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下半年以来,欧债危机持续恶化,美国经济复苏进程缓慢,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由此造成欧美国家市场需求疲软并引发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外贸发展环境趋紧,对中国外贸造成了较大负面冲击。2011年,中国外贸出口18986亿美元,增长20.3%,进口17434.6亿美元,增长24.9%,进出口增幅  相似文献   

2.
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以及近邻的东亚各国和地区相比,中国劳动生产率依然很低,产业结构也较为落后(张文忠、杨荫凯,2001)。自1992年中国对美贸易首次为顺差以来,顺差数额逐年递增。200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693.8亿美元,出口2327.0亿美元,顺差1633.2亿美元,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贸易伙伴为欧盟)。随着中美贸易额的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3.
中美贸易逆差的原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与美国的经济与贸易关系取得长足的进展。据中国商务部网站提供的数据,1979年中美贸易额为24.5亿美元,2005年中美贸易总额达2 116.3亿美元。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1 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487.3亿美元,顺差为1 147.7亿美元。根据美方统计,2005年美对华贸易逆差激增24.5%,达2 016亿美元。在中美贸易中,1979—1982年美国为顺差,1983年开始出现逆差,1996年贸易逆差达395亿美元。[1]  相似文献   

4.
自 2 0 0 1年以来 ,美元对欧元、英镑和日元等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汇价持续下跌 ,而美国经济在这段时期增长速度也是大大放慢 ,陷入衰退之中。本文分析美元贬值的原因和与美元贬值密切相关的美国经济增长趋势 ,揭示出美国经济目前存在的问题、问题的症结、未来的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 ,美国经济正处于从一个增长周期向另一个增长周期过渡的阶段 ,过渡会持续一段时期 ,这导致了美元的颓势 ,同时也表明美国经济近期复苏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5.
文化创意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作为一个新的产业概念被提出以来,得到很多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创意产业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产值,并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在一些国家增长的更快,美国为14%,英国为12%。特别是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丹麦、  相似文献   

6.
<正>次级债危机的爆发以及损失估计自2007年3月22日以来,历时一年之久的美国次级债危机牵动着全球经济神经,目前依然尚未得以有效解决。全球各大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伤。据公开数据显示,在此次事件中受损最大的瑞士银行,损失高达184亿美元,目前该银行仍持有276亿美元的次级债,并存在800亿美元的风险敞口,2007年净亏损39.8亿美元。花旗银行2007年第四季度  相似文献   

7.
动态资讯     
<正>[4月25日]美国首都华盛顿,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这次改革使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5月9日]农行将以A+H模式上市,新股发行规模约在300亿美元,其中A股约100亿美元。作为"工农中建"中最后一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IPO有望成为金融危机后全球最大的IPO。  相似文献   

8.
周建霞 《经济论坛》2006,(10):50-51
一、我国目前物流成本现状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与物流相关的年总支出为19000亿元人民币,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30%,而美日等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仅为10%。显然,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物流成本、周转速度以及产业化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服务水平和效率比较低。据测算,美国每年的经济规模为10万亿美元,如果降低1%的成本,就相当多出1000亿美元的效益。我国现在是1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如果降低1%的物流成本就等于增长了100亿美元的效益。由此,我国应积极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首先分析我国目前物流成本的现状。(一)宏观方面…  相似文献   

9.
周阳 《经济》2007,(5):31-31
中国的居民和企业正在把从美国人手中赚来的巨额财富投向欧洲. 2006年,中国对外顺差共达3805.3亿美元,同比增长28.3%.其中,对美国贸易顺差1442.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00.9亿美元;对欧盟贸易顺差903.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02.1亿美元.据美国普查局测算,中国对美国出口已经占到中国GDP总量的7%左右;稍加换算,即中国财富的大约7%是由美国人创造的.  相似文献   

10.
张画录 《经济导刊》2007,(10):41-43
国内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相继进入新经济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工业创意和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美国达14%,英国为12%,到2020年,全球创意产业创造的产值将达到8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沈刚 《经济》2011,(9):32-33
美国财政部资料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1.1598万亿美元,较4月底增持73亿美元,约占其总债务的8%。美债危机发生以后,作为持有上万亿美元美国国债的最大债权国,很多人担心我国持有的外汇资产缩水,甚至担忧由此影响  相似文献   

12.
韩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趋势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韩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的总体趋势 2003年韩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达13亿美元,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点,远远超过对美国的投资10亿美元,中国成了韩国最大的投资集中国。2002年对中国的投资达8.8亿美元,对美国的投资达5.4亿美元,对中国的投资第一  相似文献   

13.
发展网络经济已是全球共识。西方发达国家早已认识到网络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受益匪浅。譬如美国,如果我们以前将它比喻成架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的话,那么今天,美国就是一个装在网络里的国家。所谓今日美国的新经济,实则就是以Inter-net为主导的经济。即使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现实条件虽然不怎么样,同样认识到网络经济的成长性的意义。据新华社报道,拉美国家的电脑普及率和地区上网人数不但远逊于发达国家,即使和亚洲地区相比也有相当的差距,但去年拉美地区网络产业收入为44亿美元,预计2003年将达243亿美元。前不…  相似文献   

14.
《新经济》2005,(10):10
9月,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一份抽样调查显示,因为中国出口业务的坏账率高达5%,是发达国家的10到20倍,中国外贸企业每年的海外坏账正逼近3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国内国际形势也急剧变化。2005年我国吸收外资共603.25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80%以上,创历史新高;中国2004年进出口总额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国、德国之后世界第三大贸易国;2005年中国外汇储备达到8189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受到的反倾销调查一直居高不下;中国与美国的贸易顺差达到1141.97亿美元,引起了美国等国的强烈不满;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国内需求严重不足;资源耗费型产业导致环境恶化。国内国际的情况显示,中国经济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到2010年将处于什么位置呢?我们上一期已经推算,美国和日本到200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9.2万亿美元和5.5万亿美元,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为2.5-2.6万亿美元(含港澳)。根据美日等发达国家80年代以来的年均增长速度2.6%,再加上美元通胀率(大约3%),我们推算出美国到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6万亿美元,日本为9.4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建筑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晴雨表,美国建筑业的强劲增长带动着美国经济蓬勃发展.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6年美国建筑业投资高达1.2万亿美元,美国因此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06年中国建筑业投资为4000多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政治、经济利益需求中的转嫁经济问题,形成西方发达国家施压人民币升值的背景。然而,中国出口竞争力强劲的原因并不因美元贬值所致,美国对外贸易逆差剧增的原因也不在于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本身,中国更不是全球通货紧缩的始作俑者。相反,稳定的人民币有利于自由贸易、吸收外资、进而优化国际分工,同时缓解全球通缩。面对现实存在的国际金融霸权和人民币升值压力,中国应谨慎抉择,在沉着应对中加紧自身改革。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增长的最新预测 2011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根据购买力平价测算,2016年中国GDP将由2011年的11.2万亿美元(2010年按市场汇率计算约6万亿美元)升至19亿美元,而2016年美国GDP将由2011年的15.2万亿美元(2010年14.7万亿美元)增至18.8万亿美元,中国的GDP将超过美国。  相似文献   

20.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彩娟 《经济论坛》2004,(11):20-21
2003年我国GDP总量相当于1.4万多亿美元,人均约1090美元。我国下一个发展目标是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即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根据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是个重要战略新起点,因为人均GDP一旦突破1000美元大关,国民将加快走向富裕的速度,居民的消费结构将进一步转型。为了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