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存款保险制度是维护金融稳定的三大法宝之一,存款保险制度的核心问题是存款保险定价问题,存款保险费率分为单一费率和差别费率。我国台湾地区存款保险制度成立较早,在费率制度上经历了从单一费率向差别费率的演变历程,在存保费率定价上积累了较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存款保险实行差别费率与基准费率相结合的制度。学术界对存款保险费率定价研究主要以防范道德风险为出发点,聚焦于风险差别费率。传统的风险差别费率定价模型是期权定价模型和期望损失模型,两者均是对商业银行自身倒闭风险进行定价。本文认为,存款保险的目的是防范系统性风险。存款保险费率定价机制作为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部分,也应将目标聚焦于防范系统性风险。基于此,本文选择以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的宏观审慎监管视角,对存款保险差别费率定价机制展开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目标与特征,讨论存款保险费率定价机制的要点与形成过程。本文还进一步原创性地构建了一个基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存款保险费率定价模型,该模型以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作为衡量商业银行风险的依据。并且我们以中国16家上市银行数据对模型做了保费测算。结论证实模型的定价体系更全面,能更好地维护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3.
自1993年国务院首次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历时21年,2014年11月30日,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终于诞生,并于2015年5月1日正式实施《存款保险条例》。众所周知,存款保险的费率即存款保险定价是该制度能否在一国顺利施行的核心环节,条例中虽明确规定采用风险差别费率以区分不同银行的风险,但是如何衡量不同银行的风险,却未给出明确答案。有鉴于此,对从古至今、国内国外的经典或是有代表性的存款保险定价论文进行了文献梳理,从三个方面即存款保险期权定价模型、预期损失定价模型、国内研究现状详细论述了存款类金融机构风险的确定以及费率的厘定方法,以期为我国存款保险费率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经过了近70年的历史变迁,其变化主要表现在存款保险体系从复合走向单一;存款保险公司的职能从"单一职能"演变为"复合职能";存款保险费率从固定费率变为风险费率;存款保险范围逐步有所限制.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变迁给我们以下启示存款保险制度有利有弊,变革的目的就是要"趋利避害";存款保险制度既是一种保险制度,同时也是一种监管机制;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公共品,但不能妨碍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张忠滨  刘丽 《征信》2016,(4):91-92
2015年5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的《存款保险条例》规定,存款保险费率由基准费率和差别费率构成.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一些国家和地区总结和吸收了应对危机的经验与教训,对存款保险制度开始实施差别费率机制或对差别费率机制进行了调整,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我国应完善存款保险框架,建立专门的风险评级体系,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地实施差别费率,促进存款保险制度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势在必行。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宜制定相关法律,正确确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目标和组织形式。从严规定存款保险资格的标准,保险费率应遵循与商业保险费率相同的原则,存款保险制度的标的范围和保险限额,应分阶段确定。存款保险制度的资金来源宜多渠道筹集,资金运用应类似于一般商业保险公司,对问题存款保险机构的处理,应在保护存款人利益,进而保持市场稳定的前提下,防止风险进一步传导和扩散,同时,在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还需要解决金融机构市场运行机制、金融机构经营状况、存款保险机构与中央银行的关系,以及实行差别费率所带来的实际困难等众多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银行业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庆 《金融论坛》2001,6(8):12-16
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势在必行.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宜制定相关法律,正确确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目标和组织形式,从严规定存款保险资格的标准,保险费率应遵循与商业保险费率相同的原则.存款保险制度的标的范围和保险限额,应分阶段确定.存款保险制度的资金来源宜多渠道筹集,资金运用应类似于一般商业保险公司.对问题存款保险机构的处理,应在保护存款人利益,进而保持市场稳定的前提下,防止风险进一步传导和扩散.同时,在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还需要解决金融机构市场运行机制、金融机构经营状况、存款保险机构与中央银行的关系,以及实行差别费率所带来的实际困难等众多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艾蓓 《上海保险》2015,(2):61-64
建立市场化的存款保险制度是我国近年来金融体系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中费率机制的设计是成功推行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的关键。风险差别费率制度已成为国际趋势,目前已有35个国家实行,阿根廷是其中较早实行的国家之一。本文将就阿根廷存款保险制度的变迁及其现行存款保险制度框架,分析其制度利弊,从中找出值得我国借鉴之处。一、阿根廷存款保险费率机制的历史演变阿根廷现行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在危机中建立的制度,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经历了被废除,然后重新建立的曲折过程,存款保  相似文献   

9.
本文使用我国48家银行机构2013-2021年的季度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存款保险费率机制转变对商业银行及政策性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并分析不同类型银行风险承担的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第一,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显著降低了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这种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对政策性银行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依次增强;第二,存款保险单一费率机制调整为风险差别费率机制进一步降低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这种影响也存在显著异质性,对政策性银行的影响仍不显著,但对其他四类银行的风险承担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上述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实现了降低银行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预期目标。下一步,应当进一步完善存款保险费率核定制度,探索建立跨周期和逆周期的差别费率制度,提升“成本最小化”“风险最小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金融机构内在脆弱性决定了金融风险的客观存在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是保护中小储户、维护金融体系的良好运行的有力保障。现行存款保险制度的最大弊端在于逆向选择、道德危害、机构问题,而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则在于没有一个良好的费率规定标准。因此,合理的保险定价成了解决现行存款保险机制弊端的关键所在。银行重组模型强调了银行关闭和最优费率政策的内在联系的重要性,并指出最优存款保险费率取决于未来资产价值分布。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我们对于存款保险制度安排的创新不足,对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较少,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基于银行缴纳保费的存款保险计划制定、定价方法、道德风险的规避及对银行体系的效用方面。事实上,只有通过统一的税收制度建立存款保险计划才能提高社会福利,并在该框架下实现对民间借贷的有效调节。  相似文献   

12.
明雷  秦晓雨  杨胜刚 《金融研究》2022,501(3):41-59
本文拓展了Freixas and Rochet(2008)的理论模型,证明存款保险差别化费率机制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选取我国农村银行为研究对象,运用2015—2019年某省119家法人投保机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引入差别化费率设计显著降低了农村银行的风险承担;这一作用存在异质性,对于自身风险承担水平较低、资产规模较大的农村银行来说,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差别化费率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农信社改制短期内对农商行风险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结论对加强存款保险制度的早期纠正功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以及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ifficulties associated with imposing a unified deposit insurance scheme in a unified Europe. Specifically, it investigates the determinants of optimal deposit insurance in light of the Commission's 1994 decision requiring mandatory minimum coverage and encouraging a single unified deposit insurance structure. Issues of deposit insurance premiums and tax burden are analysed in the context of a general equilibrium-type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axes, the optimal degree of deposit insurance, and societal risk aversion are all interrelated in such a structure. Therefore, a common insurance system may not be feasible nor appropriate for a first best solution; co-ordination and even unified taxation may be necessary. At the minimum, exceedingly close macroeconomic policy co-ordination will be necessary for the single market for financial services to come to fruition and achieve stability.  相似文献   

14.
一般认为,限额存款保险制度让存款人的资产部分地暴露于风险之中,从而市场约束虽然比无保险状态下较弱但仍然有效,因此世界上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多采用限额保险。本文认为,中国银行业特殊的股权结构,以及长期以来政府对大银行的资金支持形成了存款人规模偏好和银行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的预期;这一预期特征必将异化市场约束,进而导致银行陷入无序的规模竞争并激励其风险承担;如果单纯实施限额存款保险制度,非但不能修正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约束的异化问题,而且将强化公众的大而不倒预期,使市场约束面临更严重的扭曲。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通过对台湾保险业反欺诈工作情况、保险业资金运用政策与现状、金融业综合经营与金控公司的发展、保险行业组织的发展与作用等重要问题的考察,借鉴台湾保险业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应建立两岸保险反欺诈合作机制,在大陆逐步建立行业性保险犯罪信息数据库,进一步发挥行业组织在反保险欺诈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反保险欺诈国际交流,稳步推进费率市...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is article establishes a dynamic game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to theoretically analyze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n systemic risk in the presence of a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To verify the mechanism, we use panel data on 247 global banks in 41 countries during the period 2006 to 2015 in an empirical analysis. Our article finds that a high degree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can reduce deposit insurance premiums and weaken the negative incentive from a bailout by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oreover, the effect of deposit insurance on financial stability is not apparent, but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deposit insurance and information disclosure reduces bank systemic risk. Furthermore, different deposit insurance designs affect bank behavior, so it is crucial for bank supervisors to create proper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s, which are helpful in strengthening market discipline and preventing moral hazard thus contributing to a stable financial environment. Therefore, under the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regulatory authorities should strive to improve the standard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o ensure systemic stability.  相似文献   

18.
王华丽 《保险研究》2011,(11):98-105
为实现森林保险的可持续经营,必须对实际森林灾害风险大小进行测评,依据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合理划分风险区域,从而为实施保险费率分区和差异化补贴政策奠定基础。通过选取并量化森林火灾保险的风险区划指标,采用因子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省级区域的森林火灾风险等级进行划分,并据此提出促进森林火灾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作用是应对挤兑风险,加强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通过对现有关于存款保险定价和存款保险制度效应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基于期权定价法的存款保险定价方法虽较少在实践层面应用,但促进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受金融环境、制度设计及银行自身等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效应,良性的制度运转与金融体系的完善相辅相成。未来的研究将着重考虑中小银行费率的厘定及存款保险制度与金融安全网之间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We develop an analytical model to address the question of optimal deposit insurance policy and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deregulation on depositors' welfare and the soundness of the insurance system. We find that the optimal level of regulation depends critically on the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isk and return. We show that in general deregulation of bank activities and/or of deposit rate ceilings will in volve tradeoff between depositors' welfare and the soundness of the insurance system. Our analysis also indicates that risk-sensitive premium and capital requirement schedules may not be efficient in managing the risk of ban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