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场由"太湖蓝藻"引发的"无锡饮水危机"事件,再次向人们敲响了环境保护的警钟。事实上,太湖水的污染问题已经存在十几年了,太湖流经三省一市(苏、浙、沪、皖),所以蓝藻危机并不是无锡一地所造成的后果,而是太湖四周和太湖流域方方面面都有责任。没有人去分析太湖污染的责任在谁,因为太湖是跨界湖泊。  相似文献   

2.
江苏无锡自来水水源遭蓝藻污染.引发用水困难和抢购限积饮用水的现象,因为信息披露及时,开展了“引长江水济太湖”的稀释工程,同时采取打捞蓝藻、人工降雨以及采购净水等措施.使情形有所好转,不过问题的根子未除。“引江济太”、或“打捞蓝藻”、或“供应纯净水”等举措能解一时燃眉之急,恐怕无法根治污染。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5月29日,无锡太湖局部水域爆发蓝藻引发无锡城市水危机,小小蓝藻在一夜之间打乱了数百万群众的正常生活,也触痛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敏感神经,它如同一个引子,将我国  相似文献   

4.
蓝藻暴发是太湖面临的重大水安全问题,通过分析蓝藻的生理特性,结合太湖的气候特点,得到蓝藻水华形成的原因为营养盐和气象条件。水体污染造成的富营养化是蓝藻生长发育和暴发的基础,而气温、降雨量、日照时数等气象条件是蓝藻暴发的必要条件。只有上述条件同时具备.才有可能出现大规模的蓝藻暴发。现有的蓝藻治理措施主要有源头控制、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和生态修复等。  相似文献   

5.
在第36个世界环境日来临前夕,无锡太湖大面积蓝藻暴发,让人们颇感震惊,它再次敲响了环境保护的警钟。[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湖蓝藻事件的爆发,给江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而目前关于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的研究还很少有人涉及。WSR方法论既是一种方法论,又是一种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工具。因此将WSR方法论应用到太湖蓝藻事件社会影响的分析中,并通过事理—人理(SR)的EAPs概念模型建立,对太湖蓝藻事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从居民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环境意识、社会就业、公共服务六个方面进行详尽的分析。旨在通过对太湖蓝藻事件社会影响的分析,为研究社会系统和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曾经,一首《太湖美》让全国人民对无锡的优美风光颇为神往。而如今,小小的"蓝藻"却让无锡"臭"名远扬,更让广大的无锡人民连日生活在"臭"气熏天里,饱尝水质污染之苦。一位无锡网友在自己的博客里这样写道:"无锡有难了,蓝藻作怪,自来水发臭,大家疯狂买水,超市货架都空了,限制购买量,水价上涨,一桶纯净水由8元涨到50元!吃的食物都发出恶臭,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这句抱怨恰恰很好地描述出无锡老百姓的生活现状和情绪。  相似文献   

8.
今年入夏以来,因太湖富营养化加剧、气候异常、水位偏低等诸多因素,导致江苏省无锡市区域内太湖蓝藻提前暴发,无锡市饮用水源大面积污染,自来水供应几近瘫痪。客观分析,此次太湖突发性生态灾害,是天灾更是人祸,整个太湖流域地区都有责任。小小蓝藻在一夜之间让无锡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受到严重威胁,再次敲响了水环境保护和供水安全的警钟,提醒各级政府亟待解决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对于“求突破、上台阶、大发展”的重庆来讲,有着特殊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如何治理太湖污染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太湖富营养化是这次太湖蓝藻大暴发的根源,资源化脱氮脱磷是治理太湖蓝藻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提出了蓝藻打捞资源化利用、水草种植资源化利用和湖泊清淤资源化利用三大具体措施。文章最后指出,既要严格控制好源头氮、磷物质排放,也要采取切实措施脱氮、脱磷,太湖水体污染的这一痼疾才能得到彻底根治。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可持续理论的太湖流域污染与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水平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随着长期以来经济利益的驱使,太湖区域面临严重的水污染。2007年蓝藻危机爆发,敲响了流域治理的警钟,但10年的治理成效并不明显。文章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经济主导的博弈,深入分析太湖水污染的形成根源,并基于经济、社会、生态协同发展的可持续理论,提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太湖污染综合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