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茶为万病之药,茶对人体具有良好的保健价值,但这些保健价值需在正确的、健康的饮茶方式下,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不同季节应饮不同的茶,不同体质和不同职业的人也应该饮用不同的茶。为此,本人把多年与专家学者交流的健康饮茶的经验梳理出来,让爱茶者都能健康饮茶。  相似文献   

2.
新型茶叶食品的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被誉为“万病之药”,新型茶叶食品有茶叶冰淇淋、茶叶面包、茶叶糖果饼干、茶叶巧克力、茶叶果冻、茶果露等。 绿茶花生奶: 绿茶中维生素A、赖氨酸、苏氨酸较多,弥补了花生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据说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时.正逢暑天,整日奔波劳累.不幸中暑困热、咽痛咳嗽。随从人员请来名医开方.服药不见效果.病况日渐加重.上下十分焦急。有人竟找到王老吉,药到果然病除。于是.林则徐登门答谢,并问及姓名与所用之药。王老吉如实回答:“大家叫我王老吉.为你治病的是几味不值钱的草药。”林则徐不禁感叹:“药无分贵贱,不值钱的草药.煮成茶.足见奇效;并使人随到随饮.有病治病无病防病.贫苦百姓更能受益。”后命人送来一个大铜葫芦壶.上面刻着“王老吉”三个大金字。[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科技与生活     
沸茶防治心脏早搏 心脏过早搏动,简称早搏。引起早搏的原因很多,情绪激动、神经紧张、疲劳、消化不良、过度吸烟、饮酒等均可诱发。研究发现:煮沸的茶液对早搏,不论是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或心房纤维颤动均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沸茶能释出高浓度茶色素,它可将动脉壁上硬化的粥样物质清除,使动脉组织逐步恢复正常,且能防止胆固醇类物质沉积于动脉壁上而阻止动脉硬化发生。 具体方法:取红茶或绿茶5克,加入清水200毫升,中火煮沸、小火沸腾5分钟、离火沉淀片刻,去渣取茶液约150毫升,每日空腹一次饮尽,连服三月即可获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病有百种,非一种药治得。然,"文革"中却有"喝凉水"、"打鸡血"可治百病之"疯",前几年也有"做气功"可人人成仙之"狂"。企业的病也有百种,"承包"的药有的吃好了,有的没"疗效";"股份合作制"这剂药,也绝不是"万灵之丹"。眼药吃到肚里,只能让肠胃乱折腾。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茶的故乡,种茶、制茶、喝茶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清晨一杯茶,饿死卖药人",可见茶的保健功效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7.
《企业标准化》2009,(19):55-55
中国是茶的故乡,种茶、制茶、喝茶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清晨一杯茶,饿死卖药人”,可见茶的保健功效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8.
当今竞技武术面临竞技暴力性、评分人为性、文化泯灭性、礼仪缺位性等问题.而茶之文静含蓄益于消解竞技武术赛场的暴力血腥,茶之明伦尚礼可以弥补竞技武术赛场的礼仪缺位,茶之自然之道利于纠正竞技武术评分的社会干预,茶之文化深邃能够唤醒竞技武术比赛的文化回归.  相似文献   

9.
<正>饮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六大茶叶,有些人也喜欢且适合饮用各种以花、果泡制的茶,这类茶被称为代用茶,如“棘如枸之刺、茎如杞之条”的枸杞茶。《代用茶》(GH/T 1091–2014)标准将这类除茶以外,由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可用于食品的植物芽叶、花和花蕾、果实、根茎为原料,经加工制作、采用类似茶叶冲泡(浸泡或煮)的方式,供人们饮用的产品定义为代用茶。  相似文献   

10.
据悉,重庆国际生命科技实业总公司在已研制出长长蚁王精、金佛山信息茶、麒麟药功袋、信息黄连皂等祛病健身的生命科学系列产品的基础上,接着又为防治碘缺乏疾病而研制推出了人类健康的福星——海藻麒麟银花片。 这种被誉为“人体启动发育之晶……”的新药,究竟有些什么功能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走访了重庆国际生命科技实业总公司总  相似文献   

11.
一辈子,一杯茶 “一辈子,一杯茶”,徐结根爱茶那是一辈子的事情,对茶爱之深,情之切!他不可一Et无茶,茶已经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开心时,喝一口,思考问题时,喝一口,沉闷时,喝一口,喜怒哀乐一杯茶。  相似文献   

12.
《山东企业管理》2012,(7):96-96
太平猴魁为尖茶之极品,久享盛名。尖茶是安徽省的特产,产于太平、泾县、宁国一带。各类尖茶采制技术和茶叶外形较为相似,而内质却各具风格。太平县(现为黄山市黄山区)产茶历史可追溯到明朝以前。清末南京太平春、江南春、叶长春等茶庄,纷纷在太平产区设茶号收购加工尖茶,远销南京等地。江南春茶庄从尖茶中拣出幼嫩芽叶作为优质尖茶应市,取...  相似文献   

13.
茶既茶,茶亦非茶。生活中,有很多的茶外之茶。许多人喜欢将荷叶、决明子、西瓜皮、玉米须、莲子心等与茶叶搭配泡制,形成"茶非茶",经常饮用,具有一定的医疗功效,特别是用来降低血压的效果比较明显。荷花被美誉为"出淤泥而不染",其叶片也具有相当的疗效。可将新鲜的荷叶或已凉干的荷叶,与茶叶按照1∶1的比例冲泡出来的这种荷叶茶,能起到扩张血管、清热解暑、降低血压的作用,还能降低血清中甘  相似文献   

14.
涵村露重,茶韵悠悠 “茶以洞庭山之碧螺春为天下第一”,这是清代著名文人龚自珍的赞誉。  相似文献   

15.
2012年8月31日,A市质监局接举报对B公司进行检查,发现B公司正在生产八宝茶(取得代用茶产品生产许可证),已经生产好成品500袋(5克每袋),未装袋八宝茶100公斤,经现场查对产品配料记录,发现每100克八宝茶添加了3克人参(人工)。经调查,B公司认为人参是一种药食同源植物,食用人参对人体健康有利,一共生产添加了人参的八宝茶500袋,成本价为3.00元/袋,销售价为4.2元/袋,产品现尚未销售,八宝茶包装上的标签配料表没有标注"人参(人工)"字样。  相似文献   

16.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神州大地,茶区广布,国人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茶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儒家以茶养廉、道家以茶求静、佛家以茶助禅。其中滋味可能各有不同,但雅俗共赏是不争事实,文人雅士喝茶  相似文献   

17.
天下第一茶     
历史文化西湖美景、龙井名茶,早已名扬天下。西湖龙井茶居全国十大名茶之首,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我国唐代,当时著名的茶圣陆羽,在所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西湖龙井茶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西湖龙井茶从无名到有名,从老百姓饭后的家常饮品到帝王将相的贡品,从汉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开始了他的辉煌时期,名副其实,天下第一茶。明代,西湖龙井茶开始崭露头角,名声逐渐远播,开始走出寺院,为平常百姓所饮用。明嘉靖年间的《浙江匾志》记载:“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尤为珍品,所产不多,宜其矜贵也。”明万历年的《杭州府志》有“老龙井,其地产茶,为两山绝品”之说。万历年《钱塘县志》又记载“茶出龙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与他山异。”此时的西湖龙井茶已被列为中国之名茶。明代黄一正收录的名茶录及江南才子徐文长辑录的全国名茶中,都有西湖龙井茶。如果说在明代西湖龙井茶还介于诸名茶之间的话,到了清代,西湖龙井茶则立于众名茶的前茅了。清代学者郝壹恣行考“茶之名者,有浙之龙井,江南之芥片,闽之武夷云。”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  相似文献   

18.
《神农·食经》曰:“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茶可谓为饮品中之上品。茶同时作为文化的载体,营造氛围,创造沁心的意境。淡黄色的茶汤,包容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不卑不亢令人回味。福建安溪铁观音的代表——三和企业,充分领略了茶的韵味,紧紧抓住文化与商业的契合点,把茶道、商道、文道交融一体,让安溪铁观音独特的韵味展现给每一位与茶有缘的人。  相似文献   

19.
清友之约     
宋苏易简《文房四谱》言:“叶嘉字清友,号玉川先生。清友为茶也。”虽然没生于江南,却固执的喜欢上饮茶,醉心于茶所营造出的一切。虚度光阴20余载,有近一半是由茶陪伴左右,可谓之日老友矣!但我更喜欢苏老先生为之命名的“清友”:清澈、清冽、清淡、清芬、清苦、清白、清泠、清徽,  相似文献   

20.
A类茶叶加工Y501绞股蓝枣茶的配方及生产方法Y502对茶叶综合加工与利用的方法Y503甜茶——绿块Y504醒酒茶Y505解烟保健茶Y506常青茶Y507茶色素的提取方法Y508三参茶的制造方法Y509福寿茶Y510碘素及其生产方法Y511美容茶Y512蜂蜜荣及其制作方法B类保鲜技术Y513多用保鲜机Y514瓜果蔬菜保鲜剂及其提取工艺Y515荔枝等水果保鲜剂Y516一种冷冻保鲜蔬菜及保鲜方法Y517葡萄保鲜纸Y518保存板栗的加工处理方法和其加工设备Y519化学法酶失活水果保鲜方法Y520保鲜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Y521一种保鲜剂Y522壳聚糖衍生物果蔬保鲜剂的配制C类制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