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苏赫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学生到学校来不仅是学习,而且是来生活,他们要在这里获得知识,寻找友谊,学会生活,形成个性."也就是说学校的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做人,而后者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中学时期,正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尤其重要.德育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证.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李群  孟庆瑞 《魅力中国》2010,(33):306-307
创新型人才是在全面发展和个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点,在于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学校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则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自我独立意识。由此,学校要转变对学生评价的理念,强化服务学生的意识,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包括尊重他们的人格,合理的选择、兴趣爱好和要求以及他们的创造。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刚进入技工学校的学生学习与生活在发生变化,老师要从思想上正确地引导他们,生活上要关心他们,学习上要帮助他们,让他们顺利地渡过转型时期。  相似文献   

4.
甘惠怀 《魅力中国》2010,(17):247-248
初中是整个中学学习的初级阶段,这是学生由少年向青年发展的时期,有着与小学、高中不同的特点.他们独立追求与感受的个性日益突出,活泼、想学但基础薄弱,还很幼稚;对生活、社会、客观世界充满新鲜和好奇,但认识不足。表现在作文中,往往是不会选题、不会集材、不会谋篇、不会措词,其问题的结症是我们几十年来一成不变的传统教育形式.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习惯于老师给他们命题、提示,甚至提供题材;这种照葫芦画瓢的结果是:一种形式、一个材料换个题目学生从小学带进了初中,或许还要带到高中和更高级的学校。长此以往,我们培养出来的将是怎样的社会人才。面临这种局面,我们的作文教学方法必须改革。然而.出路何在?  相似文献   

5.
<正>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中因材施教,让他们充分张扬个性,教师做到因势利导,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得我们的学生都能在他们合适的道路上获得充分的发展。现实中进行普通教育的学校里提的比较普遍,好像重视的也比较足够,落实的也很得力。然而在职业学校里好像有这样一种认识,职教生多数是走向企业,职业学校的教育目的就是向社会输送劳动力的,升学的压力小,教学中不由自主的降低了要求  相似文献   

6.
初一学生经过五年小学学习生活,带着对初中的新鲜、陌生、向往的心情来到了新的学习环境。然而,由于他们在生理、心理方面还处于“凋适状态”,所以,他们在表现出天真、纯洁、幼稚的个性同时,也暴露出散漫、意志薄弱,群体意识淡漠、自我约束能力差等弱点。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教师应积极采取各种方式、途径,教育引导学生尽快度过“调适”阶段,步人初中学习生活的正常轨道。……  相似文献   

7.
初一学生经过五年小学学习生活。带着对初中的新鲜、陌生、向往的心情来到了新的学习环境。然而,由于他们在生理、心理方面还处于“调适状态”。所以,他们在表现出天真、纯洁、幼稚的个性同时。也暴露出散漫、意志薄弱、群体意识淡漠、自我约束能力差等弱点。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教师应积极采取各种方式、途径,教育引导学生尽快度过“调适”阶段,步入初中学习生活的正常轨道。  相似文献   

8.
王毅 《发展》2009,(12):145-145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在学校生活能对学生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的是教师。如何评价学生,激发他们成功的渴望?笔者认为,只有了解学生,以多元的视角审视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以欣赏的态度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正确地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历史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摆正师生位置,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尊重,使他们能发挥学习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真正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两方面.一方面教师要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多用礼貌的语言、鼓励的言辞,重视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的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教学活动要围绕他们的学习展开,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历史学科“具有认识社会和教育的功能,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活动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10.
论个性培养     
当代素质教育思潮的兴起,使个性培养的问题更具现实意义.所谓个性,是由兴趣、爱好、观念、价值观、性格、能力等构成的复杂的整合体.个性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体现了人的整个精神面貌.个性的形成与人的遗传素质、社会生活环境、社会实践活动有关.个性是在遗传素质基础上形成的,但是决定个性特征的因素是社会生活环境.所以,个性的培养应根据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从家庭教育培养和学校教育培养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夏素莲 《魅力中国》2009,(9):109-109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堂教学要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树立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唤醒他们的情感和体验,发展他们的个性,锻炼他们的意志,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达到全面提高教育素质。  相似文献   

12.
班级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校的班级管理,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直接管理者,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搞好班级管理,要确定班级管理目标;建立优化模式,营造班级氛围,创造班级文化特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实行班级动态管理。按照步骤加以实施,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刘洁 《魅力中国》2014,(2):180-180
学生会在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调动学生会干部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掘,能更好地让管理者有条不紊地开展日常学生管理工作。高素质的学生会干部队伍是学校顺利开展学生工作的保证,因此,培养和造就一支应对压力和挑战的高素质学生会干部队伍成为做好学校学生工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尚敏 《魅力中国》2013,(26):364-364
“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乃是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的核心思想。每一个班级中,或多或少的学生不同于大众,他们或因自身生理缺陷,或因家庭背景及成长环境影响,或因某种个人遭遇等等形成个性中的柔弱、自卑、自怜等心理阴影,这些因素都决定着学生间的差异很大。“学而有异,和而不同”。对待每一个学生其身上的不同点,作为班级管理者的我们必须对其付出同样的关爱,不嫌弃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我们提倡的“因材施教”既要表现在教学上,又应表现在教育上,老师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不能因讲究学生共性而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应因势利导地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边晓霞 《魅力中国》2014,(6):202-202
形成创造能力是不容易的。在基础教育阶段,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我们教师必须抛弃过时的教学方法,建立一种新的教育策略。在课堂上,我们必须创设一种和平的、民主的学习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合作努力完成任务。我们必须训练他们随时随地对他们的学习提出质疑,拓宽他们的思维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6.
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心有所感,形成于文。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生活感受,才能使他们有勇气,有愿望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真情实感,写出精彩的习作。  相似文献   

17.
人生断想     
寇俊杰 《宁波通讯》2013,(23):81-81
一位美院的朋友曾经告诉我,他们油画课是一位外聘的王老师上课,听说这位老师没有大学学历,课却上得出奇得好。王老师责任心很强,深深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两年后听说该校又进来一批新老师,王老师因为学历不够,被学校解聘。后来听说王老师去了一家工厂里当了工人,干起了体力活,因为他们一家三代五口人要吃饭和生活,家里生活非常艰难。  相似文献   

18.
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在学校的生活、学习中,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校的稳定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将从六个方面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朱琳 《西部大开发》2011,(10):39-39,40
小学生正处于知识以及人格形成的时期,他们的心理需要是多方面的。学校、家庭、社会在学生成长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起着不同的作用。留守学生是我国社会转型的产物,他们数量庞大,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国家的发展稳定。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协作,才能把他们培养成为心智、知识、人格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一门最接近生活的学科,它内容丰富多彩,最富有生活情趣;语文课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但是,由于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语文课堂也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灵性。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