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美国内幕交易的监管是以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10条第b款为基础,围绕对案例的判决与争论逐步发展起来的。信息平等理论与信托义务理论形成了内幕交易监管理论的两极,而美国内幕交易的监管实践则是要在两极之间寻求一个可调和的、易操作的监管原则。从发展趋势来看,美国内幕交易监管的主体范围不断扩大,监管的力度也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比较法的视角对期货立法完善的美、英等国期货内幕交易罪的归责理论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以发达国家的成熟理论为我国期货内幕交易罪归责的基本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证券市场禁止内幕交易规则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幕交易作为证券市场中一种非法现象,严重危害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当前,世界各国巳对禁止内幕交易达成共识并采取了种种措施。文章在对内幕交易简要介绍的基础上,从经济角度对内幕交易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内幕交易行为的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4.
关于内幕交易罪主体范围,理论界在具有职务关联的离职人员是否属于内幕交易罪主体、被动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员是否属于内幕交易罪主体以及内幕交易罪主体范围是否以第一受领人为限存在分歧。以中国裁判文书网的一审判决案件为视角,总结内幕交易罪主体范围实践现状,发现内幕交易罪主体范围具有扩张性、任意性以及模糊性等实践问题。立法不明确、司法不重视以及理论学界的争议是内幕交易罪主体范围混乱的根源。在当前的立法现状和司法实践下,通过限制内幕信息知情人员与非法获取内幕信息人员范围是准确界定内幕交易罪主体范围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5.
林姗  曾丹娉 《云南金融》2011,(6X):150-150
我国的证券法在近十几年中有了长足的发展与完善,但于较发达国家的法律相比,还显得不够完善,原则性太强,在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本文通过考察美国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立法与实践的发展,提出对我国内幕交易归责原则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证券法在近十几年中有了长足的发展与完善,但于较发达国家的法律相比,还显得不够完善,原则性太强,在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本文通过考察美国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立法与实践的发展,提出对我国内幕交易归责原则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内幕交易是证券市场的顽疾.严重影响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然而我国现行有关内幕交易的法律法规却对内幕交易民事赔偿责任涉及较少。学术界对内幕交易民事赔偿责任虽有涉及,但在一些基本问题上仍未达成一致。本文从完善内幕交易民事赔偿责任的重要性及现实紧迫性人手,尝试对该责任的权利主体、义务主体、因果关系及相应的诉讼程序方面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内幕交易是证券市场的顽疾,严重影响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然而我国现行有关内幕交易的法律法规却对内幕交易民事赔偿责任涉及较少,这无疑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一大缺憾。学术界对内幕交易民事赔偿责任虽有涉及,但在一些基本问题上仍未达成一致。从完善内幕交易民事赔偿责任的重要性及现实紧迫性入手,尝试对该责任的权利主体、义务主体、因果关系及相应的诉讼程序方面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各国内幕交易管制与我国证券法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禁止内幕交易的理论根据主要是信用义务和信托保密义务。与之相关的判断原则还包括信息的重要性和信息是否为秘密信息。  相似文献   

10.
近年,单位作为主体从事内幕交易的案例呈增加之势。本文结合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实践,结合近年典型单位内幕交易案例,并借鉴海外监管查处经验,着重讨论了单位内幕交易认定的一些疑难法律问题,诸如是否将单位作为违法主体以及是否处罚、如何认定单位知悉与利用内幕信息、如何区分单位内幕交易行为与个人内幕交易行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曹延生  杨军 《海南金融》2008,67(3):66-69
我国《刑法》第180条规定,"内幕交易罪"、"泄露内幕信息罪"的主体包括两类,即内幕信息"知情人员"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人员。其中"非法获取"内幕信息人员是一般主体还是特殊主体的问题,关系到这两种内幕信息犯罪主体身份特征的解释,也关系到司法实践中对这两种犯罪的适用。我国刑法理论通说认为该类人员属于特殊主体,但通过参照国外相关理论和考察我国立法精神,发现通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2.
在资本市场企业并购重组活跃环境下,内幕交易这一资本市场"痼疾"不断呈现出新动向,如行为加剧化、主体多元化等.内幕交易新动向的法律成因主要在于现行法律法规对内幕交易规制的缺陷,即内幕交易法律责任的不力、内幕信息认定标准的不足、内幕交易取证的不易以及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的不健全.因此,应立足于这些缺陷,完善内幕交易的法律规制,以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10b-5规则从保护市场公平竞争、促进市场信息的开放、保护公司信息财产权的角度,在司法审判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制内幕交易的制度,尽管"企业家补偿理论"极力反对禁止内幕交易,但是由于内幕交易本身的危害性,从保护市场公平有序和效率而言,10b-5规则具有更大的存在价值和司法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美国反欺诈一般条款10b-5的演进历史揭示,基于法院和国会的高度尊重,美国证监会推动了对10b-5的解释和发展,影响范围涉及绝大多数10b-5责任要素。特别是在反内幕交易领域,从归责理论到责任要素,证监会主导了有关法制的演进。结论是,证监会对于反欺诈一般条款、反欺诈法乃至整个证券法的解释和发展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注册会计师内幕交易的特点 内幕交易有三个构成要素,即内幕信息、内幕信息知情人和内幕交易行为,三者缺一不可.由于注册会计师角色的特殊性,其在内幕信息来源和种类、内幕交易主体和行为方面也呈现出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立足于公司治理视角,对我国股票市场上的非法内幕交易行为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公司治理不善是内幕交易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主要结论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内幕交易能够获取超额收益,造成交易量的波动,加剧企业层面的信息不对称,对企业和投资者产生重大影响;第二,公司治理较好的公司,内幕交易发生的概率较低,交易量的波动和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有所缓解;第三,不同交易主体的内幕交易存在差异,公司治理对内幕交易程度的影响有所不同;第四,目前的外部法制环境还不能阻止内幕交易的发生,改善企业层面的公司治理才是防范内幕交易发生的根本。  相似文献   

17.
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行为的存在会影响金融稳定与安全,内幕交易的认定是对其进行规制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梳理实践中出现的认定困境、学术争议和域外经验,认为内幕交易的主体认定应以特定身份为原则,不再以非法手段为要件,并增加豁免情形,主观方面可借鉴折中知悉标准,客观方面应不以发生实际结果为要件,信息敏感期间的形成节点则应适当提前,希冀内幕交易认定更具可操作性和合理性,以期对规避内幕交易和证券市场稳定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公志玮 《时代金融》2013,(21):235-236
我国《证券法》对于内部交易的规定相对模糊,其中,内部人范围等重要问题的规定并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内幕交易行为的因果关系也极难判定。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我国缺少内幕交易的理论基础。因此,笔者试图通过分析美国欺诈理论的发展与具体内容,为我国内幕交易的理论基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鉴于内幕交易行为严重损害资本市场的三公原则,证券监管部门与司法主体对内幕交易加大了执法力度和处罚强度。不过,总的来看,资本市场上内幕交易行为依然频发,究其原因,主要是与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机会成本不高等因素有关。基于此,应对内幕交易问题还需从成本入手,如提高行为人违法成本,加大机会成本,降低司法成本。  相似文献   

20.
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收购兼并、增发等行为日益频繁和复杂,利用内幕信息进行非法交易并获利的行为也越来越多。作者通过运用经济学中效用函数理论对内幕交易行为进行分析,指出作为理性人的内幕交易者,除了扩大内幕交易得益、降低内幕交易实施成本外,也会通过各种手段来极尽所能地降低遭受处罚成本;而内幕交易者实施内幕交易的得益远远大于内幕交易的实施成本和所受到的惩罚,正是内幕交易行为频繁的原因。通过上述分析,作者提出了防范内幕交易行为的对策建议,即舆论监督和举证责任倒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