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宏观审慎性管理作为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措施,受到BIS、IMF、G20集团等国际组织以及各国金融管理部门的普遍重视,我国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构建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重要职责,因此研究建立宏观审慎性管理框架十分重要。本文从基层央行角度出发,从五个方面阐明基层央行在构建宏观审慎性管理框架方面,已经开展的部分实践以及未来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改革,加速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构建资本项目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成为其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借鉴新兴市场国家资本项目宏观审慎管理经验,明确我国资本项目宏观审慎管理实践探索课题,提出建立完善宏观审慎管理预警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宏观审慎调控工具应对跨境资本流动风险,构建应对资本流出风险的审慎管理框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差别利率政策推进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对"十二五"期间规划安排,"构建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已经成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在总结我国宏观审慎管理初步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差别利率政策的概念及实施建议,希望能够为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构建及完善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全球金融危机引发国际社会对金融监管体制的深刻反思,要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迫切需要加强和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本文从比较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审慎监管的区别入手,分析了国内外宏观审慎监管的改革实践,论述了如何构建我国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和设置相关职能,并提出完善我国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综述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次贷危机以来,关于宏观审慎管理的内容被广泛讨论,美、英、欧等发达经济体已就此开展了相关改革,我国也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将"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纳入其中.本文就宏观审慎管理的概念、特点及工具进行了梳理,期望通过探讨中央银行在组织架构中的作用,为我国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王志华 《金融与市场》2011,(2):45-47,50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使得国际社会认识到微观审慎监管的缺陷和不足,国际组织和主要经济体开始重新审视宏观审慎监管,着力构筑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监管框架。本文在借鉴国际宏观审慎监管经验的基础上,对构建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陈涛 《西安金融》2014,(1):58-62
本文通过回顾“宏观审慎管理”的演变过程,总结了目前国际组织及各国在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方面的做法。从中央银行分支机构视角看,构建区域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应重点关注区域经济金融监测分析和评估、区域信贷结构优化和融资结构改善、区域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管理、区域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区域法人机构改革、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宏观审慎管理是各国金融改革的核心之一。本文通过对美国、欧盟和英国宏观审慎的组织框架、职能措施、管理工具等方面进行比较与分析,对于推进我国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全球金融危机后,欧美英等国家和地区在金融监管改革中均赋予了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从理论上分析,加强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有效实施货币政策的需要。构建我国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应明确中央银行履行宏观审慎管理职能的法律地位,赋予其开发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和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权力,并建立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0.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为有效应对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各国均根据各自的国情构建宏观审慎政策制度框架。借鉴他国的政策经验,对于增强我国的宏观审慎管理能力有着现实的意义。本文在总结归纳个世界各主要国家宏观审慎政策制度框架发展趋势、特点以及补偿机制的基础上,得出对我国宏观审慎管理的启示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袁雷 《金融会计》2014,(8):5-14
出于盈利和规避监管的动机,近几年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迅猛,在此大背景下,构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披露框架,夯实信息基础,对于提升宏观审慎管理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宏观审慎管理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业务披露的管理需求,并围绕着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信息需求初步构建了表外业务披露框架,并对完善宏观审慎当局关于表外业务的监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正着力加强和完善宏观审慎的政策框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宏观审慎外汇监管的核心是从宏观、逆周期的视角采取措施,防范由整个体系顺周期波动和跨部门传染导致的系统性风险,维护货币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本文以外债管理为核心,研究探讨在外债管理中贯彻宏观审慎监管理念的原则、问题以及构想.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金融危机促使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重新审视金融监管的诸多重大问题.建立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金融宏观审慎监管制度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和各国适用方案的重中之重。吸取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和经验。中国已正式将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写入“十二五”规划。本文对后危机时期国际金融宏观审慎监管的发展趋势作了分析,结合我国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监管现状和特点,剖析了我国建立以逆周期管理为重要内容的宏观审慎监管制度框架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我国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金融纵横》2011,(12):25-28
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这一重大部署指明了我国金融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对强化和改进金融宏观调控,提升系统性风险防范能力,切实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在对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进行比较,分析国际宏观审慎管理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基层央行工作实际,立足基层央行在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中的角色定位,提出基层央行履行宏观审慎管理职责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为核心的国际金融改革正在稳步推进,我国"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构建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因此,在区域金融管理中,应引入宏观审慎管理理念,加强对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管理。本文从中央银行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区域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中央银行在其中的主导性和功能性作用,并探讨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如何落实好双支柱调控政策,防范好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当前基层央行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挑战。从现行基层央行开展区域宏观审慎管理实践角度分析当前区域宏观审慎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区域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构建思路,并从健全组织体系、完善评估机制、建立监测和预警体系、加快培养干部队伍、加强政策协调配合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宏观审慎政策研究大体经历了概念提出、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三个阶段。本文认为宏观审慎政策概念包含三个要素、两个维度,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就是要回答由什么样的管理部门按照什么样的管理原则、运用哪些工具管理哪些对象、达到怎样的目标的问题。本文梳理了当前关于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主要理论和国际实践,提出了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设计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先简要回顾了宏观审慎管理的概念及政策框架,又结合此次美国次贷危机教训,提出以通胀率为主要或唯一目标的传统货币政策框架是否合理和以单个金融机构为监管对象的微观审慎监管模式是否完善的两大质疑,得出货币政策必须与宏观审慎监管相协调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借我国正努力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契机,对优化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逆周期调控机制、政策工具的开发和利用、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亚 《北方金融》2022,(1):94-98
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显著提高,特别是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进一步冲击国际资本市场,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双向波动加剧,对宏观审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总结了巴西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经验,分析了后疫情时代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特点及趋势,提出建立合理的宏观审慎组织框架和协调机制、渐进审慎的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引入合适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完善监测预警体系等四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已成为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趋势。国内外的学者对宏观审慎管理的概念、目标、工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总体看来尚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在借鉴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的模型框架,分析了资本要求和贷款价值比率工具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同时一定程度上厘清了宏观审慎管理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宏观审慎管理政策与货币政策在目标上具有一定意义上的一致性。单一的政策很可能会损害实体经济,在实践中必须进行动态平衡。因此,必须转变监管理念,着手建立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发挥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政策与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各项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