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黑脊倒刺钯属鲤科、钯亚科、倒刺钯属,为中下层鱼类,具有生长快、个体大、抗病力强、食性杂、味道鲜美等特点,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欢迎,成为近年来新兴的网箱养殖品种之一,2004年在北峰过溪库区水域进行了网箱养殖黑棘倒刺钯试验。现将网箱养殖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倒刺鲃,地方名青竹鱼、竹鱼,隶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由于倒刺鲃具有食性杂,生长快,抗病力强,养殖周期短,养殖效益高等特点,从而深受养殖者的欢迎。近年来逐渐兴起了江河网箱养殖倒刺鲃。  相似文献   

3.
我县地处闽中山区,拥有中型水库4座和小二型水库35座,都开发进行养鱼。近年来,倒刺售巴的价格看好,我站便把分布于我县溪流中的倒刺钯引入到池塘、小型水库进行驯化养殖,其中在东风水库进行水库倒刺钯养殖试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 刺鲃在分类上属鲤科鲃亚科,四须属,倒刺鲃亚属。因其背鳍起点前有一根平卧的倒刺,又称倒刺鲃。我县2002年开展了这一品种的人工养殖,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具体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我市城郊渔农在福建省科技厅星火计划重点项目"人工养殖黑脊倒刺鲃技术"的支持和带动下,利用池塘养殖黑脊倒刺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光倒刺鲃是近年为人工养殖的一个新品种,属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俗称河鱼、鱼坚中等,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耐寒、易养殖等优点。但由于捕捞过度、江河污染等原因,光倒刺鲃自然资源严重衰竭,因而人工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对种质要求越来越高。现将苗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光倒刺鲃在分类上属鲤亚科鱼类,本地名俗称箭筒,肉味鲜嫩,经济价值较高,具有食性杂,抗病力强,耐低溶解氧等特点,是市场上的畅销产品。为调整本地养殖品种,优  相似文献   

8.
黑脊倒刺,又名光鱼、坚鱼,是新兴的一种淡水名优养殖鱼类。2004年7月13日 ̄2005年5月16日,我县水产良种场开展了池塘培育黑脊倒刺鱼种试验。经过338d养殖,获得了成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池塘培育黑脊倒刺鱼种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准备用于黑脊倒刺鱼种培育  相似文献   

9.
<正> 光倒刺自巴是我国江河名贵野生经济鱼类,是网箱养殖的新品种,属中高档优质鱼类。其在网箱养殖中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等特点,较适合开展网箱养殖。现就网箱养殖光倒刺鲃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黑脊倒刺钯已成为我区池塘养殖的优质品种。在人工养殖中,放养大规格鱼种.当年年底成鱼的个体可达500g以上,大部分成鱼可以上市.当年投入当年收益,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其中鱼种培育是关键。现将有关的鱼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水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水产养殖单位面积产量逐年上升。特别是近年来,异育银鲫市场上出现水产品供大于求的现象,导致市场价格较低,出现大量鱼货囤积池塘的现象,给来年养殖池塘放种带来了影响。而草鱼在市场上一直是相当走俏,价格稳中有升。笔者对市场的动向加以分析研究,把本地的近千亩连片水面的养殖模式进行了调整,在成本投入上进行改革。利用种草养鱼来降本增效,两年来,使养殖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2005年养殖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倒刺鲃具有食性广、生长快、肉味鲜美、病害少、成鱼价格高等优点,颇受群众欢迎,是一种优良的新养殖品种。目前一些单位正在积极组织科技人员对倒刺鲃进行人工繁殖试验。 近年来,笔者对刺鲃和倒刺鲃(以下统称倒刺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生产实践操作,结合调查分析,笔者对目前中华倒刺鲍水泥池高密度养殖中几种疾病的引发原因及防治技术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其高密度养殖的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光倒刺鲃,广西的地方名有坑坚、黄坚、黄娟、光眼鱼等。由于其体厚肉肥,肉味鲜美,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但其天然资源日渐枯竭。为了满足市场需要,许多养殖者采用网箱养殖光倒刺鲃。10cm~12cm的鱼种养二年尾重可达500g~750g。  相似文献   

15.
黄颡鱼集约化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黄颡鱼成鱼集约化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主养、套养及网箱养殖、流水养殖等,现根据本地积累的经验和笔者多年实践体会,将以上养殖方式的关键技术方法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所谓养殖周期,通俗的解释是指某一批种苗在鱼塘里养成上市的商品鱼所耗费的时间,生产上往往以年为单位。鲤、鲫鱼和大口鲇的养殖周期一般是1~2年,草鱼、青鱼、鳙、中华倒刺鲃、长吻鮠、团头鲂的养殖周期一般是2~3年。养殖周期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成品鱼的规格、单位面积的产量和养殖效益的高低,本文就此作一些探讨,希望对养殖户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我们于2003年5月11日—2003年10月9日选择面积1.1亩池塘进行了《池塘养殖淡水白鲳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为本地引进新品种,调整水产养殖结果摸索出一个新的养殖模式。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土池养鳗已成为一种深受养殖户欢迎的养殖模式,它具有造价低、水深水质较稳定、管理简单、养殖技术容易推广普及等优点。笔者根据本地近几年土池养殖的经验对土池养鳗有关技术进行小结,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黑脊倒刺鲃又名刺鲃、光倒刺鲃,为淡水中下层鱼类,喜生活于水流湍急、水质清澈、砾石较多的溪河中,秋冬季潜居深水的石洞中。食性杂,主要以水生昆虫、小型鱼、虾、螺、藻类、高等植物的种子、碎屑等为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也喜食人工配合料。黑  相似文献   

20.
<正> 2001年3月至2003年1月,我们在南宁邕江石埠段进行了网箱养殖试验,取得了每平方米净产鲜鱼109.3千克,利润3587元;投入产出比1:3.4的良好经济效益。现将倒刺鲃的网箱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