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不长的时间里,中国银行业正在经历着不断变化的竞争格局。在经营战略上。中国银行业放眼全球,加。决了国际化的步伐。在外汇业务经营上,扩大了中间业务的市场拓展——这个市场曾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提高银行业竞争力的最大障碍之一。而原有外汇产品的“同质化”使得银行加大了对外汇经营服务“差异化”的决心。毫无疑问,2008年将是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1997—2010年中国银行业规制的相关数据对中国银行业规制效果进行了系统的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市场约束、政府监管能力与资本充足率在促进中国银行业经营效率提高与降低银行业风险上不完全显著,但交互项对促进银行业经营效率提高与降低银行业风险方面存在互补或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趋势中,中国银行业不仅应认真研究如何应对世界跨国银行带来的挑战,而且更应该在总结跨国银行经营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优势,积极向海外市场发展,参与国际竞争,逐步缩小中国银行业与国际银行业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碳金融发展与中国银行业经营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经济由高碳到低碳的转型决定了中国银行业经营转型的路径选择,而碳金融业务的巨大市场空间、高成长性以及国际性则成为中国银行业经营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和保障。文章认为,中国银行业在新一轮金融格局调整中,必须适应碳经济发展,加快确立碳金融交易定价主导权,推进碳金融市场建设,构建碳金融业务创新体系,完善碳金融业务发展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5.
魏国雄 《银行家》2011,(8):46-5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银行业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机遇,在经营效益和品牌价值的提升、不良贷款率的持续下降等方面,使中国的银行业进入了全球金融业的前列,但能否在后危机时代,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经营的转型,则是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更大挑战。而中国的银行业要在经营转型的过程中应对这个挑战,当务之急是要练好内功,努力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我国加入WTO后,银行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中外资银行全面争夺中国市场的竞争正式展开.由于竞争优势上的不对称,中国银行业无疑面对强大的压力和挑战。那么,要在这种情况下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从自身的改革做起。银行再造是近20年来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在提高银行竞争力、改善经营绩效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银行业的国际化历程开始于19世纪,但一直在国际银行业市场上所占份额较少。考察澳大利亚银行业国际化的历程、区位分布、国际化动机和路径依赖,分析澳大利亚银行业国际化的成功与失败,对中国银行业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8年7月,英国《The Banker》杂志公布了本年度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展示了次贷危机后国际银行业新的变化形势。本文结合1000家大银行历史数据,分析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银行业的重要发展特征、风险因素及其内在逻辑,并分析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银行业的地位变化。当前,中国银行业发展迅速,地位仍有上升空间,若措施得当,可望在未来实现更高的崛起目标。  相似文献   

9.
2008年7月,英国《The Banker》杂志公布了本年度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展示了次贷危机后国际银行业新的变化形势。本文结合1000家大银行历史数据,分析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银行业的重要发展特征、风险因素及其内在逻辑,并分析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银行业的地位变化。当前,中国银行业发展迅速,地位仍有上升空间,若措施得当,可望在未来实现更高的崛起目标。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逐步成熟,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银行证券混业经营发展的现状,然后分析了中国银行证券混业经营的优势和劣势,最后提出加强中国银行证券混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刘旭升 《云南金融》2012,(5X):246-246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逐步成熟,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银行证券混业经营发展的现状,然后分析了中国银行证券混业经营的优势和劣势,最后提出加强中国银行证券混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外汇风险是银行业务经营中一项重要的风险。近两年来,受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影响,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持续走低,中国银行业所面临的外汇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准确计量外汇风险是真实反映银行外汇业务经营状况并有效防范外汇风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银行业:2006年回顾与2007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兆强  刘勇 《银行家》2007,(1):50-52
回眸2006年的中国银行业,首要的一个问题当然是,在WTO过渡期的最后冲刺阶段,中国的银行业如何衔枚急进、奋力冲刺?而所有的努力又都指向一个目标——中国的银行业准备好了吗?中国的银行业伴随着日益升级的“银行业是否贱卖”的争论走进了2006年。很幸运,这场争论在一年一度的“两会”后嘎然而止,中国的银行业吸取了“正”“反”双方的“营养”继续前行。引进外部战略投资者依然是中国银行业改善治理结构、提升竞争能力的一步必下之棋,但实施策略和节奏趋于审慎和稳健。事实上,受惠于“争论”的不仅是“引资”,2006年底中国政府推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也深深打上了“争论”的烙印。中国的银行业在争论面前避免了“非此即彼”的历史老路,在驾驭银行业全面开放的道路上趋于成熟,这恐怕是2006年中国银行业最值得标榜的进步。2006年,中国银行业的整体质量、运行效率和盈利能力继续沿着相好的方向演进。中行和工行两地IPO,建行收购美银亚洲;招商银行夺得中小银行海外IPO头彩;上海银行、北京银行等部分城商行迈出跨区域经营步伐;农村金融机构准入门槛降低……中国的银行业朝着多元化、市场化的标杆努力奔跑。必须看到,2006年,中国银行业的诸多问题还依然延续。中国银行业依然是一种四大行占居绝对市场优势的格局,中国银行业的运营依然靠传统的存贷款支撑,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依然偏低,中国银行业的公司治理依然是“形似”大于“神似”,农村金融的脱媒问题依然严峻……所以,我们不能说,2006年的中国银行业完美冲刺;我们也不能说,中国的银行业已为全面开放做好了充分准备。所幸的是,WTO给中国银行业回旋的余地仍不小,中国银行业依然可以掌控2007年后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的步履,中国银行业依然可以在与外资银行的正面交锋中成长壮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2004-2010平的我国银行业数据作为银行业市场竞争度的研究样本.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对中国银行业集中度分析,并且运用PR模型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最后分别考察了国有银行和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程度及其变化,以期为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银行业面临着从本土传统市场到面向全球化经营和服务的转变,形成跨境跨市场的经营格局是中国银行业继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需要中国银行业继续扩大"走出去"加"引进来"的双向开放,在与国际市场环境的交流、竞争、协作中实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自2007年开始,欧洲银行业在全球银行业的地位迅速下滑。为应对客观环境变化和自身危机的挑战,欧洲银行业启动了新一轮的经营发展转型;去杠杆化、去国际化和回归传统或核心业务。欧洲银行业经营转型的内因是危机前自我循环、过度扩张的发展模式不再具有可持续性;外因是宏观经济与金融监管环境发生了深刻转变,以及市场竞争格局的根本性转变。中国银行业应客观认识欧洲银行业回归本土的本质,抓住有利的市场环境,推进国际化进程;注重平衡扩张与收缩、专业化与综合化、杠杆化与去杠杆化的发展战略;适应客户需求与信息技术的变化,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进行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17.
李双平 《甘肃金融》2004,(11):57-59
一、银行所处的经营环境决定了必须拓宽收入渠道   从宏观金融形势看,随着中国加入WTO后银行业完全对外开放日期的临近,国内关注的焦点逐渐转移到中国银行业风险和银行业改革上.有人说,2004年将是中国银行业改革年,其实从2003年国家领导人的言论中及银监会成立后的一系列政策上就已看出未来两年将是中国银行业最不平凡的时期.   ……  相似文献   

18.
信宗 《中国外资》2012,(8):31+33
中国银行业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加入WTO和外资参股使银行业的经营发生巨大的变化,本文利用方向距离函数测算银行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本世纪末的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此起彼伏。面对全球银行业的并购浪潮,推动中国银行业的并购重组,化解银行风险,培育全能化的超级银行,成为增强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能力、适应国际银行业大变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段琳 《中国外资》2014,(3):48-49
在新的形势下,中国银行业如何深化改革、转变经营模式、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成为业界普遍关心的话题。作为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和基石,银行业是中国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引擎和稳定器。为提高银行业服务水平、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业经济体的效能、培育市场竞争力,早在十年前,中国银行业便掀起了所有制改革,由此,各种形式的股份银行以及外资银行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