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令 《魅力中国》2010,(29):386-386
随着经济的发展,绿色农产品贸易成为了农产品贸易的主流特征,农产品贸易发展战略,已经成了一种重要的发展战略。然而发达国家却滥用贸易壁垒,阻碍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从对我国农业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因素,并对如何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周科  焦建军 《中国经贸》2014,(18):47-49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传统的关税壁垒日益弱化,各国政府开始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标准的绿色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产品和抵制外国产品出口,其实质则是借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本文从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以及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现状等方面分析了它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进一步运用相关的数据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所受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逐步加大。因此提出了建立农产品信息搜集和预警机制、农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和开发绿色农产品、发展绿色农业等相关的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大门虽然敞开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贸易门槛的降低。非关税贸易壁垒特别是绿色贸易壁垒的强化,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构成了严重威胁。加入WTO后,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横亘在我国农产品出口面前的一道屏障。如何认识绿色贸易壁垒特点和影响并寻求有效的发展途径,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业的发展关乎国计民生,我国的农产品生产在不断满足内需时还提供外销,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解决,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可以有效抑制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规模,并逐步实现农产品贸易的基本平衡,对保证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从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态势逐渐放缓,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发达国家在与我国农产品贸易中所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绿色贸易壁垒的高标准、严要求,我国农产品出口屡屡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当前,世界贸易发展越发表现为"自由化"趋势,世界环境意识持续增强,对农产品贸易而言,"关税壁垒"保护作用极有限。在此背景下,各国纷纷以"新的非关税壁垒"作为技术手段加强本国贸易保护。于是,"绿色贸易壁垒"应运而生,我国农产品出口更加不易。迫于世界贸易形势,我国应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绿色壁垒,最终突破贸易壁垒,推动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方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绿色贸易壁垒是影响两国(或地区)间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农药残留标准为主要内容的绿色贸易壁垒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对外贸易,其中我国传统特色出口农产品——茶叶受到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最为典型。绿色贸易壁垒不断加高,已经成为我国茶叶出口的主要障碍。文章认为,应通过修订、完善相关法规,建立国内统一的产品认证体系,提高我国农产品环境质量水平,建立我国绿色贸易壁垒预警及快速反应机制,提高茶叶的质量和组建新型“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等途径,降低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促进茶叶出口贸易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7.
我国加入WTO以来,外贸发展迅猛,与此同时各种集贸易保护和环境保护于一身的绿色壁垒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丽水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频频遭受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损失重大.如何应对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同时提高丽水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阐明了绿色贸易壁垒及其表现形式,对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对策。旨在降低绿色贸易壁垒对现行我国农业的不利影响。并推动我国农业朝着可持续性的绿色农业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绿色贸易壁垒措施以其目的的合理性,涉及技术层面而具有的隐蔽性、复杂性、灵活性等特点,被WTO各成员国普遍采用,对国际农产品贸易产生了越来越欠的影响。本文从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提出了几点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张军  侯瑞华 《特区经济》2010,(9):282-283
本文以近年来绿色贸易壁垒的兴起为背景,研究了绿色贸易壁垒推进下贵州农产品出口贸易受到的挑战及其对策。文章主要分析了贵州农产品出口的现状,并且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贵州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最后,面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文章提出政府、行业协会、企业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建立农产品标准,加大技术创新,突破绿色贸易壁垒,增加贵州农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推进,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阻力.特别对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更为突出,给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贸易发展增加了新挑战。本文通过剖析消除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产生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为有效突破绿色贸易壁垒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核心竞争力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郎洁 《魅力中国》2011,(15):45-45
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西方发达国家逐渐用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取代传统的贸易壁垒方式,阻止发展中国家向其出口农产品。如何突破国外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限制,如何建立我国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这是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WTO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协定和国外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提出了应对国外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和我国建立自身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盟是我国农产品第二大出口市场,但欧盟利用自身发达的科技水平和严密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使中国农产品出口屡遭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本文立足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和中欧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分析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提出我国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应共同努力,以突破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当今发达国家设置贸易壁垒,实行贸易保护的一种常见的方法和手段,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和实证方面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所受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政府行为和行业生产角度提出了我国农产品出口所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现状,研究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提出了改善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6年5月29日,日本实施了《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从而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构筑了新的贸易壁垒,致使我国对日本的农产品出口量不断下降。本文针对中日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了日本构筑的新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孙爱龙 《特区经济》2007,225(10):215-217
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浪潮中,关税和传统非关税壁垒的使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贸易保护主义者转而寻求新的贸易保护工具。在贸易与环境的矛盾下,绿色贸易壁垒便成为他们实施贸易保护的有力武器。作为一个贸易大国,绿色贸易壁垒己影响到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几乎波及到我国外贸出口的所有领域。因此,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以及如何合理构筑我国的绿色贸易壁垒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浅谈绿色壁垒的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范围内环境保护浪潮的兴起,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贸易和环境问题正日益得到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及人民的关注,成为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焦点问题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以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为由而采取的直接或间接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我国作为WTO的新成员,与世界各国间的贸易往来与日俱增,但由于近几年我国出口农产品遭到国外多次"阻截",绿色壁垒已成为我国入世以来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最大障碍。研究绿色壁垒,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形式、特征和发展趋势,通过分析我国农产品出口所面临的绿色壁垒的情况及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最后提出应对绿色壁垒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赵艳 《魅力中国》2010,(23):59-59
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近年来国际农产品贸易壁垒的新特征,成为制约我省乃至我国优势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要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必须大力提高我省的农产品质量,加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加快专业人才培养,积极并善于运用贸易争端机制化解农产品出口的各种障碍。本文通过对我省遭遇技术贸易壁垒的现状及遭遇的原因的阐述,来分析河南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韩两国互为近邻和重要贸易伙伴,农产品贸易在两国贸易中占有重要位置。但由于中韩两国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差异很大,韩国为保护国内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设置了诸多技术性贸易壁垒。如何评估和量化韩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成为中韩贸易谈判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是利用引力模型对韩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