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首次公告股票期权计划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数据,考量股权激励计划契约结构对其激励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激励计划中高管激励比例、行权价格、绩效条件严格度、激励强度及激励期限均将对其激励效应产生正向影响。上市公司设计股权激励计划契约时,应适当扩大高管激励比例、提升行权价格、提高绩效条件严格度,增加激励强度、延长激励期限以增强股权激励计划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万科两次股权激励方案为例,分析了股权激励的契约要素对激励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设计股权激励契约时,应当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激励标的物、激励时限和业绩考核条件等,这样才能发挥出股权激励制度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3.
《会计师》2018,(1)
本文根据股票期权的理论、方法,结合我国创业企业的背景和特点,探讨股票期权激励在我国创业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文章具体研究了创业公司股权激励的可行性、股权激励的作用,从股票期权的制度原则、激励对象、行权方式、授予时机选择、退出机制等条款的制订方面来设计股票期权激励方案。文章最后分析了股权激励为创业公司带来的风险,提出了适合我国创业企业的股票期权激励方案和注意点。  相似文献   

4.
姚晓东 《时代金融》2012,(12):231-232
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股权激励作为一种中长期激励模式,能有效解决由此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因此股权激励在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后,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办法》出台后,上市公司的股票期权激励契约愈来愈规范化、国际化,正在逐渐步入良好的发展轨道,其中监管部门的规范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契约有着很多的特点,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随着我国股票期权激励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姚晓东 《云南金融》2012,(4X):231-232
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股权激励作为一种中长期激励模式,能有效解决由此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因此股权激励在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后,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办法》出台后,上市公司的股票期权激励契约愈来愈规范化、国际化,正在逐渐步入良好的发展轨道,其中监管部门的规范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契约有着很多的特点,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随着我国股票期权激励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6年43家披露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和相应的配对公司为样本,运用比较分析法检验了股权激励方案披露后公司的业绩变化,研究发现:(1)上市公司披露股权激励计划后的业绩好于其披露前的业绩,且总体上来说好于未披露股权激励计划公司的业绩;(2)股票期权的激励效应要比限制性股票显著;(3)批发零售贸易行业的股权激励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6年43家披露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和相应的配对公司为样本,运用比较分析法检验了股权激励方案披露后公司的业绩变化,研究发现:(1)上市公司披露股权激励计划后的业绩好于其披露前的业绩,且总体上来说好于未披露股权激励计划公司的业绩;(2)股票期权的激励效应要比限制性股票显著;(3)批发零售贸易行业的股权激励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李帅 《云南金融》2012,(6X):164-165
股权激励能否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很关键的是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的对激励对象的业绩考核指标的设计。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公告的股权激励契约中的授权条件和行权条件,从多个角度考察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契约中的业绩考核指标,反映股权激励契约中业绩考核指标的现状,提出业绩考核指标设计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李帅 《时代金融》2012,(18):164-165
股权激励能否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很关键的是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的对激励对象的业绩考核指标的设计。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公告的股权激励契约中的授权条件和行权条件,从多个角度考察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契约中的业绩考核指标,反映股权激励契约中业绩考核指标的现状,提出业绩考核指标设计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公司股权的日益分散和管理技术的日益复杂化,各大公司为了创新激励方式,纷纷推行了股票期权等形式的股权激励机制。股权激励是公司治理中最重要的机制之一。光明乳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有着特殊的现实背景。首先分析了光明乳业面临的问题,然后从激励方式的选取、激励对象的范围和限制性股票的授予情况三方面对光明乳业的股权激励方案进行了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1.
《会计师》2006,(8)
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颁布之前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五花八门。而万科作为第一家顺利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方案推出就慎重和严谨了许多。以下通过万科和拟实施股权激励的几家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几个主要方面的对比,对管理层股权激励进行探讨。关于股票来源。国际上通行的股票期权计划采取了“公司请客,市场买单”模式,即全体股东以公司名义共同向高管人员让渡股权性利益,借此激励高管人员为公司利益服务。在这种模式下,全体股东分享股权激励带来的利益,并承担高管人员行为不慎带来的风险。而先已推出的股权激励方案中,股票的…  相似文献   

12.
目前,股权激励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的长期激励方式之一.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市场有效性的缺失、外部监管体制的不健全等因素引起的股权激励风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系统分析了内部企业治理及外部市场环境对股权激励契约设计的影响,提出合理契约的设计以使其更好地体现建立长期激励机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翟亚星 《时代金融》2012,(30):250+263
作为一种激励制度,股票期权是在二十世纪中叶出现的,其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委托代理的问题。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以及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实施,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制度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资本市场也越来越完善,这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制度,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本文首先对股票期权激励作用机制的理论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之上,对我国股票期权激励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股权激励作为公司内部薪酬激励机制的创新,是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薪酬激励模式,可以有效纾解员工与公司间的利益冲突。然而,目前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绝大多数为上市公司,实务界和学术界对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关注明显不足。有鉴于此,文章致力于探索和建立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深入分析了非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现状、难点以及必要性,揭示了虚拟股票激励的弊端、风险和实施要点,基于此,进一步提出实施虚拟股权激励的保障机制及建议,以期推动虚拟股票激励方案在非上市公司落地生根,推动公司经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自2006年以来,股权激励开始在我国迅速盛行开来,到2014年为止已有500多家企业提出过股权激励方案,大部分会选择限制性股票或者股票期权这两种最常见的激励方式。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检验发现,限制性股票的激励效果往往优于股票期权。  相似文献   

16.
本文梳理了长期激励与股权激励的激励机理与相互关系;介绍了基于股权激励的长期激励计划,对其中的主要类型(股票期权、股权增值权、虚拟股票、受限股票、绩效股票、绩效单位)进行了分析和推演;最后就股价与绩效的关系作了总结性讨论.  相似文献   

17.
理论研究表明,管理层股权激励能有效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缓冲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减少代理成本,提升企业绩效与价值。但实证研究却得出不一致的结论,出现股权激励逻辑悖论。本文用新制度经济学中人力资本产权理论和契约结构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这一悖论的成因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8.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市场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集了21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首次披露日前后三十个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并对这些股价进行了统计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在股权激励方案首次披露日之后给投资者带来了超额收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给个股股价带来正面的市场效应,并且能够提高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短期融资能力。分析认为,广大证券投资者没有过分担心因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可能带来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多数投资者持积极认同态度。  相似文献   

19.
周迅 《投资与合作》2022,(7):154-156
近几年,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为了进一步扩大经营,中小企业开始应用股权激励政策,建立符合中小企业发展规模和特点的股权激励制度,将企业员工的利益与企业利益相结合。基于此,文章对股权激励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股权激励的概念、作用及方式,指出中小企业实行股权激励的意义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中小企业优化股权激励的措施,如明确股权激励的目的与定位、合理确定股权激励的目标与时间、参照固定的契约条件制定股权激励方式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11-2017年间发生在我国A股市场的公开市场回购事件为样本,探究了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对股票回购宣告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公开市场回购取得显著正向的宣告效应,该效应与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成正比,与既有估值水平成反比。这说明信息不对称程度对股票回购宣告效应具有较强的解释力,验证了"信号传递假说"在A股市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