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79年8月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及其盐类提起反倾销诉讼以来,迄今已有28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提起反倾销诉讼案件共达378起,涉及到我国机电、化工、轻防、土畜、医药等行业4000余种商品,其中涉案金融超过一亿美元的大案就有15起。近两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对中国的反倾销案激增,在数量上以欧、美为最,这些案件中,裁定倾销成立的占60%以上;其立案数、裁定率均居各国之首,使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和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与此同时,外国产品开始大举倾销我国,我国也是倾销的严重受害国,截止目前,我国对外提起反倾销案仅5起。中国企业面临反销售与倾销的双重冲击和考验。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来.中国一直是遭国外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据WTO的统计,尽管中国进出口贸易额近几年在全球贸易总额中仅占不到5%,但遭到的反倾销案件数量却占全球总案件数量的约14%,仅2002年遭到反倾销调查的数量就超过全球反倾销案件总数的16%。而且一旦被提起反倾销调查,中国产品被裁定倾销并被征收反倾销税的可能性也比别国产品更大。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国家在针对中国产品反倾销过程中采用歧视性的、不公正做法,他们以中国仍是一个“非市场经济国家”为由,拒绝承认中国产品的实际成本,而是将别国类似产品的价格或成本强加到中国企业头上,并以此为依据推断中国企业倾销。结果往往是中国产品被裁定一个很高的倾销幅度,而不得不退出传统市场。所谓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已成为中国企业应诉国外反倾销的“拦路虎”。  相似文献   

3.
本在辩析倾销、反倾销及其与WTO宗旨的统一性基础上,就中国反倾销自我保护机制的建立与施行提出了三点建议,强调反倾销自我保护机制的切实有效施行乃是入世后趋利弊害之关键。  相似文献   

4.
7月18日,“欧盟对华鞋产品反倾销应对联盟”传出消息,欧盟委员会已就中国皮鞋反倾销调查发布了最终裁定披露件,认定中国皮鞋存在倾销并由此对欧盟产业造成了损害,为此建议在每年1.4亿双皮鞋配额上征收高达23%的反倾销税,  相似文献   

5.
关注     
焦点 FOCUS美国商务部终裁中国彩电倾销成立 4月13日,美国商务部裁定中国彩电倾销成立,并公布各中国彩电企业倾销幅度。自去年5月2日以来沸沸扬扬近一年的美国对中国彩电反倾销案件终有结果。 美国商务部终裁结果中,中国四大彩电企业倾销幅度相差较大。其中,裁定倾销幅度最低的厦华彩电为4.35%。而倾  相似文献   

6.
WTO反倾销措施和中国反倾销应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后,对现有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措施不可能完全消失,本文从WTO反倾销的法律规定和中国屡资遭受反倾销起诉的现实分析,提出WTO反倾销协议的漏洞,揭示了中国在处理反倾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2002年1月1日起,由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中国的反倾销立法已直接与国际接轨。 ◆据权威部门统计,中国自1979年遭欧共体糖精钠反倾销调查以来,已有30多个国家对我国产品发起了近500起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调查,累计涉及出口金额上百亿美元。涉及4000多种商品。 ◆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我国企业的应诉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在美国、欧盟的应诉率达到了100%;反倾销案件的绝对胜诉率(无税和无损宫结案)达37.5%,已超过了1.3。 ◆1997年我国9家企业诉美国、加拿大等国新闻纸倾销,中国开始了第一起对国外企业的反倾销调查。截至目前,中国已受理反倾销立案19起,立案数逐年猛增。  相似文献   

8.
倾销与反倾销的分析及我国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在分析倾销行为并对传统的倾销定义质疑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改WTO《反倾销协议》中的倾销定义的建议。其次运用博弈模型分析了西方国家对华反倾销的特点和这些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外国对华的歧视待遇。最后笔者主张通过切实贯彻“谁应诉,谁受益”的原则和设立反倾销基金等措施,建立促使企业应诉的激励机制:反倾销要把长远战略和现实选择紧密结合;在博弈中通过与进口商合作增大获胜可能等。  相似文献   

9.
反倾销税的追溯效力是指对某项进口商品裁定适用反倾销税后,在符合其他一些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对以往进口的该商品追征反倾销税。适用追溯性反倾销税的一些主要条件如下: 第一,在作出倾销造成产业损害或损害威胁的最终裁定时,如果判定因在此之前未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从而使倾销产品在调查期间继续对进口方境内产业造成损害,则最终确定的反倾销税可以溯及到能够适用临时措施的时候(即反倾销调查开始之日后的60天)开始计征。如果反倾销调查在初步裁定存在倾销时已制定出临时措施,在追溯性计征反倾销税的情况下,如果最终确定的反倾销税额高于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外反倾销应该针对下游产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倩 《特区经济》2006,(3):251-252
至今,我国发起的39起反倾销案件中,32起是针对上游产品的反倾销。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这是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的。希望以后的反倾销要遵守公共利益原则,考虑整体利益;反倾销要看对象,不是存在倾销就要进行反倾销;多关注下游产业(消费品市场)的倾销情况。  相似文献   

11.
黎珊 《特区展望》2002,(5):18-19
我国加入WTO,按照承诺,我国工业品的平均关税将在2005年逐步降至10%以下,非关税措施也将在2005年前逐步取消,传统的贸易保护将迅速退出历史舞台。因此,入世后,反倾销等措施作为贸易战中的“安全阀”的作用不仅不会削弱,反而会进一步加强。中国市场曾成为国外部分产品倾销的重灾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由于不是GATT缔约方和没有加入WTO,因而在对外贸易中经常受到反倾销问题的困扰,一些贸易伙伴从他们自身利益出发,滥用反倾销协议,对我国产品或企业开展各种反倾销调查,刻意阻碍中国产品的出口。据韩国产业资…  相似文献   

12.
蔡筱霞 《特区经济》2005,(3):186-187
一、我国外贸企业遭遇反倾销的现状 自入世以来,随着WTO关于自由贸易的协议生效,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反倾销措施常常被进口国用来限制进口的有力“武器”,我国外贸企业对此深有感受。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外贸企业遭倾销指控为139件;20世纪90年代则有了273件;在2002年,反倾销案达58件;在2003年,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立案为59起,涉案金额约22亿美元,创历年最高。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4000多种出口产品提出倾销指控,我国成了世界上遭受倾销指控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王月梅 《中国经贸》2008,(22):10-10
从财务管理的视角审视反倾销,从正常价值的决定和产业损害的裁定入手,分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对研究我国出口企业反倾销应诉中的财务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1979年8月首次被欧共体控告倾销以来,中国的出口商品受到反倾销指控的次数越来越多。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受贸易保护主义伤害最大的国家之一。从1979年8月至去年底,共有30多个国家对中国提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案件累计达480多起。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占世界反倾销案件中的比例已由上个世纪80年代的3.6%猛增至目前的13.3%,远远超出中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  相似文献   

15.
11月24日,美国商务部裁定,中国一些电视机生产商向美国市场倾销其产品,倾销价差高达27.9%到45.87%。美中两国的贸易发展之路从未平坦过,面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先是出现“人民币升值”的鼓吹者,然后是一再指控“中国倾销”,包括中亚也传出对中国的声声指责,世界对中国的燥热情绪会产生什么影响?中国真是世界经济周期波动之源吗?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入世进程 WTO是 1995年 9月 1日组织起来的.目前有 137个成员.香港、澳门皆属成员方。WTO成员占世界贸易的90%,占对中国贸易的90%.被称为“世界经济联合国”,其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高于关贸总协定。加入WTO对促进世贸组织成员方贸易发展.带动经济生活水平提高、增加就业机会、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世界资源得到合理配置。都将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加入 WTO。越拖越被动。 中国 1986年申请入关,没有复关,从 1996年起变成入世谈判,目前有28个国家和地区正在申请入世.包括中国、俄罗斯、越…  相似文献   

17.
对华反倾销投诉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世贸组织的统计,从1995年至2005年,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在世贸组织成员发起的反倾销案件中,约六分之一针对中国。2005年,中国遭遇反倾销调查51起,为历年最多。而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仅今年前3个月,国外对中国发起贸易调查案件21起,其中反倾销15起,保障措施和特保各3起,创入世4年来的同期历史纪录。从以往案件情况看,国外对华反倾销具有如下特点:1.以欧盟、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是对华反倾销的“主力军”。我国遭遇的第一起反倾销指控就源自欧盟。在对我提出反倾销指控的国家和地区中,欧盟、美国始终保持了较高比重,并呈现出日益上升趋势。但应引起重视的是,近年来反倾销发起国(地区),已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地区)延伸,俄罗斯、印尼、阿根廷、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加入到对我反倾销指控的队伍中来。2.反倾销对象多集中在我出口“拳头产品”上。从大趋势上看,对华反倾销所涉及的产品范围日益广泛。但当前还主要集中在轻工、纺织、机电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都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产品,频繁的反倾销指控,无疑将会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国际竞争产生不利影响。3.反倾销案件涉及的规模和金额日益增大。据权威部门统计,自90年代以来,欧美等国对我国反倾销涉案超过1亿美元的就达15起。4.容易在各国间产生连锁反应。当一国对我出口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如果诉讼成功则该产品就无法进入该国市场。另外,一些国家出于对该产品会大量涌向本国的担心,也积极跟进或提出新一宗反倾销投诉。同时,对一种商品反倾销诉讼的成功,往往容易导致对其他同类产品反倾销诉讼的增多。如1994年美国裁定对我国大蒜征收376%的反倾销关税后,又相继对我国出口美国的蜂蜜、自行车、蘑菇罐头、靛蓝染料等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  相似文献   

18.
欧盟是最早对中国提起反倾销的地区。 1979年欧盟就对中国的机械闹钟和糖精钠提出了反倾销指控,到1999年底,欧盟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已有80起。且1990年以后的调查占总数的70%以上,是西方国家中对我国进行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地区。20年来影响我国约10%的出口,损失在30亿美元以上。我国已成为欧盟实施反倾销措施的首要目标。 1999年,欧盟对华的反倾销更是变本加厉,1~10月共立案12起,超出历年立案数量,涉及黄磷、中厚钢板、马钢管件、 14寸彩色显像管、 CD盒,自行车零部件等产品,总计价值近3亿…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加入WTO在即,反倾销再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成为热点问题。其实,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欧盟就对我国出口的糖精、食盐和闹钟产品提起了第一起反倾销诉讼,从而拉开了对华反倾销的序幕。此后的20年间,对华反倾销大战愈演愈烈,标有“MADE IN CHINA”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屡次遭遇反倾销。截至29001年3月底,已有29个国家对我国出口企业捍反倾销,案件总数达422起之多,其中19790-1989年发生的案件只占总数的1/4左右,而1989年以后反倾销案件急剧增加。提出对华反倾销的国家,既有以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也有墨西哥、巴西、智利、韩国、南非等发展中国家。被诉倾销商品的范围也越来越大,涉及鞋类、电工刀、打火机、油漆刷、自行车、铅笔、箱包、树脂餐具、不锈钢餐具、刹车盘、刹车鼓、电缆绳、彩电以及化工原料和农产品等4000多种商品。  相似文献   

20.
事件     
中国外经贸部日前发布公告,公布了对进口聚酯切片和进口涤纶短纤维反倾销调查的终裁决定,以及对原产于韩国的这两项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的决定。应中国国内产业申请,2001年8月3日外经贸部公告对原产于韩国的进口聚酯切片(全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切片)和进口涤纶短纤维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并分别于2002年10月22日和10月29日初裁决定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根据最终调查结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的规定,外经贸部和国家经贸委作出终裁决定。外经贸部裁定被调查产品存在倾销,国家经贸委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