、林业、烟草等少数几个行业,技术装备十分落后.毫无优势可言。1949年,全省工业总产值只有3.5亿元,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也只刚刚过百亿,为113亿元。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到2007年工业总产值已突破6000亿元.2008年突破8000亿元,达到8369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74.1倍。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的高州经济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一个“以粮为纲”的纯农型经济已向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农、工、贸相结合的新型格局转化。1993年全市社会总产值(90年不变价,下同)62.1亿元,工农业总产值49.2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4.14亿元,工业总产值25.12亿元。首次实现农工比例“平分秋色”,分别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