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企业境外资源型并购从本质上是一种市场行为,企业在开展并购过程中,政府的过多干预无疑会违反市场经济的初衷,然而如果政府对此抱着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的态度,中国企业在进行境外资源型并购时也会因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而受到掣肘。针对中国企业境外资源型并购,文章首先对政府在这过程中的角色进行剖析,继而提出相应建议,即将政府相关行为制度化、透明化,以保证境外资源型并购能够稳健开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境外并购透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企业境外并购呈现与全球跨国并购下降趋势相反的“反周期”现象,其并购的主要动因有资源寻求、市场寻求、技术寻求和战略资产寻求四类,并购的操作方式包括直接并购、成立合资公司并购、新设控股公司并购、境外子公司并购和换股并购五种。  相似文献   

3.
隋敏  赵学强 《山东经济》2005,21(4):45-48
通过跨国并购,中国企业可以迅速走进国际市场,获取较大的经济贸易利益。但是跨国并购面临的风险也是巨大的,因而跨国并购成功率并不高。从识别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入手,提出了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的规避措施,这对跨国企业并购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全球跨国并购舞台上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中国旋风,企业跨国并购是快速积累资本、占有资源、扩张市场的一种重要途径,但同时跨国并购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风险。2004年底联想集团耗资17.5亿美元实施跨国并购美国IBM PC业务战略,在当时可称得上是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全球跨国并购舞台上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中国旋风,企业跨国并购是快速积累资本、占有资源、扩张市场的一种重要途径,但同时跨国并购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风险。2004年底联想集团耗资17.5亿美元实施跨国并购美国IBM PC业务战略,在当时可称得上是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中影响最大、规模最大、发展最快、争议最大的一次行动。事隔多年,再来分析联想集团这次跨国并购的风险与防范,可对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提供一些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成楠 《中国经贸》2014,(4):97-97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跨国并购作为扩大国外市场份额,获得国外先进技术、资源的有效手段,吸引越来越多有实力有发展欲望的中国企业加入到跨国并购的行列中来。然而,跨国并购作为一种企业的市场行为,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就跨国并购会遇到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控制风险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范恩慧 《中国经贸》2012,(23):42-42
随着中央实施"走出去"战略和我国对外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优秀的民族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进行跨国经营.但是中国企业在进行境外并购时,往往因为缺乏境外并购整合企业的经验而容易花费大的成本,这需要我国企业更多地了解国际并购融资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黄友军 《特区经济》2006,(4):321-32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企业加速本地资本国际化、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跨国并购已成为海外投资的重要方式。面对投资环境的高度复杂性,企业必须对跨国并购进行风险防范。本文在跨国并购风险识别和度量的基础上从十个方面为跨国并购提出了风险防范的措施,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经历成功与失败并存,某些失败的并购甚至会引发国内母公司的财务危机,造成严重的亏损根据中国商务部对外发布的消息,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方式。境外并购类投资占我们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0%以上,跨国并购主要集中在汽车、能源、电讯/电子等行业,并且并购金额以每年70%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0.
跨国并购是中国企业取得海外目标企业品牌、技术、市场的重要方式,是中国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开展全球化经营的必然方式。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人民币持续升值,尤其在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普遍认为现阶段为海外收购的绝佳时机,因此跨国并购案例日益增多。本文探讨了中国企业在当前全球环境下跨国并购的优势,同时指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潜在风险,并就该些风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2006-2010年发生跨国并购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东道国的政治风险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显著提升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在并购过程中,企业选择政治风险较高的国家和地区企业作为并购对象,对其绩效的改善则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跨国并购中企业资源和能力转移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现资源和能力的有效转移是跨国并购后期企业管理决策的核心内容。资源和能力转移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企业跨国并购的经营绩效。资源和能力转移的有效性问题涉及运作机制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本文从资源和能力观视角,分析了并购双方资源和能力转移有效性的运作机制,探讨了影响并购后企业资源和能力转移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以期对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战略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企业跨国并购的微观效应评价可以从企业规模、无形资源和企业效益等视角分析。该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探索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微观效应,指出企业对跨国并购的规模追求应持谨慎态度,更应注重对无形资源的消化与整合。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421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运用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东道国制度风险对跨国并购成败的影响,重点研究了中国外交和经济"软实力"对制度风险与并购交易成败关系的作用机制,并讨论了对不同所有制性质企业的影响差异。结果发现,东道国制度风险与跨国并购交易的成功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良好的双边外交关系可显著弱化制度风险的消极影响,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均可受益于母国的政治影响力,但国有企业受益更多;虽然国有企业能够在政治稳定性较差的国家,凭借母国对东道国的经济威慑提高交易成功率,然而对其他制度风险因素并没有形成有效规制,母国的经济"软实力"未能成为提高跨国并购成功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智润 《改革与战略》2011,27(5):144-146
跨国并购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是中国企业迅速获取全球性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然而,跨国并购中出现的文化冲突及文化整合问题,致使跨国并购的风险日益凸现,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以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以及不同企业文化的差异为基点分析了跨国并购中形成文化冲突的原因及其表现,并针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如何消除或减少文化冲突、进行文化整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单向引进外资到双向投资互动是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必由之路,提高海外并购的能力是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内在要求。目前经济全球化面临深度调整,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面临诸多挑战的同时也蕴藏更大机遇。在后全球化背景下,为了适应全球环境的变化,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动机也发生了新变化,从传统的市场寻求型、资源寻求型、效率寻求型、战略资源寻求型等动机,转向价值投资、布局全球供应链、攀升全球价值链和优化产品结构等新动机。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的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从实施跨国并购以来,我国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参与进来,实现了跨国并购的普及.美国次贷危机之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达到了一种新的高度,那么在这种环境下的并购行为动因是什么,面临的风险有哪些,企业实施跨国并购对财务绩效究竟有何影响,政府和企业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这些问题都是本文所要探究的.  相似文献   

18.
自2000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屡创新高。文章利用2000~2016年481家有跨国并购行为的中国企业在84个国家完成的706笔成功交易,通过logit模型回归企业在潜在目标国间的选择,检验了东道国制度环境、双边投资协议以及二者共同对企业跨国并购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更偏向于制度环境较好的国家开展并购,双边投资协议对企业跨国并购的区位选择没有直接影响,但是却能替代东道国良好制度环境的缺失。同时,本文还按照时段和企业性质进行了分组回归,发现国企和非国企在2014年及以后、2014年前以及2007年前的并购存在不同的特点和风险偏好,也暴露出每一个阶段海外并购存在的问题。文章从企业的视角出发,从企业层面聚类到国家层面,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区位选择问题从东道国制度环境和资源禀赋的角度给出了客观的评估,同时也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跨国并购企业面临着国家文化差异和企业文化差异.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模式大致分为五种:吸收型、分隔型、融合型、引进型和全面革新型.我们要根据中外双方企业的特征,采取相应的文化整合模式,以实现跨国并购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0.
夏宁  房茂涛 《山东经济》2010,26(1):77-80
跨国经营一般指境内企业到境外开展投资、工程承包、劳务合作的一种经营活动。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对外开放呈现出全方位、宽领域和多层次的格局,企业跨国经营已成为我国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方面。如何有效实现跨国并购,无论是对理论界还是企业界,都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文章通过对目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经营行为的剖析,采用二维矩阵模型来描述企业跨国经营的过程。二维矩阵的四个不同区间,代表了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的四种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