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岁末年初,全国各地都在陆续出台住房货币化分配的方案,鼓励职工尽快进入住房消费市场,藉此来加速房改的步伐。从已出台的政策来看,实行住房货币化分配后,职工购房的资金来源主要有职工工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和个人住房贷款。其中,住房公积金是职工收入的构成部分之一,它实际上是对以往改革方案中住房补贴办法的有效替代,是实现改住房实物分配为货币分配的有效工具,有利于提高职工工资中住房消费的含量,有利于建立住房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贵州住房分配货币改革的成本效益分析,探索西部欠发达省区怎样进行房改并实现改革成本效益最大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住房制度改革具有其科学的内容和特殊的规定,主要包括把住房的实物分配改变为货币分配和商品交换,把住房的平均主义和不合理差别分配改变为公平台理分配,把住房的单位保障改变为社会保障等。但是,房改步履维艰,严格地受制于旧的住房供应体制。所以,只有改革住房供应体制,把住房的行政性单位供应改变为市场和社会供应,才能有效地推动住房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4.
黄垚 《上海会计》2002,(9):22-23
一、住房分配货币化与住房补贴 住房分配货币化,就是把原来单位以实物形式分配给职工的住房转变为以货币形式分配给职工,由职工自己买房或租房。货币化分房是通向住房商品化的桥梁,也是我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将福利分房转为分房货币化,各地有两种主要作法:一是纳入工资,二是补贴。但都要由各地政府统一规定,不得自搞一套,因为这关系着是否会有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否保护了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 货币分房的“源头”是资金,对我国城镇职工来说,购房资金来源主要有:工资、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以及财政和单位原有住房建设资金可转化的住房补贴。住房补贴资金的来源渠道,各城市大同小异,主要是地方财政和单位原有购建房资金的划转、公房出售回收款,以及新进的成本或预算等。目前我国“房补”发放基本上有六  相似文献   

5.
货币分房是深化城镇房改的核心。货币分房的本质就是将过去由单位以实物方式分配给职工住房,转换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方式。其基本内涵包括:一是停止现行的住房实物分配,即单位不再建房、买房、分房;二是将单位原来用于建房、买房资金转化为住房补贴发放给职工;三是由职工到住房市场通过购买或租赁等方式选择自己满意的住房。但在实际运作中一些人对货币分房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步入了认识误区,必须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媒科技》2009,(12):65-65
1998年7月3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改革目标:"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发展住房金融,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7.
住房分配货币化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深化的结果,也是目前高校住房制度改革的的核心,高校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应从完善公积制度,实行市场配置住房、建全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规范房地产市场、降低商品房销售价格和规范房地产中介服务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1998年下半年,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住房货币化分配终于取代住房的实物、半实物分配。面对货币化分房,建设银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服务。  相似文献   

9.
开掘存量住房资产是贵阳市住房分配贷币化改革的核心。将存量住房资产转化为存量补贴,弥补了财政资金的不足,解决了困难企业的住房问题,带动了个人住房消费,体现了广泛的社会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10.
住房改革的润滑剂商业保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推广和探入,传统的福利分房体制将逐步转向货币分配体制.与住房相关的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镇住房不再只是国家、企业和职工之间的简单分配关系,而是出现了投资者、房产开发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及消费者等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多重而复杂的关系。风险不再仅仅由国家承担,不同和j益主体也必须承担各种住房风险。为此保险公司即可推出各种相关险种,为住房体制的改革服务。本文就住房制度改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谈点个人看法,希望能为我国加快住房制度改革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1.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构建城镇职工住房基本保障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全面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现住房分配货币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城  相似文献   

12.
关于扩大和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试图将住房公积金与住房分配货币化以及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结合在一起,建立一种全新的公积金制度,以推动住房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在加快住宅建设和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住房制度改革的预期进度和力度未能到位,商品房空置率较高,商品房隐性问题严重,住宅金融发展存在许多制约因素,物业管理矛盾较多,住宅市场机制尚待完善等。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城镇居民住房分配货币化的进程,必须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商品房价格;面向市场搞好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建设;致力于搞活二、三级住宅市场;扩大金融服务,促进住宅商品化;加强物业管理;建立、完善住宅质量保障体系;搞好房改的有关配套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关于廉租屋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进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住房制度时,必须兼顾社会公正和社会分配的平等,兼顾特困群体。廉租屋制度是解决特困君体住房问题的一项社会保障措施,具体实施时应采用货币补贴为主、实物补贴为辅的方式,才能尽可能地扩大住房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充分发挥廉租屋制度的社会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住房货币化分配方案即将在各地推开.充分认识住房货币化分配的意义,转变职工的住房分配观念是必要的。在制定住房货币化分配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和解决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住房货币化方案推出后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住房制度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实行是低租金、实物配给式的具有福利性质的住房分配制度,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部分本应用于消费(包括住房消费)的资金被集中起来用于国家建设,致使劳动力的价格长期低于其价值,工资只是以货币的形式对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部分补偿,其余代之以相对低水平的实物配给,其中包括住房分配。  相似文献   

17.
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城镇住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它有利于转变住房分配机制,将住房在实物福利分配,通过住房公积金形式逐步转变为贷币工资分配。为了加强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国家制定的住房公积金管理原则是“房委会决策,中心运作,银行专户,财政监督”。财政监督的根本目的是防止住房公积金的挪用和控制住房公积金管理成本,保证住房公积金中心运作住房公积的管理工作有序、高效。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规定: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后,财政、单位将原有住房建设资金转化为对无房和住房面积未达到规定标准的职工实行住房补贴。目前试点中有两种基本的住房补贴方式:即一次性发放的补贴方式和按月发放的补贴方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还是人均收入较低的国家,分配问题是我国的敏感问题,给公务员较高的工资或购房补贴是不现实的。借鉴日本等国为公务员提供低价租赁住房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在于对公共资源、公共产品的再分配,其分配的原则应该是有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住房公积金可以看成是法定的以货币储蓄形式向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基本住房保障资金,具有强制性、互助性的长期住房保障基金,具备了准公共物品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