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奕铭 《中国经贸》2016,(19):93-93
货币需求函数是货币需求与影响货币需求变动的变量之间的相应关系式。本文主要对我国货币需求函数在现今经济转型与开放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理论的分析与研究,以期实现对我国货币需求规律更全面的认知和理解,其研究对我国货币政策实施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迅速。一方面是股票市值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股票市值占GDP的比重也日益上升。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已引起许多国内学者的关注。本文引进股票市值和股票价格因素对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估计,通过使用最小二乘法、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模型,发现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需求有显著的影响。这表明股票价格以及股市市值已成为影响货币需求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变量。  相似文献   

3.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需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金奇  李淼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7):82-84
文章引入股票流通市值、汇率等变量对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需求函数进行全面研究。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汇率是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影响我国长短期货币需求稳定的最重要的变量,并且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很大;股票市场发展对我国长期和短期货币需求的影响很小。这一发现可为我国当前反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的制订提供重要的参考。为控制货币供应量,我们应该重点关注汇率波动。  相似文献   

4.
证券市场和货币需求:一个新货币需求函数的探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推导出一种具有清晰的微观基础,考虑证券市场因素以及有机综合交易、安全和投机等三种动机的新货币需求函数,并分析了四个外生变量的效应和作用机制。在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中,我们认为证券市场的发展使仍被广泛采用的货币数量论的缺陷日益暴露,我国一些学者已经开始重视对于考虑证券市场因素的货币需求函数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是在研究的方法论上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设计的新货币需求函数在方法论上有一定的创新。最后,运用我国1995年1季度到2001年4季度的数据对该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实证结果与理论预测具有很高的吻合程度,该货币需求函数能够很好地反映我国的货币需求规律。因此,我们希望本文设计的货币需求函数能够对我国宏观经济体现出应有的理论及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5.
收入分配因素影响宏观经济的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将基尼系数加入IS-LM模型来考察分配因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基尼系数的变动将通过边际消费倾向、货币的交易需求和货币的投机需求三个渠道影响宏观经济,基尼系数的增大将削弱货币政策的效应,增强财政政策的效应,同时使产出发生变化。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模型结论在我国的实用情况,得出目前基尼系数增大的效应主要表现在降低边际消费倾向影响产出的增加和财政货币政策的效果。通过使用脉冲反应函数来检验我国的基尼系数和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验证了模型的部分假设前提和结论。最后,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给出减小基尼系数增大负面效应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使用,从中国经济的结构变量入手,在理论上分析中国国民收入、社会最终储蓄率、企业资产负债率对中国最终财富持有者货币需求的影响和作用,并构建相应的货币需求函数理论模型,结合2001-2014年期间中国有关数据,对该函数模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所得的数据显示:以中国国民收入、社会最终储蓄率、企业资产负债率为主要解释变量的最终财富持有者货币需求函数在文章研究的时间区间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近代中国(1927—1936年)的宏观货币需求进行了尝试性的实证考察。其主要内容包括:(1)对近代中国货币需求理论函数得以运行的前提假设进行了尝试性的理论抽象。(2)建立了1927—1936年中国货币需求理论函数。(3)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该理论函数做了实证,用Beta系数分析了各解释变量的相对重要性,用双对数回归方程考察了货币需求量对各解释变量的弹性  相似文献   

8.
辛俚 《魅力中国》2010,(35):355-355
本文以我国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为考察对象,在对其加以界定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本文根据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从微观的角度对货币收入流通速度变动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得知造成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的影响因素是:人均实际收入增加,存、贷款利率的变化,特则是存款利率,通货膨胀率只有发生剧烈变化时才会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经济开放的现状,继而分析了经济开放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以及经济开放背景下的我国货币需求结构,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货币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从我国不同时期货币供给结构、基础货币结构和货币乘数的变化入手,分析货币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其次,采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进一步验证不同时期货币供给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前,M1、M2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影响,而金融危机之后,两者对其影响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通胀率作为政策开关变量,对结构转换形式的泰勒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应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周期中非线性泰勒规则优于线性泰勒规则,而纳入货币、资产价格、汇率等因素的扩展型非线性模型又优于非线性泰勒基准模型,其中货币和汇率因素的引入对央行货币政策实施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Cobb—Dauglas(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影响四川省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本文引入虚拟变量,以便考察改革开放对四川经济增长方式有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规模变量、机会成本变量及制度变量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三个因素,但一直以来货币需求研究主要聚焦于规模变量及机会成本,而较少考虑制度变量的影响。本文以银行机构及支付工具作为制度变量,从理论推导与实证分析两个方面探讨其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结论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商业银行机构扩张及支付工具的改进节省了城镇居民的现金需求,而推动了城镇储蓄存款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规模变量、机会成本变量及制度变量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三个因素,但一直以来货币需求研究主要聚焦于规模变量及机会成本,而较少考虑制度变量的影响。本文以银行机构及支付工具作为制度变量,从理论推导与实证分析两个方面探讨其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结论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商业银行机构扩张及支付工具的改进节省了城镇居民的现金需求,而推动了城镇储蓄存款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中国货币需求的协整分析和结构VECM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Johansen协整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简要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货币需求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真实货币余额、产出、通货膨胀率和利率之间存在两个长期均衡关系,即货币需求关系和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结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中调整系数反映了各变量对非均衡误差的直接动态反应,而产出和通货膨胀率以较快速度向后一均衡关系的调整说明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两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两种均衡关系对通货膨胀都有明显的直接抑制效应,且前一均衡关系还会通过抑制货币需求来间接实现价格稳定。  相似文献   

16.
柳欣  李江丁 《开放导报》2007,(5):54-60,69
传统的经济理论以生产函数为基础,认为宏观统计变量之间是以技术为基础的投入产出关系。本文认为,目前所有的国民核算统计变量都是货币量值的,是由社会关系或者说由货币金融体系决定的。沿着这一思路,本文将重新解释我国的经济增长和有效需求等一系列宏观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7.
货币虚拟化使流动性问题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货币的虚拟化已成为经济流动过剩的根源和经济结构嬗变的前提.虚拟经济作为纯粹的价值系统在货币虚拟化的条件下成为影响经济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货币与经济虚拟化视角,解释流动性过剩与金融危机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构建以收入、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以及股票市场市值等宏观经济指标为决定变量的货币需求计量模型,检验这些变量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这些变量的共同作用决定了狭义货币M,1余额和广义货币M,2余额的长期均衡水平;M,1余额在短期存在向长期均衡水平调整的自发调节机制,但这一机制对M,2而言则不显著;各经济变量的变动对货币余额的影响遵循不同的动态过程且影响程度存在差别,其中,利率和股市变动分别对M,1和M,2具有重要影响.文章最终针对实证结果阐明了其货币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局部调整模型对我国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了分析,提出在货币需求函数的分析中,应关注市场化利率,以便对持币成本做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当前互联网空间虚拟财产和虚拟货币现状的基础上,对虚拟财产和虚拟货币的交易机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探究了网络空间虚拟货币的发行和定价问题,分析了建立规范化的虚拟财产与虚拟货币交易体系的可行性,给出了构建这一规范交易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