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离开大公司创办一家基金,怎么考量这件事情?在我看来,首先要看团队。我和张旭廷、钱昱都是从华为出来的,受到华为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熏陶,华为文化里边关于客户导向、市场导向、艰苦奋斗等等这些理  相似文献   

2.
正决定加入方广资本这个团队其实是机缘巧合。我当时在富达刚提升为合伙人不久,有一天张旭廷给我打电话聊这个事,我首先问华为是谁要出来做?因为华为的人我还是比较了解的,听说是洪总出来,我说那行,可以一起做。但是富达这边合伙人责任大,负责整个的投资业务,我得早点跟老板讲,要对得起人家。讲完之后富达说不行,还得留半年,我就又留了半年,处理完后续事务。  相似文献   

3.
在新《劳动合同法》即将实施前,媒体上热炒的莫过于“华为万人辞职事件”,大批华为员工被要求重签劳动合同,工龄从零开始计算。紧接着,华为出台了一项新规定,工龄在8年以上的员工可辞职后再上岗,从老员工变成“新人”,同时获得一笔补偿金。  相似文献   

4.
傅幼玲 《商业科技》2010,(31):36-37
华为的团队建设有其独创性,首先华为“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吸引凝聚了众多的高科技人才源源不断地涌进华为。他们集中了最优秀的技术团队开发最尖端的技术。其二在团队中宣扬“艰苦风斗”的精神——是华为企业文化历久不衰之精髓。第三,注重对员工的培训。通过培训,华为将企业文化的内涵注入了每个员工的灵魂,塑造了具有独特魅力的华为团队。第四,通过自由雇佣制,促使每个员工都成为自强、自立、自尊的强者,从而保证公司具有持久的活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很多时候,机会会在不经意间送上门。 当中国的华为们因为美国的“国家信息安全”而苦苦不能进入美国市场的时候,一个月前,一起由美国前特工爱德华·斯诺登掀起的“棱镜泄密门”,给了华为们最大的竞争者重重一击。美国思科公司毫无意外的卷入了“棱镜门”,华为们开始抓住这次“棱镜”机遇,从自己的后院抄思科后路的反击。  相似文献   

6.
大洋  小兵 《商界名家》2005,(10):38-40
他的风光灿烂是一个传奇:25岁,杨元庆才毕业进入联想的年龄,他已经是“一脚踢死牛”的主儿,成了华为最年轻的副总裁。他的毅然离职是一个秘密:在2000年.已经被世人认定为华为一把手任正非的接班人的30岁的他和华为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7.
跻身世界五百强前五十三位的华为公司,业务范围广泛,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也广受好评,华为的成功离不开其成功的质量管理。随着企业发展,管理组织结构由“独立式”向“融合式”过渡,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应用将“零瑕疵”理念贯彻整个质量管理流程。其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全流程管控是华为的品质保证,也是消费者信赖华为的理由,更是华为发展壮大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8.
任正非 《商界》2006,(7):20-21
这是一篇难得的奇文. 华为与港湾网络的是是非非,已经成为最近中国企业界的焦点之一。极富戏剧性的是,一度水火不容的华为与港湾网络竞然爆出合作的新闻,而更令人称奇的是,曾经对手下叛将李一男发出“追杀令”的任正非,这一次大度地发表了一通令人感叹不已的演讲: “如果华为容不下你们,何以容天下,何以容得下其他小公司?”[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何志毛 《网际商务》2004,(11):34-38
“在你脑海里,华为品牌意味着什么?”在记着手做华为选题前,曾对十几位资深企业营销人和咨询界人士进行过随机访谈。“技术。”几乎众口一词。“还能联想到什么?譬如它的营销?”记接着问第二个问题。这一下颇让他们犯难了:“华为的营销?了解得不多。除了做关系,不知道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了解出境参展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纠纷状况,推动中国境外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和法律服务工作,研究我国出国展览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的长效机制,2011年贸促会法律部承担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企业出境参展知识产权保护与研究”项目。根据项目的进展安排,从2011年12月18日至12月23日,分赴常熟、温州、  相似文献   

11.
华为三名前员工窃密案的真相虽然迷雾重重,但这个案子的意义不仅在于三人是否侵犯了华为的知识产权,它留给业界乃至整个中国企业界的意义是巨大的。首先,利用法律措施保护商业秘密的做法,将成为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2006年6月16日中央电视台强档新闻栏目《社会记录》,对5月28日怀疑因“过劳死”离世的华为员工胡新宇事件进行了分析报道,华为公司再一次将公众关注的目光点亮。从直面思科的知识产权纠纷到最近全面收购港湾网络,华为一直在低调中沸腾着。作为发表过《华为的冬天》一书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也以他的“狼文化”再一次叫他的对手品尝了凶残竞争下的苦涩。收购博弈6月6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出华为已经和港湾达成有关收购的意向性协定,华为科技和港湾网络联合宣布双方已经正式签订谅解备忘录。据有关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收购意向涉及到…  相似文献   

13.
品牌新闻     
华为印度投资计划搁浅8月17日,印度政府以“担心印度战略电信网络的安全无法保证”为由,将华为在印度的新一轮6000万美元的生产基地投资计划搁置。对于此次在印度市场的“曲折”遭遇,华为新闻发言人傅军称,该计划确实尚在审批进程中,计划虽遭搁置但并不是说没有希望。并表示非常能够理解,对于投资计划能够获得审批表示出很强的信心。据印度当地媒体报道,印度政府已经暂停华为向印度附属公司“华为科技印度”投资6000万美元增持股份的计划。印度情报部门高级官员最近讨论了华为的问题,还组建了一个委员会审查外国企业投资敏感产业的规则,将在9月提交报告。届时预计华  相似文献   

14.
互动     
在采访华为荣耀前,有个问题萦绕在我脑际:对一个企业来说.“基因决定论”是一条铁律么?脱胎于B2B思维模式的华为的荣耀事业部,能否真的完成B2C的转型?在华为荣耀开放了所有部门的采访资源,和我们做了长时间交流之后,我们至少可以明确的是,华为正在改变,而荣耀就是这改变的切入口。  相似文献   

15.
<正>“遥遥领先!”9月6日晚,余承东在微博上写下了这四个字。此时距离华为Mate 50系列发布过去了约5个小时,市场反应热烈。这位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在手机江湖又放了一颗“卫星”。不过,没有麒麟芯片的“风火轮”,只能在4G手机赛道纵向深耕,华为何时能夺回高端手机市场份额仍是未知数。  相似文献   

16.
张凤玲 《中国品牌》2022,(11):45-47
<正>华为仍有试错和调整的机会在当下智能电动汽车赛道上,华为显然是绕不开的一个存在。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作为华为深度参与的两款车型,问界M5先是用87天实现单款车型累计交付量破万的最快纪录,问界M5和问界M7又在今年8月实现了单月交付量破万的新成绩。增长迅速是事实,问界在8月已经挤入了新能源车销量前十,  相似文献   

17.
华为"床垫文化"与富士康"血汗工厂"传闻所隐喻的,是中国经济赖以起飞的看上去有些过于沉重的两大引擎从华为员工过劳死引发的“床垫文化”之议,到富士康“血汗工厂”传闻,想来已经有人感觉窥到了深圳企业底气的不足。其实,这些事件折射的绝非仅是深圳企业的短板,更是中国经济高  相似文献   

18.
疯狂的网盛     
段澄 《三联竞争力》2007,59(1):16-16
在收购港湾后。华为又开始对旗下资产进行新的整合。2006年11月29日,华为宣布已接受3COM的竞购报价(8.82亿美元),双方已完成华为3COM技术有限公司(下称“H3C”)的竞购程序,履行相关法律程序后,3COM将全资持有H3C。  相似文献   

19.
赵云 《中国品牌》2014,(5):90-91
2013年是让华为终端董事长余承东满意的一年。虽然“下课”的传闻几乎每隔一个月就会来那么一次,但坐在华为终端会谈室里,他说:“我还在。”在余承东接手华为终端部门时,华为终端的全球品牌知名度低于5%,而2013年“这个比例是52%,华为终端有了很大变化。”“行业正处于一个洗牌期,有些公司将消失。”他说,“4G的来临,对我们是—个机会。”  相似文献   

20.
近一年来,欧美、日韩等跨国公司在中国大量 申请专利的同时,还将核心技术集中在我国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上,逐步形成对中国企业的专利“包围圈”。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也遭遇国外企业知识产权“围城”,专利封锁愈演愈烈。今年2月,日韩和欧盟等9家企业组成蓝光光盘联盟,推出单张容量16GB蓝光DVD光盘,并开始对其他企业技术专利使用授权。这就使得中国企业于2002年卷入的DVD知识产权之争尚未平息,国外企业又竖起了新的知识产权壁垒。日前,美国思科公司状告中国深圳华为公司产品专利侵权,美方企业抡起知识产权法律大锤在阻击华为的市场攻势,击败潜在竞争对手。专家指出,中国企业冲破国际适应产权“围城”,当务之急是要把握专利创新的主动权,提升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