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吴秀扬以前是广西桂平市金田林场黄茅尾分场的职工,已下岗数年。但他下岗不丧志,为了探索适合自己的谋生之路,他曾摆卖过成衣,做过木材生意,但都失败了,最后在一个亲戚的影响下走上养蜂之路,成了一个都市养蜂人。吴秀扬养蜂起早贪黑勇于探索,使蜂群数量一下子扩大到六七十箱,一年下来,起码挣了四万多元。养蜂终于使下岗后的吴秀扬找到了一个脱贫致富的“蜜源”。  相似文献   

2.
风采录     
下岗后的飞翔在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出现了一个熟悉的人,他就是张飞翔。家住在江西遂川县碧洲镇东方口1号。张飞翔,1972年下乡,过了8年知青生活。1979年回城,在县供销公司工作。1982年,提出申请下了岗。他下岗后,先后养过猪、鸡、鸭,做过木工,办过碾...  相似文献   

3.
<正> 江西省万年县齐埠乡跳上村青年农民吴水才,为脱贫致富奔小康,90年代初期就开始养黄鳝,由于缺乏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加上资金不足,致使经营亏损而停产。他只好卷起铺盖到浙江打工。虽然在外打工,但他那股执着的信心,并没有因此而消失。他在打工期间  相似文献   

4.
下岗已有三个年头的内蒙古大兴安岭垦区原饲料厂厂长唐国兴,如今在大杨树养鸡很有名气。唐国兴是1977年退伍后到大兴安岭的。曾在大兴煤矿下过井,干过木工、装卸工,跑过供销。1989年调到饲料厂,1993年当了厂长。在他当厂长期间;企业一度搞得红红火火,销售饲料500多吨。1995年饲料市场行情变化,饲料厂经营出现困难。当年10月,除少数人员留守外,他和其他职工一起下岗。唐国兴下岗后感慨颇多,刚开始心里很不是滋味,干了几十年,好容易当上个科级干部,一下子全没了,甚至连工作都没了,今后生活怎么办?他爱人虽说在电厂上班,可每…  相似文献   

5.
决不放弃     
<正>16年风雨同舟,生死相依;16年相濡以沫,不离不弃。他总在人前笑着,好似这一切的苦难都从未发生从1998年妻子突患重病到现在,袁树敬已坚持了16年。除了他自己,旁人无从体会这16年里他经历了些什么。16年间,无数次有人劝他:你已经尽力了,放手吧!可他说,他从未想过放弃,也决不会放弃。十万分之一的概率1998年,袁树敬32岁,是湖南冷水江市信用联社的一名稽核员;妻子肖赛群28岁,两年前刚从冷水江市食品加工厂下岗。某天,妻子突然感到关节疼痛,呼吸困难,全身乏力,还伴有高烧,起初以为是普通感冒,吃了药却总不见好。袁树敬陪妻子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  相似文献   

6.
1983年从部队转业的李黔忠被安排到当时较为红火的绥阳县汽车队,1987年因车队经营不善卖掉车辆后,40多名职工自行解体下岗。下岗后的李黔忠并未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寻找出路,跑起了缓阳到广东的客运。由于打工潮的影响,外出找活干的人很多,几年间他便迅速完成原始积累,到1989年已拥有3辆大客车。 1998年5月,李黔忠了解  相似文献   

7.
<正> 汪世喜是鄱阳湖畔万年县湖云乡西湾村人。1998年毕业于上饶农校被分配到乡政府工作。为使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深化,并脱贫致富奔小康。1999年他主动提出保编3年,依托水面上游斋山万头猪场猪粪肥料的优势,承包开发湖泊型水库26.7公顷,自筹资金创办养殖实体。他积极开展生产试验,实行科学养鱼。在成鱼生产中,做到合理搭配养殖品种,投放的鱼种规格大数量足品种多。鱼种放养前,用2.5%食盐水浸洗鱼体10—15分钟。饲料除以猪粪为主外,还投喂配合饲料、青饲料,并坚持“四定”投饵。鱼病以  相似文献   

8.
农业股份制使万年县的农业开发步入新天地黄崇宽近几年来,万年县紧紧围绕“好地好田种粮棉,水面山上抓大钱”的农业发展思路,不断把股份制引入到农业开发和生产中,走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农区发展规模经营之路。全县已发展农业股份制企业362家,年创产值12045万...  相似文献   

9.
《致富之友》2004,(10):4-5
1998年,到国企上班仅50天的梁建峰被列入下岗的名单中。25岁的他还没来得及熟悉工厂环境就加入了失业大军。他决心开创自己的事业。  相似文献   

10.
《农家致富顾问》2011,(3):11-11
2002年,35岁的刘顺从黑龙江省海伦市海兴粮库下岗了。他先后打过小工,种过菜,贩运过水果,折腾了近一年时间,汗没少流,累没少挨,可钱没挣到几个。  相似文献   

11.
<正>一亩稻花香十里,一家煮饭百家香。从1000年前万年香米入贡,到如今走上百姓餐桌;从推着板车叫卖,到打进沃尔玛、麦德龙等大型超市,再到在北京等大城市开旗舰店,创出驰名商标……江西省万年县演绎了米业品牌化、跨越式发展的传奇。万年稻米的新闻不断。1995年,  相似文献   

12.
郭忠明是龙岩市新罗区西陂镇西山村的村民,1975年到“龙岩县二建公司”当建筑工人,1985年下岗回家务农。搁下铁饭碗,他并没有灰心。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了他的心灵,使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决心在农村里干出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相似文献   

13.
卢青年,湖南省沅江市熙和乡三码头村人。从1998年到2003年,他共种植稻谷11580亩,总产稻谷5300多吨,创纯利100多万元,加上稻米加工收入,6年里共获利180多万元。1992年,卢青年所在的一家米厂效益不好,他与妻子主动下岗回到熙和乡务农,并开  相似文献   

14.
<正> 江苏省新沂市航运公司下岗职工朱献标,下岗不失志,努力寻找再就业的新路子,大胆承包骆马湖内的千亩水面发展水产养殖。经过短短3年的艰苦创业,规模养殖初见成效,今年的养殖纯收入可超过50万元。 几年前,朱献标带着无限的留恋离开了工作十多年的市航运公司,下岗回家了。失业的现实着实让他苦恼了一  相似文献   

15.
在鄂州市花湖,提起养鳝大王梅师迅,无人不知。今年40岁的梅师迅,原在花湖二砖厂任副厂长。2000年砖厂破产下岗。经过一段时间的困惑和彷徨后,好强的他横下一条心:从头再来,凭着一股子干劲。2000年4月,他东拼西凑了10多万元,承包了117亩荒湖种莲藕和养成鱼,迈出了他下岗后自谋生  相似文献   

16.
张誉滕,39岁。6年前,他和妻子姜延麟下岗失业后,着手创办了好阿姨家政服务有限公司。6年来的创业历程让他们探深体会到学习的重要,他们走的是学习创业之路。  相似文献   

17.
崇仁县城关大大小小200多家商店,唯有县直属粮管所新建的全县第一家大型自选商场门庭若市。商场红火的原因不在于地理位置和硬件设施,而在于有一个好经理——下岗职工甘新华。三十五岁的他当过粮站站长,搞过供销,承包过酒家,办过厂,积累了不少经验,后又回粮管所工作,1996年开始下岗搞个体,对市场相当熟悉。他当上承包经理后,招收了10名下岗青年,通过自筹、人股。贷款等形式,投入40多万元,经营百货。日杂用品600多个品种,生意红红火火,效益也不错。难怪群众说,下岗职工当经理,看你有没有这个胆识。下岗职工当经理有胆有识@…  相似文献   

18.
王义江 《致富之友》2003,(11):17-17
家住黑龙江省宁安市东京城康乐路18号的镜泊,原来在国营单位上班,由于2001年企业由于管理不善而倒闭,因此他下岗了,下岗后他开了一家饭店,由于没有经营特色,开业不到三个月就关门大吉了,亏损了五千多元。他又开始倒卖水果,又由于不了解市场行情,又亏了三千多元。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  相似文献   

19.
杨延春是云南西双版纳垦区勐腊农场三分场十队的割胶工人,他1981年参加工作便从事割胶,是一名称职的割胶工人。但是到1999年时农场实行割胶制度改革,要分流三分之一以上的胶工,作为都是胶工的杨延春、胡惠珍夫妻,只好选择让杨延春下岗。  相似文献   

20.
解宏顺下岗养金鱼发了财,在广陵区21个村广大农民中,早已家喻户晓。到解宏顺金鱼养殖场采访,才了解到五年前在扬州玩具三厂工作的解宏顺,因企业生产不景气而下岗。之后,他在扬州家具厂工作的兄弟也因企业倒闭赋闲在家,接着一位上班的亲戚也没了饭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