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IPO盈余管理问题一直是资本市场研究的热点议题之一,本文考察了IPO企业的盈余管理方式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对发行定价的作用。研究发现,IPO企业不仅实施了应计盈余管理,而且实施了真实盈余管理;IPO企业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是在发行价最大化原则下权衡的结果,当公司面临的法律保护水平较低、处于管制行业、审计师为非国际"四大"时,选择真实盈余管理更有利于提高股票发行价。此外,本文发现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应计盈余管理主要影响公司的短期业绩,而真实盈余管理将会对公司的长期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新会计》2019,(2)
盈余管理在全世界都是普遍现象,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已有大量文献对企业盈余管理动因进行了梳理并取得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但对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动因研究还有待完善。本文梳理发现,应计盈余管理动因:满足企业管理层的需要、获得企业持久稳定的发展、为企业平滑利润、降低企业经营所需的成本。真实盈余管理动因:摆脱监管机构的制约、隐藏"不端行径"、获得更为稳定的盈余收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应计盈余管理研究基础上加入真实盈余管理研究进行对比。基于博弈论视角将二者动机进行比较,再根据二者动机的异同分别提出建设性方案,为盈余管理的监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大股东与管理者出于不同的利益诉求导致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盈余管理的方式主要分为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通过阅读分析陕西兴化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近几年年报发现,该公司2014年与2015年连续两年亏损。2016年3月1日在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的情况下经营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因此具有较强盈余管理的动机。本文将结合行业背景与公司经营状况,通过分析财务报告识别出兴化股份在2016年实行的多种盈余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2009~2013年沪深两市 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对审计师风险感知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审计师既能感知到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带来的风险,同时还能感知到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风险,并会从审计意见类型和审计费用两个方面采取风险应对措施。相较于有限责任制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对盈余管理行为的风险感知更敏感。  相似文献   

6.
过高的股权集中度会导致显著更高的应计盈余操控行为,而对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总体上不显著;无论对于应计盈余操控还是真实盈余操控,机构持股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国有控股会导致显著更高的应计盈余操控,但在真实盈余操控方面,更多地体现在异常酌量费用方面;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越高,其应计盈余管理行为越显著,而在真实盈余管...  相似文献   

7.
不论在国外还是国内,关于应计盈余管理的研究已可算是汗牛充栋,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内涵在2006年才由Roychowdhury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不同于在操纵上相对隐蔽而又会发生回转效应的应计盈余管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是指通过有意的改变正常经营活动实现特定盈余目标.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行了简略回顾,并对目前国内关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研究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时代金融》2019,(6):65-66
基于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本文探讨公司战略差异对选择盈余管理方式的影响。结果证明:实施进攻型战略的公司倾向于应计盈余管理方式,而实施防御型战略的公司倾向于真实盈余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论文基于盈余管理的最新分类——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选用我国沪深两市2007~2013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对股票未来收益的影响,结果发现应计盈余管理对股票未来一到三年的收益影响虽显著为负,但程度均较小,而真实盈余管理则会严重降低股票未来一到三年的收益,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转型经济特有的制度环境,考察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中国市场上,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存在"二元"关系,即替代关系和互补关系。具体而言,市场竞争压力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具有明显的成本比较优势,使得两者具有替代关系。控制利益、管制压力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不具有显著的成本比较优势,而是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驱动因素,使得两者具有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mpact of having a credit rating on earnings management (EM) through accruals and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 by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PO) firms. We find that firms going public with a credit rating are less likely to engage in income‐enhancing accrual‐based and real EM in the offering year. The monitoring by a credit rating agency (CRA) and the reduced information asymmetry due to the provision of a credit rating disincentivise rated issuers from managing earnings. We also suggest that the participation of a reputable auditing firm is crucial for CRAs to effectively restrain EM. Moreover, we document that for unrated issuers, at‐issue income‐increasing EM is not linked to future earnings and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post‐issue long‐run stock performance. However, for rated issuers, at‐issue income‐increasing EM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subsequent accounting performance and is unrelated to long‐run stock performance following the offering. The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managers in unrated firms generally manipulate earnings to mislead investors, while managers in rated firms tend to exercise their accounting and operating discretion for informative purposes.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06~2012年申请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盈余管理视角对发审委审核决策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拟上市公司IPO审核通过率与上市前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但这一关系仅在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较高时成立。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当拟上市公司为国有企业或其所在行业获得产业政策支持时,其IPO申请更不会因盈余管理而被否;同时,对于拥有政治关联背景或经营业务复杂的拟上市公司,IPO审核通过率与公司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变弱。最后,实施程度较高盈余管理并通过发行审核的公司,上市后的股票收益和经营业绩更差,由此表明,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降低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14.
盈余管理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投资者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业绩预告作为上市公司未来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与现金流量的预测,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评估及其投资决策。从业绩预告披露的特征方面出发,研究业绩预告披露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包括业绩预告的性质、预告精确度、预告误差分别与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结果发现:发布业绩预告的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更高。预告精确度以及预告期间与预测当期盈余管理水平正相关,预测误差与盈余管理水平负相关。当消息类型不同的时候,预测的强制性与否以及"变脸"对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不同。结论支持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迎合业绩预告披露的说法。  相似文献   

15.
信用债违约事件不仅让投资者损失惨重,还可能通过信用风险传染对非违约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本文发现,在市场出现信用债违约后,同城市的非违约民营企业会进行更多向上的真实盈余管理,不过类似的影响在同行业非违约企业中并不明显。机理分析显示,信用债违约事件导致当地企业融资约束增大是非违约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动机,特别是偿付能力更弱或融资需求更大的非违约企业将进行更多的盈余管理;并且还发现,向上的盈余管理有效缓解了信用债违约对非违约企业融资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地,盈利可疑或者负面事件缠身的非违约企业会进行更多的盈余管理;此外,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经济规模更大的地区,非违约企业受信用债违约的影响相对更小。  相似文献   

16.
问诊盈余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盈余管理是企业精心筹划的结果,具有合法、隐蔽的外衣.诊断一个企业是否进行了盈余管理不能仅从某一方面入手,不能根据单一指标进行判断,而要综合、全面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the Revelation Principle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When the Revelation Principle (RP) holds, managing earnings confers no advantage over revelation. We construct an explanation for earnings management that is based on limitations on owners' ability to make commitments (a violation of the RP's assumptions). Traditionally, earnings management is seen as sneaky managers pulling the wool over the eyes of gullible owners by manipulating accruals; our limited commitment story suggests that the owners, too, can benefit from earnings management. We categorize a variety of extant explanations of earnings management, along with our own, according to which of the assumptions of the RP each explanation violates. Plausibility of multiple simultaneous violations of the assumptions, and strategic use of various accounting and real instruments of earnings management, complicate the task of detecting such management in field data.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 between ex ante incentives of insurance managers to engage in earnings management to meet regulatory standards and the informativeness of earnings. This study extends prior research by simultaneously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uncertainty about earnings as suggested by Collins and DeAngelo (1990) and Imhoff and Lobo (1992). Results from a sample of 375 quarterly earnings announcements of 41 property and liability insurers during the period 1989 to 1992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when managers' incentives for earnings management are high, earnings announcements are less informative to investors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uncertainty associated with exposure to large-scale catastrophes). Robustness tests suggest that our results are not attributable to firm size, time period effects, firm effects, accounting estimation error, or financial distress risk. Thes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investors using publicly available information to predict P-L insurance managers' ex ante incentives to manage earnings to meet regulatory standards, and that they use this information in forming their beliefs about earnings quality.  相似文献   

19.
李广子  刘力 《金融研究》2020,479(5):114-131
基于上市公司逐笔银行贷款合约数据,本文考察了产业政策对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处于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时,公司所拥有的政企关系对银行贷款合约制定的积极作用会更大,全要素生产率对银行贷款合约制定的积极作用会更小,基于分省产业政策以及上市公司全部贷款数据的分析进一步确认了上述结论。从影响因素来看,当上市公司为国有企业、所在省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越高、法治环境越差时,产业政策的影响会越明显。本文的证据表明,通过加强法治建设、为不同所有制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改善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能够提升产业政策指导下的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20.
于跃 《新理财》2012,(12):63-63
马靖昊:企业内部会计文化的缺失也助长了财务造假的风气目前盈余管理已成为众多上市公司为实现利益最大化所惯用的操作手法。虽然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对众多上市公司而言,盈余管理质变后所带来的后果同样不可小觑。"如果操作不当,质变后的盈余管理就是财务造假。"畅捷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会计专家、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客座导师马靖昊在接受《新理财》专访时表示。操纵利润是企业盈余管理的普遍现象。在马靖昊看来,企业利润可以分为五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