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和郑成思教授是儿时的伙伴,青年时期的学友,知识产权事业使我们又成为同事、挚友。郑成思教授离我们而去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深深留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知识产权人永远怀念他。他的一生,是为事业顽强拼搏的一生。他为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斗转星移,郑成思教授驾鹤西去即将一年了。时间的流逝非但没有冲淡他留给人们的记忆,反而随着他那高尚的品格被广为传颂,  相似文献   

3.
6月10日,北京一中院终审判决书生公司侵权。这样,一年多来人们关注的郑成思等7专家诉书生公司一案终于落下了帷幕。  相似文献   

4.
想到荣誉“保值”,是因为依稀觉察到时下林林总总的各类荣誉称号,似乎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贬值,就是老百姓口头说的“掉价”。人们对各种名目的先进这个,优秀那个,甚至这个最优、那个最佳,已不像先前那般表现出虔诚和敬重了。任你表彰会上锣鼓敲得震耳欲聋,披红戴花极尽光耀,可人们的心劲已不易为之“热血沸腾”了。不像《刘巧儿》里的赵振华,如刘巧儿所唱的:“都选他做模范,人人都把他夸呀!”于是,我杞人忧“荣”起来,想到了为荣誉“保值”。不然,这么“掉价”下去,荣誉果真到了“一毛钱十一个”──一分不值的时候,可就晚了…  相似文献   

5.
《中华商标》2006,(9):63-63
第九届、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主任,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法学家郑成思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06年9月10日22时10分在北京逝世,终年62岁。  相似文献   

6.
2006年9月10日是我国第21个教师节,而就在这一天,我国知识产权法学界的一颗巨星陨落了,这一天将是我永远感怀的日子。郑成思老师的逝世使我永远失去了一位正直豁达、平易近人的导师。  相似文献   

7.
近日发生在身边的两件事引起了笔者的深思。我到医院看病,挂了专家号。对于几种治疗方法.专家不认同我比较中意的一种.而是竭力建议我采用费用较高的一种。后来.这位专家与其他大夫谈话时,我无意中听到:之所以不采用我中意的治疗方法是因为医院“无利可图”。此前,我对这位专家还是敬重的.而自那一刻始.作为一名病人.我对他不再那么信任.而这家医院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也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8.
今年4月,石油化工科学院研究 院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副主任和常委何鸣元教授应邀被东华大学聘为特聘教授。在特聘教授授予仪式上,东华大学原校长邵世煌向何鸣元颁发了证书,并亲自为他戴上了东华大学的校徽。 何鸣元是东华大学的校友,1961年毕业于当时的华东纺织工学院,历经了整整40年,如今他又重返母校,第二次戴上了母校的校徽,他不禁思绪万千、心潮澎湃。母校的培养,为他走上成功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他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成就,不仅是作为对母校的回报,更是一种责无旁贷的的社会责任,为我国科教兴国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我认识很多有车的朋友,然而最让我敬重的是年轻的高强。他今年二十多岁,北京某校音乐教师,一个利、实、文静、上进心很强的青年。他自幼酷爱音乐,喜欢敲洋琴、弹钢琴、摆弄电子琴。疼爱他的父母理解儿子,尊重儿子的选择,尽可能为其创造良好条件,帮他寻找名师传授,求高人给他指点,再加上他天资聪慧,又肯吃苦,肯钻研,因此少年时就有了几分才气。参加工作后,立志在音乐教育方面有所造就,舍得在事业上投入与付出,买琴、购电脑、添置资料(书籍、录像带、CD盘等),起早搭晚,东奔酉忙,登门求教……因此很快就成为单位的骨干力…  相似文献   

10.
董保霖 《中华商标》2004,(10):33-34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我国著名知识产权法专家郑成思曾在有关提案中,提出了应该进一步完善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建议。他提出,我国目前的地理标志保护存在多套制度,这必将引起法律冲突、权利冲突,使企业无所适从,建议国务院研究此问题。的确,这个问题如不解决,将影响我国地理标志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通常来讲,我国《商标法》的保护对象是商标权,可是在我国现行的《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中却未曾找到任何有关“商标权”的概念,甚至在现行的商标法律条文当中,对于“商标权”这一法律术语也是只字未提。这一情况早在《商标法》第二次修订之时,就为很多知识产权界的专家学者所关注,时任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的郑成思教授,就曾在《商标法》第二次修订时明确提出要将《商标法》中的“商标专用权”正确表述为“商标权”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周江 《董事会》2012,(8):36-39
我敬重的连锁业企业家,他的性格得是倔强的,但同时情商很高,沟通能力非常强;学历不需要太高,不能是纯学术的,否则无法接“地气”,难以有效沟通;最好有最底层的从业经历,如果没有普通销售员的经历,我认为风险很大;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我非常看重企业带头人是否专注,多元化肯定不做考虑  相似文献   

13.
看到一家报纸载文,称邱少云当年差点不被认作英雄。最初我是不相信的,以为是那家报纸载文有误,我还在读小学时,就从课本上得知了邱少云的感人事迹,中国政府和朝鲜政府,均授予了他最高荣誉称号,受到人民的尊崇与景仰。就是在当今物欲横流,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大变化的时候,邱少云仍被视为革命的大英雄,在他的家乡重庆市铜梁县建有邱少云纪念馆。这样一个影响、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楷模,怎么可能会出现不同看法乃至有所争议?后来,又看到几家刊物登载了邱少云差点不被认作英雄的事件,我相信是确有其事的了。当了解…  相似文献   

14.
翟东升 《IT经理世界》2010,(15):105-105
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卡里·托克71岁了,原籍埃及,我俩在咖啡厅里聊了整整7个小时,他的不少学术观点在我看来非常“有趣”。托克教授说他一生的经济学研究都指向一个最终目的,即为埃及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找到一条通向民族崛起之路。为此,他系统地研究了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中国等东亚经济体的经验教训。我问他,  相似文献   

15.
基层扫描     
受波音公司称赞的“薛莹班”1月23日,被波音公司敬重的中国女工——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西安飞机集团公司“薛莹班”班长薛莹和班组全体成员被波音公司授予了“用户满意员工”称号。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敬重。波音公司作为世界上顶尖的飞机制造商,对产品的苛刻是“举世闻名”的,以前与波音公司合作生产已有20年的西飞集团公司还没有一位员工被授予“用户满意员工”的称号。  相似文献   

16.
岳母辞世已有近20个年头.虽然我们相处只有10年,但她的音容却时常出现在我的心里.我知道,我是思念她的,不管过去了多少年;我知道,我是敬重她的,就如同敬重自己的亲生母亲.  相似文献   

17.
雪山下的一盏酥油灯,为他钟爱的西藏教育与社会公益事业燃尽了最后的光焰;一位见证新西藏发展巨变,充满传奇的西藏人,于2014年12月5日安详辞世,他就是扎西次仁先生,曾任西藏自治区政协委员、西藏大学副教授,著名的藏族教育工作者,慈善和社会活动知名人士。跨越时代重获新生2014年3月28日,星期五,我已记不清多少次走进扎西次仁先生那间简朴的家,邻近是熙熙攘攘的拉萨古城八廓街,阿妈桑吉啦站在门口委婉地告诉我说扎西老病了,需要静养,是否改天再来。本想留下两句安慰的话就离开,在屋里咳嗽的扎西老听到我的声音让阿妈啦把我让进去,问我有什么事。我十分敬重扎西老,一直这样称  相似文献   

18.
据《魏郑公谏录·卷五·太宗临朝诏群臣》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宽容谏臣的犯颜直谏,他十分敬重担任侍中的重臣魏征,说:"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在魏征病重时,太宗多次亲往家中探视。贞观十七年,魏征病逝,太宗悲  相似文献   

19.
侯祥麟,一位93岁的世纪老人。他的名字正在中国石油石化界,在亿万中国人民中间传颂着。他在科技上为中国石油石化的奠基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他的崇高的人格力量,被人们所敬仰和爱戴。  相似文献   

20.
《董事会》2014,(9):96-96
我的一位密友兼司事Bob一心巴望着被任命为头儿。可是,CEO一职最终落到了另一个对手头上,而Bob只得到了向老板汇报工作的第二把交椅。这个结局让他失望透顶,他打算离职,但这存我看来是极大的失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