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控制权是指控制权主体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措施获得的能够对会计活动施加影响的一种权力。会计控制权可分为会计规则制定权和会计监督权。而会计规则制定权又可划分为一般通用会计规则制定权和剩余会计规则制定权:会计监督权可划分为政府的会计监督权和企业的会计监督权。  相似文献   

2.
终极控制权和会计稳健性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我国2004-2006年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和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证实了二权分离程度与会计稳健性呈现负相关关系,但是,现金流权比例没有对会计稳健性程度产生显著影响;同时,本文深化了会计稳健性的动因解说,并为终极控制人"掏空"上市公司而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论述会计规则剩余控制权是一种经济可行地协调会计规则与会计域秩序之间冲突的工具,然后从会计规则剩余控制权角度重新定义盈余管理,并认为适当的盈余管理可以用来消除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指出治理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不但需要制定反映会计域秩序的会计规则,而且需要设计恰当的机制以保证在执行会计规则时能使会计域秩序得以再现。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论述会计规则剩余控制权是一种经济可行地协调会计规则与会计域秩序之间冲突的工具,然后从会计规则剩余控制权角度重新定义盈余管理,并认为适当的盈余管理可以用来消除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指出治理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不但需要制定反映会计域秩序的会计规则,而且需要设计恰当的机制以保证在执行会计规则时能使会计域秩序得以再现。  相似文献   

5.
会计规则作为一种规范会计行为的契约制度安排,具有不完全性。本文在分析会计规则契约性质和契约功能的基础上,分别从会计规则制定权安排、会计信息和会计规则的履行等方面探讨了会计规则对融资契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企业契约包括会计契约与使用会计契约的两类经济契约(要素交易契约和管理契约),其中会计契约是一组关于会计信息生产及其成果的契约。两类经济契约的履行就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会计契约的履行就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过程,会计契约与企业经济契约的互动和耦合关系揭示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实质。两类经济契约和会计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了会计剩余控制权——企业对会计信息生产的决策权。会计职业判断就是行使会计剩余控制权的一种会计行为:会计信息生产者基于契约有用性目标,为如实反映两类经济契约的签订和履行做出会计决策。生产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赖于企业内外部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核心是治理会计职业判断问题。  相似文献   

7.
现代产权理论在不完全合同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所有权的本质。认为,所有权就是在合同对决策权没有规定的时间和地方实施剩余控制权的权利,和在合同履行之后取得剩余收益的权利。这样定义的所有权概念,更能够展示它的丰富内涵,更容易分析它的协调和激励作用,也更便利于将它融入主流经济学框架。因此,它与其他观点有着广泛的一致性和包容性。 一、剩余控制权 现代产权理论把剩余控制权看作产权的本质。或者,干脆就将它当作所有权的定义。其理由如下,实际合同都是不完全的,那么,在未预料的,或未作描述的,或不能证实的事件与行为…  相似文献   

8.
剩余会计规则制定权,是指一般通用会计规则中未做出规定的会计事项或具有较大选择权的会计事项的处理制定权的合约安排。在实际工作中,滥用剩余会计规则制定权,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9.
马葵 《会计之友》2007,(6Z):8-9
笔者以会计本质二重性为前提。认为应该从会计域秩序与会计规则的互动关系中理解会计;在分析会计规则不完全合约性的基础上,提出会计规则剩余控制权这一概念,并重点论述会计规则剩余控制权配置与会计规则变迁的关系及会计规则制定与执行的分类治理机制.指出会计规则质的变迁有赖于会计域秩序的变化,而会计规则的规定分为规则性规定和原则性规定。  相似文献   

10.
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不同层面的企业会计规则制定权契约具有不同的参与特征,这些特征对企业会计规则制定权契约安排产生不同影响。有效的企业会计规则制定权契约安排应当以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并设计有效机制,确保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会计规则制定权的恰当行使。  相似文献   

11.
论会计规则及会计规则意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着重从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违规现象来讨论会计规则和树立会计规则意识这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认为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有没有会计规则或者懂不懂会计规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包括会计人员在内的行动者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并且能够自觉地遵守会计规则的问题。因此了解和掌握会计规则、树立会计规则意识,对于遏制会计违规的现象,培养会计人员遵守会计规则的能力和习惯,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为金字塔结构,然而金字塔顶层的终极控制权对公司的审计师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我国2011—2013年沪市和深市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终极控制权与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首先,终极控制权性质会显著影响审计师选择。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国际四大;非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非国际四大。其次,终极控制权的控制权比例会显著影响审计师选择,表现为倒U型关系。终极控制权性质为国有性质时,控制权比例与审计师选择表现为倒U型关系;为非国有性质时,控制权比例与审计师选择没有显著的关系。再次,终极控制权的现金流权比例会显著影响审计师选择,表现为倒U型关系。终极控制权性质为国有性质时,现金流权比例与审计师选择表现为倒U型关系;为非国有性质时,现金流权比例与审计师选择表现为正U型关系。最后,终极控制权两权偏离度会显著影响审计师选择。无论终极控制权的性质是国有还是非国有,现金流权比例与控制权比例偏离程度越大,上市公司越倾向于选择国际四大。  相似文献   

13.
刍论企业财务控制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财务控制权理论起源于企业契约理论,是企业控制权的理论延伸,并逐渐成为现代财务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以财务控制权概念的产生背景为出发点,主要着眼于其概念的界定,同时就与财务控制权相关的其他几个概念作了辨析,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性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王云 《财会月刊》2014,(1):45-46
在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对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要按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由此可能导致剩余股权账面价值和当期投资收益的虚高,并影响以后期间处置剩余股权时的投资收益确认。  相似文献   

15.
贾璐 《财会月刊》2007,(7):9-11
企业财务控制权理论起源于企业契约理论,是企业控制权的理论延伸,并逐渐成为现代财务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以财务控制权概念的产生背景为出发点,主要着眼于共概念的界定,同时就与财务控制权相关的其他几个概念作了辨析,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性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会计剩余控制权是会计准则留给企业规避风险的权利,在我国公司中,会计剩余控制权在股东与管理者之间进行分配,根据惩罚机制与激励机制的博弈分析,本文发现在有限期条件下,即使管理者是"诚实的"的初始概率非常小,只要股东对高质量管理服务提供的"溢价"足够高,管理者也会提供高质量的管理服务;而在无限期条件下,只有当高质量管理服务带来的"溢价"高于损害股东利益的所得时,管理者担心降低管理服务质量会损失这种溢价,他才有动力提供高质量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7.
会计剩余控制权是会计准则留给企业规避风险的权利,在我国公司中,会计剩余控制权在股东与管理者之间进行分配,根据惩罚机制与激励机制的博弈分析,本文发现在有限期条件下,即使管理者是诚实的的初始概率非常小,只要股东对高质量管理服务提供的溢价足够高,管理者也会提供高质量的管理服务;而在无限期条件下,只有当高质量管理服务带来的溢价高于损害股东利益的所得时,管理者担心降低管理服务质量会损失这种溢价,他才有动力提供高质量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8.
一、企业独立会计主管制度1.独立会计主管的任命。独立会计主管的聘用权掌握在股东大会手中,企业经营者可以提供聘用意见但无决定权。在人员选择上,最好由股东大会直接委托专业会计公司提供候选者,再由股东大会定夺。这样可以较好地做到将会计控制权从企业代理人手中转移给企业委托人,形成权力制衡,同时也避免企业外部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干预,不会对企业的自主经营产生负面作用。避免由企业经营者提名独立会计主管人选,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维护独立会计主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也可能会产生良好的市场反应。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是现代公司治理与公司金融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控制权转移定价是各方关注的焦点,而控制权溢价更是决定双方利益的关键。衡量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溢价水平,探讨什么因素对其产生影响,是研究控制权转让定价问题的基础,也为准确评估转让定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05—2010年民营上市为样本,对控股股东控制权收益的制约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控制股东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度较高,控股股东对控制权私有收益有较大的寻利动力和空间。民营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对控制权私有收益没有发挥有效监管作用。民营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提高股东大会出席率和依据公司规模提高控股股东现金流的投入比例,实现对控股股东私有收益的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