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书·明理     
正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教导后代"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希望儿子养成读书的习惯,并从书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视读书为人生第一要务,读书即明理,读书为铭志,悟道,修德。人贵有志,为何学习,是读书的首要条件。曾国藩在家书中曾告诫子孙:"盖士人读书,第一要立志""有志者则断不甘为下流"。诸葛亮隐居隆中,就能三分天下,一出山被拜为军师,  相似文献   

2.
读书占据了属于我私有的全部时间,包括在国内出差的火车上和出国访问的飞机上。如果哪一天没读成书,睡不踏实,就像丢失了什么重要的东西。有时我给自己定下"课程",什么时候要把什么书读完,可惜计划有时落空,但事后一定要补上。说起读书,令人汗颜。"书到用时方恨少",确然。此话原指个人所"藏"之书永无"足够"之时,而我则是时时觉得所"读"之书太少,年纪越大这种感觉就越强烈。在这种自觉愧赧的情况下要  相似文献   

3.
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说:读书像汽车加油一样,加满油你得知道去哪里。装了太多的油就变成油罐车,我看太多的人读了好多的书,两种人不太会成功,一个是不读书的人不太会成功,第二个是读书太多的人也不会成功,所以我们今天主要是吹吹牛,我来就是想告诉大家,别读太多书。  相似文献   

4.
循环     
农村许多人没读书知识少,就多生,一多生,人就穷,越穷越生,越生越穷;机关人浮于事就扯皮,越扯皮越没人干活,就要招人,越招人,越人浮于事,越人浮于事越招人;公安机关抓小偷,偷了罚,罚了偷,越偷越罚,越罚越偷;贪官买官,买了官,做贪官,越贪越买,越买越贪;穷人往往读不起书,不读书就受穷,越穷越读不起书,越读不起书越受穷。  相似文献   

5.
关于读书,清代诗人袁枚认为:"读书如吃饭,善食者长精神,不善食者生痰瘤."在此,袁枚以吃饭比喻读书,可谓别出心裁.人,固然要吃饭,但吃什么?怎么个吃法?却大有讲究;书,固然要读,但读什么?怎么个读法?也值得深思.   ……  相似文献   

6.
陈海涛 《秘书工作》2009,(11):45-45
读书是人生进步的阶梯,也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我认为要使读书真正发挥作用,应该做到苦读、善读和笃行。 苦读的含义对古人、今人来说有所不同。古人苦读是读书难。首先是读书的困难。在纸发明以前,古人读竹简或木牍做的书,既费时又费力。之后,虽出现了帛书,但价钱很贵,一般人用不起。纸制书籍产生后,由于价格较高,一般人多是抄书读。  相似文献   

7.
读书两忌     
读书两忌:一忌读什么,信什么;另一忌是信什么,读什么。如果读什么信什么,就会变成书的奴隶,让自己的头脑变成跑马场,任别人践踏。相反,信什么,读什么,就会把自己的头脑封闭起来,变成某一个人或某种学说的私人领地,其他任何思想都进不去。 在现实生活中,读什么信什么的情况并不少见。有的人被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俘虏,变成错误学说的信徒,出现学者们所称“二世现象”,也有的人由于自己没有主见,觉得所有的书讲的都有道理,观点三日一变。 古人有语云:“少则信,多则惑”,原意不是用来讲读书的,借用来说明读什么信什么的后果,倒是适用的。“多则惑”,讲的是读什么信什么,使自己无所  相似文献   

8.
刘海藩 《新远见》2009,(8):24-26
最近,习近平同志作了关于《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报告,十分重要。在当前商海汹涌、物欲横流的条件下,少数领导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造政绩、邀功赏、谋近利的活动中,极少数的甚至追求享乐、玩物丧志、寡廉鲜耻。此次中央号召大家读书,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治本之策。习近平同志把书概括为"人类知识的载体,人类智慧的结晶,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工作之余,把主要精力放在读书学习上,大大提高执政能力,就真的有希望了。  相似文献   

9.
人生烦恼识字始,解决烦恼的办法,也只有读书了。什么人读什么书,读书的习惯亦是如此。像我这种天生不耐烦的人,从来无法按正常顺序读书。凡书到手,必随便一翻,胡乱看得几行,若有一句入眼,便自认可读。读也是今天一段,明天一段,并且前后颠倒,乱七八糟的,总能看得完。  相似文献   

10.
学会读书     
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徐特立看到这个题目,人们一定会问,还有人不会读书!有,古往今来不乏其人。据《南史·陆澄传》记载,陆澄从小好学,“行坐眠食,手不释卷。”书读了不少,却学而无得。读《易经》三年,背得滚瓜烂熟,却不明书中含义,被时人讥为“书橱”。晋朝的傅迪,唐朝的李善,都是藏书读书的热心人,可就是学不能用,被人称为“书簏”。可见读书不仅要花气力,更重要的是要讲方法、讲效果。一味地死读书,读死书,必定事倍功半,甚至“非随无益而又害之”。怎样读书,鲁迅有言:“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读不读,而在于怎样读。”理解鲁…  相似文献   

11.
郭凡生 《英才》2009,(8):117-118
一本书,吸引我入迷,我就读,不能吸引我,就扔掉。对我而言,读书的第一要义是读着过瘾。因为,只有这样读书,我才能记得住、才能消化吸收。我最早接触的书是《野火春风斗古城》和《红岩》——那个年代,大家都读这些书。“文革”时期,我则想方设法去找一些世界名著来读。大学毕业,尤其是做企业之后,我确实读了很多书。  相似文献   

12.
陈敏 《秘书工作》2010,(6):49-49
近日,—位领导同志与广大网友交流读书体会时倡导要“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读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这为我们点明了“为何读、读什么、怎样读”等基本问题。“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意义,阅读的方向和要求,以及孜孜以求的精神和态度;“读书活、读活书、活读书”强调的是科学的阅读方法和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时代,报刊书籍繁多,书海茫茫,读不胜读.望"海"兴叹,畏难却步,当然不行,积极的态度应该是尽可能地加快接受知识信息的速度,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清代学者章学诚谈学习体会时说:"宇宙名物有切己者,虽锱铢不遗;不切己者,虽泰山不顾."他强调读书要从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需求出发,加以选择,"切己"者精读,不"切己"者跳读.这不失为读书良法.  相似文献   

14.
彭林 《秘书工作》2015,(2):68-70
作为学者,我们的一生注定了要跟书打交道。和社会上其他行业的人不一样,我们的事业和人生,都跟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人读什么书非常重要,需要郑重选择,因为你会受它影响,甚至受它左右。书如果能够给你很正面的影响,你的路大致就不会走错。我个人命运的改变,始于"文革"期间坚持不懈地读书。"文革"期间,允许阅读鲁迅的著作。当时看到一本鲁迅的诗歌集,天天拿在手上翻阅,爱不释手。有些诗句与自己的境  相似文献   

15.
书问书答     
枕戈 《审计月刊》2004,(12):58-58
关于读书,汉代学者刘向有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诚为至理。但说的不够通透。书药如何医愚?我以为,一为书问,即读书首先能够引人思索,使人脑瓜子里多了些“为什么”。一为书答。即读书又能使人对诸多“为什么”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16.
枕戈 《审计月刊》2010,(3):55-55
我和韩玲、肖霞、阿华是挚友,我们有个共同爱好,那便是读书。我们四个喜欢书,自然喜欢买书、读书、品书,书成了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是我们爱好不同,各读各的书,很少读同样的书。韩玲是在报社工作,她业余时间读  相似文献   

17.
人生处世,第一要呼吸吃饭,延续其生命,茁壮其体魄。第二要读书求知,健全其人格,强健其精神。二者虽缺一而不可,却以后者为重要。否则,即如鲁迅所言,无论体格如何健壮,也只能作些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哲人培根如是说。无论我们属于哪一类读书人,读书都不应该是目的。读书人不能眼高手低,纸上谈兵,自以为是,远离实际,空泛飘渺,画地为牢,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赵括兵败而身死,时人空谈尽误国。"书斋当然是学习的好地方。但闲坐其间,闭门造车,烂漫遐想,从来都不可能产生有真正价值的思想,获得睿智和超凡的才能。书斋从来都只是一个起点。要想得到真智慧,增长超凡才能,成就伟大事业,绝不能纸上得来,袖手空谈。" 命运只青睐有准备的人。书中自有颜如玉,细读一定能够找到《爱的真谛》。我们读多少书都不为过,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亭要躬行"。读书人不能不引以为诫。  相似文献   

18.
徐中远 《秘书工作》2012,(11):53-54
我们知道,毛泽东一生的最大爱好是读书。1959年6月,毛泽东来到庐山。有一天,他与时任江西省副省长的方志纯谈起了读书问题。当谈到读什么书时,毛泽东说:"除了马列的书外,还要读些历史书。古人说‘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这是很有道理的。一个领导者,知道一点历史有好处,可以学习历史的经验嘛。"  相似文献   

19.
(一) 时常读书,时常感慨。有时为别人,有时为自己。回想这几年的读书生活,书虽读了不少,但是繁杂且滥,正如刚吃饱了肚子、渐渐富足起来的人们,在吃尽生猛海鲜、遍尝山珍海味之后百食无味,处于"浪里白条水上漂"的状态。并没有熟读深思进行"再加工",流于一般性的消遣为多,费时又费神。此中缘由大致有二:一是人懒思倦;二是好书的确不多。  相似文献   

20.
我这个人可能有点书呆子气,谁都劝人家读书,朋友之间交往多是送书。我认为书是最好的礼,也是最好的营养品。现在缺营的人不多,缺知识的人不少,很要提倡读书。乡镇干部一天到晚忙得鞋壳里长草,读书时间确实不多,但决非没有一点时间可挤。有的乡干部说,整天和农民打道,不需要多大学问,把政策记就行了,不需要多少书本知识。有的干部说,不知道读什么书。认为和农民打交道不需要多知识是老皇历了。对现在的农民定得刮目相待。现代社会,信息道很多,有些农民见多识广。我触过一些农民,他们的知识面可广了,不管是对政策、对法律、对现代科技,都能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